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籤取向,又稱為洩憤論,它是講述人們做的某些行為本身根本沒有什麼不妥,但在別人眼中,他們所做的行為都是不好的。所以,別人就將那些人加以標籤,使他們成為越軌者。因此,越軌者就是那些成功地被人標籤的人。

  如在政治方面,近來,大家都可在報紙中知道有關法輪功學員在港靜坐而被警察拘趕的新聞。其實,法輪功學員在港靜坐本來並無不妥,皆因他們都是想爭取有宗教自由罷了,但在港府的立埸來看,他們是在破壞社會的安寧和秩序。所以,港府將那班法輪功學員加以標籤,使他們成為越軌者,並命令警察見到他們靜坐時,要將他們加以拘趕。

  而在經濟方面,現今香港經濟不景,失業率奇高。但是,郵政局局長竟然增加郵票和包裹的郵費。其實,他所做的行為本身並無什麼不妥,他只是想增加郵局的盈利。但是,人們就覺得此舉無疑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因而將他標籤為不好的人。

  又好似在社會方面,當政府要在一些屋村裡興建弱智人士庇護工埸和宿舍時,定必遭到一大班居民的反對。其實,弱智人士都是人,只不過他們的智商比我們低。但是,居民們就將他們加以標籤為 「傻婆 」 或 「傻佬 」,會傷害他人的人,不想與他們有接觸。所以,他們反對政府在他們的屋村裡興建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