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引
在整本聖經六十六卷書中,我最愛讀的一卷是傳道書。信主十年,累積的閱讀、靈修及研經次數沒一百次也有七十次了,而我也讀盡了我所能找到的中文譯本、大部分的英文譯本,只差原文還沒有能力讀,不過也學了幾個希伯來文的字。
傳道書3:11(和合本)
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原文是永遠)安置在世人心裡。然而, 神自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
問題
什麼是永恆?什麼是時間?
什麼是永生?兩者有什麼關係?
死亡否定了生命?
人生有目的和意義嗎?
有智慧是好事嗎?智慧卻要追尋人生的目的和意義。
凡事都有定期,神(上天)自有祂的安排,那麼人生只是神(上天)所編導的一場戲?多麼宿命!
開開心心過一生對不對?追尋幸福與快樂是錯的嗎?
敬畏神(上天)過一生會是更好嗎?
人生的順逆,有神(上天)的心意嗎?
要實現自己的理想還是神的旨意(上天的安排)?
有沒有解答
對於永恆和永生,起初我想破了頭也想像不到。然而,「永遠」與日常的時間觀念相關。而時間又與生命相關,生命又與記憶相關。記憶告訴我們活了多久,也告訴我們在一般情況下前面還有多少日子。沒有人不受過去影響,更有人受過去捆綁,被自己的記憶、感情牽制,使未來蒙上了不必要的陰影。多次讀傳道書,發現人生無論多麼幸福快樂,還是荊棘滿途,載有多少的恩怨愛恨,都會被死亡一筆勾銷,被死亡之風所吹走,不能帶走絲毫到陰間。這正是傳道書不斷重複「虛空」的原因,也因此我把此書視作「死亡之書」,「虛空的虛空」!不過沒有了死亡,就沒有虛空嗎?
傳道者多次提到智慧,說智慧總比愚昧好,然而智慧人的智慧也不能使他逃避死亡。這又是「虛空」!反而智慧催迫人尋求意義,人生的目的是什麼,或是神在自己身上有什麼計劃等。天啊,可憐我吧!神啊,拿走我的智慧吧!我只求開開心心過一生,有幸福快樂就滿足了!
一生中能享樂,能享受神(上天)給人一切的豐富,不是每個人都希望得到的嗎?儘管這些終歸虛空,但在世時人心總想能舒舒服服地享受生命,甚至不用工作,那是多麼吸引!但是,我看來這些盡是誘惑!吸引與誘惑的分別,只在人心中對安逸的要求有多少而已。昔日所羅門貴為君王,一無所缺;心中所欲,無不能得;然而他還是嚐盡了虛空的滋味!人心其實並不渴求金錢,而是渴求金錢所代表的一切物質享受。若身無分文而能享盡世間一切,有誰會不動心?在世時能享盡世間所有,死有何悲?只是生有所戀,不捨得放下吧了。
然而,一生盡在順境中的人畢竟極少數,大部分人都要努力工作,汗流滿臉的去賺取金錢,換取生活所需。沒有知識的,付出勞力;有知識的,付出腦力;甚至有的人沒有工作能力,沒有工作職位,受困於社會經濟,受困於馬太效應--「有錢的越來越有錢;無錢的越來越無錢」。於是有語問蒼天:為何世間每多苦難?宿命觀由是在心中播下種子,一代一代傳下去,直到千秋萬世。古今中外,多少占卦算命術,為的是解決人心中對未知的未來的恐懼。試想像世間沒有了宗教,由占卦算命去代替宗教的位置,人心根本無法找到出路,只能一代一代的活在對未來的恐懼中,困在生死之間的迴圈裡,如何能超越生死,跳出命運的迷宮?但有宗教又如何?有多少宗教活動把宿命觀與占卦算命術引入,使人墮入更大的迷陣中,而不把真理大道導人歸正?有多少人藉詞神會安排,神有計劃,悄悄的把宿命觀帶進人心?
不錯,神是有計劃的,但祂的計劃是有目的、能造就人的,而不是消極的、無意義的宿命觀。生死有命、富貴由天是宿命觀,否定了人一切的努力;生死有時、哭笑有時是傳道書的觀點,也是生命的規律。日出日落、水漲水退、風來風去,與人生的喜怒哀樂、福禍順逆,我看來是一樣的。
過去了的事不能忘記,以前是喜是哀,是福是禍,一切都已烙印在記憶中;未來的日子不存在記憶中,只盼望比目前更好,是喜是哀,是禍是福,是吉是凶,全然未知,但一切都要親自去經歷,到臨終前才能把記憶封印。無論在未來追尋什麼,但一般人心裡都會希望一家人生活過得幸福快樂,能享受生命,在物質上一無所缺,彷彿這才是人生的真正目標。而傳道書也多次提到人要盡量吃喝享福,因為這是神給他的分。不過,這就是人生意義嗎?但我多次讀傳道書,發現吃喝享福不是傳道者希望人去追求的,因為這是神給人在勞碌一生中的賞賜,而且不一定能得到。那麼我們是應該追求勞碌累心嗎?原來幸福快樂並不是人生追求的對象,而是副產品!
當人學會了說話後,就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意願,有了自己的行動。當然也有或多或少的聰明,解決生活難題,滿足自己的慾望;也有或多或少的智慧,認識善惡是非,選擇自己的路向。傳統教育的觀念是冥冥中有因果報應、有賞善罰惡,所以人要多積陰德,因為做惡事不知將來有什麼惡報。這種對宗教上模糊的認識對人只有消極的影響,做善事的目的是只求善報。若做善事得惡報就怯然卻步了。傳道書有兩種似乎是對立的觀念,一種是做善事未必得善報,做惡事未必得惡報;一種是神會對人一切的行為,無論是善是惡都必審問。歸根結柢,神對做惡事的人未必會即時執行刑罰,造成惡人越來越多;而對做善事的人未必會即時執行賞賜,造成做善事的人越來越少。人的智慧有限,不知道神何時何樣執行賞善罰惡,也不明白神何以彼時彼地施恩報應。善報對惡人,可能是他或他的祖先尚有餘蔭;惡報對善人,可能是他或他的祖先罪孽未清。有時人的遭遇與善惡無關,只是神(上天)給他的考驗:「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不能控制環境,而大部分人只能屈服在環境下,只有宗教信仰堅固的人,能從信仰中支取力量,克服一切環境障礙;並且終其一生持守信仰,敬畏神,守祂的誡命,因為他知道這是人的本分。更積極的,會把這道理傳揚開去,盼望有更多的人找到生命的意義,特別是對生命感到空虛困苦的人,更需要有神去填補心中這份空虛感。要知道,宗教並不是人憑空創造出來的「哲學」,而是神造人時已把這空間放在人心中,讓人可以與萬物的創造主溝通,讓人有「永恆」及「永生」(也就是「長生不死」)的觀念。
終極
永恆是神的屬性。祂從永恆中創造了時間、空間及物質,也就是這個宇宙。這是個有限的世界,物質會隨著時間在空間中變化,人從中學習了不少物理定律,而也認識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階段,喜怒哀樂是人生必有的經歷。世界在變化,是在有限時空裡變化,所以人經歷的時間有過去、現在、未來之分。不過對神而言,沒有過去、現在、未來之分,只有永恆的現在。人受限在時空裡,有未知的未來;對神而言,沒有未知。在人看來是預言的,在神而言只是計劃,一個救贖計劃,最終是讓人與神恢復那最初的和好關係。當然,神給人有自由意志,可以選擇不與神恢復和好,而墮入淪亡--永死中。祂早已「命定」未來的事,並把世界的終局告訴了我們,像火鳳凰一樣,置諸死地而後重生。世界未來的事是好是壞,都不會妨礙神完成祂的旨意。我相信當有限的我們進入無限的永恆(永生)後,一切世間苦難的謎霧自會解開。
人生的終極意義,只不過是完成神的計劃。我相信祂交託使命給每一個信祂的人,幫助去完成永恆的拼圖,實現人神一致的心願,達到人神永遠和諧、完美無瑕的世界--天堂中。我們可能帶著疲乏、虛空、無奈、悲哀、勞碌,甚至怨恨地渡過今生,但對宇宙來說,只是「曇花一現」;對永恆來說,更是滄海一粟。今天我們活著,當然不是只為自己的心意而活;也不是為身邊的人不斷勞碌累心,也不是為後人積存知識及文化而活;而是為更多的人能到達永恆而活,因為今生終了之時,就是永恆(永生或永死)的開始。
傳道書3:11(新譯本)
祂使萬事各按其時,成為美好;祂又把永恆的意識放在人的心裡;雖然這樣,人還是不能察覺 神自始至終的作為。
Ecclesiastes 3:11 (English Standard Version)
HE has made everything beautiful in its time. Also, HE has put eternity into man's heart, yet so that he cannot find out what God has done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Ecclesiastes 3:11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HE has made everything beautiful in its time. HE has also set eternity in the hearts of men; yet they cannot fathom what God has done from beginning to end.
註一:本文的部分觀點,在〈逆轉2012〉及〈時間迷宮〉中已經表達過。耶穌基督的一生,不是早已「命定」的嗎?
註二:本文歡迎轉載,但請保留出處(網址)、作者(竹竹人水)及日期三項資料,及通知本人。
2003-11-13 00:05 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