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猶太復國主義
猶太復國主義的形成與進程
猶太復國主義思想首先由摩西.赫斯(Moses Hess)提出。他在1862年出版的《羅馬與耶路撒冷》一書中,詳細介紹猶太人的歷史作用,強烈的反對猶太人被所在國同化,強調猶太人特性的保持,主張在巴勒斯坦組織猶太人國家。他認為這才是解決猶太人問題的唯一方法。
1882年,一名猶太醫生利奧•平斯克發表了他的小冊子《自我解放》,宣稱民族主義才是解決猶太人受迫害的唯一方法,他認為猶太人可以没有聖地,但不能没有自己的國土。
赫斯與平斯克的理論像孤島明燈一般照亮了正在俄國受迫害的猶太人,他們成立了第一個猶太復國主義組織---「聖山熱愛者」意即「雅各之家,讓我們同行」,此掀起了第一次向巴斯坦移民的浪潮,數千名猶太人於1882年移居巴勒斯坦。猶太人的「入侵」,意味著以巴之間將會有一場爭鬥。
1896年,猶太復國主義的創始人奧多•赫茨爾發表了《猶太國﹕現代解決猶太人問題的一種嘗試》,指出只有在巴勒斯坦或其他地方建立一個猶太國才能解決「猶太問題」,這樣猶太人就可以自己生活,不必擔心受迫害。
1897年8月27日至29日,世界猶太復國主義代表大會在瑞士巴塞爾召開,獲有97名代表出席會議。大會成立了以赫茨爾為首的猶太復國主義組織,鼓吹向巴勒斯坦地區移民而「最終成為猶太民族建立一個由公共法律所保障的民族之家」。而這一年亦被認定為以巴爭端的啟始之年。
然而「英雄命短」,1904年,年僅44歳的赫茨爾辭世1913年在第11屆猶太復國主義代表大會上,英國著名的學家哈伊姆•魏茨曼成為了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新首領。
1917年,英國外相瑟•貝爾福發表了《貝爾福宣言》,贊同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民族之家」的主張。於該年12月,英軍佔領了巴勒斯坦,並幫助猶太人建立了猶太復國主義委員會。協助和組織猶太人恢復各種活動。幫助猶太人建立國家。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成立的國際聯盟將巴勒斯坦交給英國統治。在於英國的托管訓令中,要求英國鼓勵猶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
在英國的支持下,散居各地的猶太人帶着憧憬踏進巴勒斯坦。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數目由1918年的5.5萬增至1939年的45萬。而猶太人亦利用「猶太國民基金會」大肆收購阿拉伯人的土地,並在這些土地上建立了工業和農業設施。此舉使阿拉伯人失去了土地和就業機會。反而,猶太人的勢力越見強大。阿拉伯人深感不憤,便把怒氣對準這些「不速之客」。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阿猶衝突此起彼落。
左圖: 希特拉針對猶太人的種族滅絕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希特拉對猶太人斬盡 殺絕。空前的大屠殺增強世界各
地 猶太人的團結,令他們更清楚認識到對一個猶太人家園的需要。猶太運動越來
越 受猶太人支持,亦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人士和政府同情,產生了一種利於猶太
復國主義運動的氣氛。
同時間,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者為安置10萬納粹暴行的幸存者,與英國托管當局和阿拉伯人的緊張關係很達到高峰,處於這進退兩難的局面,英國打算宣佈結束巴勒斯坦的監管,於1947將這一問題提交聯合國處理。
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巴勒斯 坦分治的決議,規定在巴勒斯坦建立兩個國家,一 個猶太國和一個阿拉伯國。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由此 獲得建立國家的法律基礎。1948年5月14日,猶太國以色列宣布成立。猶太人二千多年顛沛流離的 日子,終於在此劃上句號。而以色列國的成立,也標誌着猶太復國主義的勝利。
上圖: 以色列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