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奇連士!
不得了,我的少女情懷竟在三張高齡發作!好鍾意奇連士文(Juergen
Klinsmann-且譯作肉緊.奇連士文)!
原來一個星期沒有在電視看見奇連士,已經不習慣。唯有在深夜時分從世界盃網頁的相簿搜尋 Klinsmann,然後把一百七十張相片逐一下載。這種行為,確實不應在我這種年紀發生。
女界盃
其實是世界盃分組賽開鑼當日我才不經意知道賽事正要開始,也沒有想過看與不看。只因近來工作不見天日、身心俱疲,需要如 Joe牧師話齋 repair my sanity,所以放肆看了很多場波。除了上班,就是睡覺和睇波。
我不是足球迷,但每隔四年都會趁趁熱鬧。就不少男性針對女性看世界盃的嘲弄(或 caricature),包括《信報》上我尊敬的專欄作家,即或時有抵死而真實的描述,整體來說我是反感的。
我,跟多女性一樣,對於任何世界級的藝術,無論懂不懂,都有一種崇敬(或曰俯庸風雅);對於別人的情感,願意了解和共鳴;看見美善的人和事,會被吸引。
至於平日不看足球,原因很簡單:不夠好看。一方面是球員表現不夠殿堂級,另一方面是攝影不夠完美--追得不夠貼、近鏡不夠多。比賽中球員、教練、球迷的動作與表情,以至賽後的情景,如成王敗寇、狂喜與失落,很多緊扣觀眾心弦的鏡頭。碧咸(Beckham)受傷離場流著男兒淚的悽涼、約基(Yorke)的「弟弟」食波餅那男人最痛、施丹的頭搥之迷、表現超水準卻難逃輸波厄運的夏格維斯(Hargreaves)和拿姆(Lahm)的心情、各隊最後射失十二碼的加歷查(Carragher)、金比亞素(Cambiasso)查思古(Trezeguet)的壓力與自疚。看世界盃,根本是很 sentimental 的。
愛上奇連士
六月九日,第一次看奇連士文帥領德國隊跟克羅地亞比賽,就開始覺得奇帥很有型--身型弗,加上貼身剪裁的恤衫西褲(原來德國隊有形象服裝贊助),摺起衫袖,幾分英俊幾分 cutie,個碌已經冇得頂。十場八場波下來,我是真正的成為了奇連士的粉絲。奇連士,不一樣的教頭。有型不單是外表,而是一舉手一投足的優雅。他是很 passionate的教練,德國隊入球,他會整個人飛起來緊握拳頭振臂叫好。對方入球,他會掩著臉不堪入目,但肉緊之餘同樣 elegant。在云云木無表情只有緊張的小動作的教頭之中,你會喜歡真情流露的奇連士文。
在四強中輸給意大利是突如其來的打擊,誰都沒想到那會在加時還有一分鐘就完結時發生,第 119分鐘。這樣輸波實在令人黯然神傷。奇連士不會比誰好過。但他逐一安慰呆在球場上傷心失落的隊長和隊員,使他們起來。他也祝賀勝方,胸襟非凡(球場上基本上都是難掩真性情)。
看季軍戰當然開心很多,因為德國隊贏波,而且德國人此時再調校期望,把季軍當冠軍一樣開心。看到奇連士和球員笑,我都很開心 ^.^。我喜歡看奇連士捽隊員的頭。他常常兩隻手捉住隊員的頭,很認真的說一句大概是欣賞的話,譬如當收起一個隊員(如 Klose)的時候。奇連士又常常與人擁抱,他的擁抱同樣真摯,攬到實一實,有時還狂捽人家的背脊。德國與葡萄牙一戰賽後,特別多這樣的鏡頭,那種識英雄重英雄的風度與體育精神,實在難得有人示範。
Danke, Deutschland
德國隊為德國贏了很多,贏了朋友,贏回自己。德國辦今年世界盃的口號「是時候交朋友」本來就很德國。世界盃的安排、德國人與德國隊的表現,漂亮地贏了朋友。娶了德國人、定居德國多年、任教漢堡大學的《信報》專欄作家關愚謙教授就寫了足足十篇他在世界盃其間的觀察,包括德國人在輸給意大利之後還留在球場跟意大利球迷慶祝,街上意大利人開的薄餅店也有德國人在陪他們一塊高興。德國隊亦讚賞意大利隊表現出色(這就把輸波打人的阿根廷比下去)。據說不少德國人更認為作為東道主,拿第三比拿第一更適宜。以體育精神贏了友誼之外,不少文章(包括關教授之文章)亦談到二次大戰以來,德國人是未試過這樣因國家驕傲,也未試過這樣肆無忌憚揮動國旗、唱國歌和喊叫「德國」(因鄰國的監視及自我抑制)。(拉雜老抄了六篇,正!按此細讀。)今次德國人走出二戰和納粹主義的陰霾,以驕傲的姿態、肯定的民族身分表達他們的熱情,這種釋放,實在是意料之外的大收穫,值得地球村所有村民為他們高興。
一役世界盃,德國這麼興奮,季軍戰後在柏林勃蘭登堡原為慶祝捧盃的 Fan Mile當然照樣舉行,超過五十萬人參加,德國隊穿著 Danke Deutschland(多謝德國)的 addidas tee以歌聲答謝球迷支持,粉絲則高舉 Danke Klinsi (多謝奇連士)的標語,與全體二十三位德國隊隊員以至碧根鮑華(Beckenbauer)口徑一致,希望奇連士文留任德國隊教頭。
奇連士文告別球員生涯之後,在兩年前執教一支不成氣候的德國隊。他銳意改革,引進很多新方法,如使用 sports psychologists,更基本上改變了德國隊的傳統 approach,由主守變為主攻(attacking football),被說是很 californian。一直到分組賽之前,他被德國傳媒批評得一文不值,加上他曾不願意暫時搬回德國(他的老婆仔女在加洲),惹來碧根鮑華冷嘲熱諷,更說德國隊應該考慮換教頭。是分組賽開鑼之後,大家見年輕的德國隊氣勢如虹,越打越好,才重拾希望。去到最後階段,大家都反過來請求奇連士文留任。
Tschuess, Klinsi
我以為他會應承。我以為他會是繼碧根鮑華之後以球員及教頭的身分都為國家拿過世界盃的第二人,畢竟他帶領德國隊只是兩年的事情。所以,我沒有錄起任何一場賽事,以為看他的機會將來多的是。考慮了幾天,他竟然說不。太令人失望難過了!是之前的批評令他太感屈辱,人間冷暖?抑或美國給他的感覺真誠友善些?還是喜歡與家人安居加洲?木宰羊。這一趟,他走得太瀟灑。
如果奇連士文真的執教美國隊,把本來「不存在」的美國足球打入四強,對他來說也是很大的挑戰和成就。只是,作為德國躉,我更想看見奇連士帶領德國隊捧盃。
我還想聽奇連士談領導。談如何獨排眾議堅持信念。談如何贏得隊員的信任。談如何建立團隊精神。談如何令「我至今仍不能接受自己不是 number one」的上屆世界盃最佳守門員現屆屈居後備的簡尼(Kahn)在對阿根廷的十二碼前主動鼓勵比自己年輕的正選門將列文(Lehmann),然後又令列文主動讓簡尼在季軍戰正選上場,兩個本來面阻阻的世界級門將不再為敵。談如何令這些年青球員能有這樣成熟穩定而出色的表現。談如何訓練射入必中十二碼。談如何得到所有人的心。
今年沒贏得冠軍是可惜。我看德國、意大利、法國隊水準一樣好,只是到最後,「運」是很大的因素,如何分組、哪隊誰人受傷、哪隊誰人紅牌。誠如人生,練好你的技術與脾氣,捉緊機會,enjoy the game,事情怎樣發生,還待真真正正的上帝之手。
拿季軍的像贏了全世界,拿亞軍的卻立即將掛在頸項上的獎牌收進口袋裡,彷彿世界終結。可真吊詭,c'est la vie。
奇連士,何時再見?
回到荷莉200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