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別從自利心與競爭、專業分 工、自由貿易與限制三點做論述。

一:自利心與競爭
  
    亞當斯密指出,在許多人動機類似的環境下,人 類的「自利心」可形成「驅策力」,引導人們從事社會所願意付予酬勞的工作,但 光憑自利心尚不足以維持社會的和諧運作,還需要一調節器(調節機能)─競爭, 此乃社會上所有成員自利衝突所造成有利於社會的結果。在新經濟裡,個人仍保有 自利心,其自利驅策力導致競爭;但在形態上以合作代替競爭,合作的目的是創新, 創新便是競爭力的來源,故本質上競爭仍為調節機能。

二:專業分工
  
    亞當斯密認為分工能增進勞動具有的技藝與識見, 帶來生產力的激增。在新經濟裡,雖然資本的投入會使勞動量減少,卻更重視勞動 的專業分工;只是為達到專業分工,專業知識便愈形重要,因為新科技的運用,需 要擁有專業知識的人才才能進行有效的分工。  

三:自由貿易與限制
  
    亞當斯密贊成自由貿易,認為國際貿易可使交易 雙方同獲其利,但在某些特殊條件下,自由貿易應該受到政府干預。在新經濟裡, 生產者為運用全球不同的資源以降低成本,故對自由貿易持正面的態度,而政府雖 不直接干預經濟事務,卻必須扮演提供穩定環境的角色。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