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對聯 — 獨特的文字裝飾
裝飾,是人們智慧和技術的結晶。用藝術品美化環境,可以視為人類文明的一大標誌。西方人常用雕塑、噴泉、油畫等來點綴生存的空間,而用對聯作為藝術裝飾品,卻是我們中華民族所獨有的。
與雕塑、噴泉等「無字天書」不同,對聯是一種文字的裝飾。作為「詩中之詩」的對聯,既可以印在書刊上,讓人們閱讀;又可以張貼在特定的場合,供人們欣賞。從實用價值上看,對聯問世的方式不是印在書上,而是在環境裝飾上。
在我國人民的心目中,偶數是吉祥的象征。漢語的句式也常以成雙結對為美。世界上有許多對稱物。人的眼睛、耳朵、手、腳都左右對稱,就是一片樹葉,也以中間一條葉脈作為對稱綫。人工的裝飾,如大門前的石獅子、喜宴上的紅蠟燭等,都是成雙成對的。圖畫、雕刻、建築也都以對稱為基本原則。一旦破壞了對稱的格局,就會令人感到缺憾,甚至產生不祥之感。這種審美情趣大約是中外相通的。
西方人與我們一樣以對稱為美。可是,儘管他們有對稱的意識,卻無法寫成對偶的文字。因為西方單音字與複音字相錯雜,文句參差不齊,這就難以做到對稱。而漢字則不同:一字一音的漢字像積木一樣,可以隨意地排成相對的聯語。從這個角度看,對聯與詩歌裡的「二行詩」有相似之處。可是,對聯有更苛刻的要求:除了要上下聯字數相等、字義、字音相對外,有時甚至連字旁、字形也要求雙雙對應。例如唐代李賀的詩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以單句獨傳,人們對此感到有點缺憾,常想找一對句與之匹配。直到北宋,詩人石延年終於對出來了,以「月如無恨月常圓」一句,同李賀名句合成一副絕妙的對聯。可見出對越是精彩,對句越是困難。
| 引言 | 對聯與書法的關係 | 對聯欣賞 | 總結 | 後記 | 組員名單 | 參考書目 | 有趣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