登場機體解說:
Part 3


V.C.00a0-O.M.G.
價量產缺憾兵器
SAV07BelgdorSAV-07 BELGDOR

SAV07BelgdorSAV-07 BELGDOR迷走的開發 ~
併湊而成的Virtuaroid

SAV是Support Attack Virtuaroid(支援攻擊電腦戰機)的簡稱,在最早的戰略觀中,為有效率地支援VR的中核戰力——主戰鬥電腦戰機(
MBV)而被要求具備多種用途。歸納起來有兩大要點,其一是「攻擊性防禦」,另一種是「火力支援」;前者是與MBV協調機動戰鬥時,為充分發揮戰力而投入展開,作為「前衛」的角色,需要由強韌裝甲構成的防禦力;後者是當MBV滲透入敵陣後,迅速在後方再展開,和TRV連攜進行火力壓制,支援MBV作最有效率的戰鬥,需要集中的火力和最低限度的機動力。本來HBV-05 RAIDEN能充分勝任以上兩項作戰要求,但因開發在26機後即告中止,痛感SAV必要性的DNA當然熱切期待代替機種的誕生。

然而,當時DN社對「開發新機種」卻普遍採不認可的態度。DN社最高幹部會主流派主張對有關RAIDEN開發時的經理體制嚴加制裁,對有關VR開發的預算進行嚴格限制。在DNA痛陳利害的哭訴、內部複雜怪奇的政治鬥爭之後,新型SAV的開發才被予以承認。不過據當時開發擔當者所言,撥款有如「雀淚」,全無進行新規設計的可能,而這部新型SAV「是大量使用既成品和共通零件的廉價版」這宿命也由此而來。

新開發決定以XAV-07為基,而且明顯針對HBV-05時的一連串問題作出改善,以克服各項缺點為目標。首先是針對高價格化而定下的「廉價」,其次是因大重量,特別是兩肩的激光照射器Ali-02r導致重心過高、運動性下降而作出「輕量化」的反省。解決了這些問題,就可以成為一般VR駕駛者都能輕鬆使用的汎用量產型商品。

第一步是構成機體的骨格系統(Skeleton System),由於資金問題不可能重新設計最適宜輕量、低價格化的新型骨架,不得已之下唯有源用HBV-05。但單是源用成本還是非常之高,改變用料是必要的,這樣做成了強度下降25%,重量減輕16%的結果。

其次是動力部(Power Unit),這裡改用了平價、低出力的版本(跟HBV-05試作一號機 t01的同型)。不過事實上在重量上它比HBV-05用的一款更重,開發陣是因價格僅需一半才選用。

跟著是裝甲部份(Armor Plate),為貫徹低價輕量路線,大膽地削減至僅相當於HBV-05的60%左右,防禦力大幅降低,使SAV開發要求之一「攻擊性防衛」的「前衛」用法變得不可能,有關這件事,開發管理局與DNA各執一詞,引起極大爭議,最後是「以量為先」作解決。

武器解說
[Tm-203] Homing Missile Launcher誘導飛彈發射器

武裝方面,由於是源用HBV-05的骨格系統,為裝著激光照射器Ali-02r而作的最適化構造,雖然具有互換性,但因價格面問題無法使用同級的鐳射裝備,而代替武裝在云云後補中最終採用了平凡的「多目的飛彈發射器(Missile Launcher)」,DN社外的製造商timid出品Tm-203型。初彈發射至次彈裝填僅需0.96秒,以當時的火器水準來說並不特別優秀,勝在平價(相當於本為艦載兵器Ail-02r的20份之1),而且重量可減輕30%,在成本效益的考量上相當吸引。而發射器(Launcher)本身雖非專為SAV-07設計,但無需作大改裝就可以使用,遂決定採用。不過事實背後卻隱藏了陷阱,由於本來是開發為地上據點防衛用火器系統,並未有搭載於機動兵器上的考慮,因此其瞄準及誘導管制模組是無可取代的大物。在檢討採納時據timid的見解小型化並不困難的,DN社遂放心接受。然而實際著手時卻發現不從基本設計開始完全改變是不可能有效進行小型化的,不幸的是這時日程表已無改動的餘地,苦無解決方法下,蹤然沒有一位開人員贊成,最後還是將瞄準及誘導管制模組以8m乘2m的板狀構造(Monocoque Frame)搭載於頭部。這結果使計畫草擬階段時高唱的「解決機體高重心問題」成為泡影,XAV-07成了比HBV-05更高重心的不安定機體,加上開發體制不良表面化,機體構造不協調造成的機動性能不平衡更為深刻。
[BB-94 L.R.S.] Grenade Pistol榴彈發射器
有關副武裝方面,採用了小型發射器(Launcher)BB-94,是典型平價賣不去的舊式火藥武器,製造商celbus卻是「連製作這種東西的能力也沒有」的弱小企業。由於DNA文書上的錯誤,發出了大量BB-94的訂單,在開發管理局界入下便被利用為新型SAV的制式裝備。基本性能不太突出,特徵是優秀的自動裝填效率,穩定的半自動射擊,牢固可靠的機械性構造,第一世代VR制式手提武器中少見的手槍(Pistol)形式。作為對VR接近時副火力,可以預測到在肉搏戰時會陷入壓倒性不利,基於機體戰術用途是後方支援,這個問題並未受到重視,然而這沉重的裝備更進一步助長了機體重量不平衡問題。
[Napalm Bomb mk.90] Napalm Boom燃燒彈
由MBV-04搭載的Power Bomb發射系統改良而成的Napalm Bomb投擲裝置,雖然概念來自舊世代化學反應火器(Napalm 凝固汽油彈),但基本原理相信是發展自Power Bomb的能量壓抑及反應方式,可在包括真空的各種環境中發揮功效。當初沒有特別意圖,卻因易於使用和最高信賴性的武裝而有比較好的評價。

廉價量產機
SAV-07最後命名為BELGDOR,在V.C.0097年採用為制式兵器。機動性能不安定,使用武裝單一沒有重大缺憾,總合而來缺乏決定的優點造成風評並不好。然而在成本和生產工程數方面卻比其它VR優秀得多:其成本僅為MBV-04的70~80%、HBV-05的4~5%、TRV-06的60~70%;這讓BELGDOR成了第一世代VR中生產數量最多、最常見的機種。而理所當然的是,絕大部份VR駕駛者都搭乘過,而他們的統一印象就是「難用、打得辛苦、完成度低的新兵器」。

BELGDOR是以既成可用素材併合而成的戰鬥機械,在能力參數上沒有特別出色也沒有特別不足的地方,缺乏整合性令想發揮其性能需要相當的技術,讓駕駛者負擔也偏離了原來「一般兵士用量產兵器」的開發目的,這個缺憾出於開發時,難以作根本的改善。相對駕駛者技量較低,以量勝質,以火力支援為主任務的VR部隊想單獨完成任務,還得期待HBV-10 DORKAS的登場。


BELGDOR V.C.00a2-O.M.R.
SAV-07-3M/6 BELGDOR
V. C.00a2年時DNA主力VR。 屬於V.C.0090年代實用化的第一世代機種。 本身並非出色機體, 但由於沒有替代品加上造價低廉而大量導入。 操作性是顯著的弱點, 特別是在不整地行走和戰鬥時陸續發生趺倒事故, 被士兵刻上「缺憾機」的烙印。 然而因O.M.G.之後掌握地球圈霸權的第8工場輕視VR市場, V.C.00a2年時沒有經過根本的改良就仍然繼續大量使用, 是VR史上生產數最多、服役時間最長、最常見的機種。 3M系是O.M.G.後第3工場「Moony Valley」量產的簡易生產型, 嘗試過以腳部為中心進行改良,不過由於其缺憾出於基本設計, 整體性能難作飛躍的提升。


BELMATE V.C.00a2-O.M.R.
SAV-07-Q BELMATE
以練習用複座化的BELGDOR機體為藍本,在裝甲及航電系統上強化過的特殊型號。由於 BELGDOR在操縱性及信賴度的關係,易名後成為制式兵器。在開發第二世代型VR期間第3 工場「Moony Valley」作為一時的過渡機種實用化,性能上沒有甚麼特出的地方,比 BELGDOR在耐打性和生存率上多少好一點,但因複座式的操作,決不是一架誰都可以駕 輕就熟的機體。在與RNA的抗爭中持續苦戰的DNA為湊足定額的編制、奉行物量戰以多勝 少的策略,大量導入像本機般性能半湯不水的機種也是沒有辦法之中的辦法。 (是哪部機的過渡性機體,大家也心裡有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