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下方

歷代君主的比較

上一頁

 

貞觀之治

開元之治

登位因素

唐太宗因「玄武門」之變而得位 唐玄宗先後戡定韋后之亂及太平公主專擅而得大統

君主魄力

唐太宗講求治道,嚴於律己,採納諫言,注重吏治,故國力蒸蒸日上 唐玄宗亦革新吏治,採納諫言,以求一洗武韋時期的因循政風

輔助大臣

唐太宗知人善任,故貞觀一朝人才濟濟,文臣如房玄齡、杜如晦、王珪、褚遂良等皆匡扶之才;武將如李世勣、李靖等皆有萬夫之勇 唐玄宗擢用賢相,如姚崇、宋璟、張九齡、韓休等名臣,整頓吏治

文教

設文學館,又大興國學,編訂五經,又網羅各方學者,設史館編撰史籍 置集賢院搜訪遺書,編撰《開元禮》、《唐六典》、《姓族系錄》等巨著

武功

敗東突厥,被推舉為天可汗,使唐聲威震鑠亞洲 仍能保持唐在西域的領導地位,並於爭奪拔汗那的戰爭中擊敗大食和吐蕃聯軍,威震西域

經濟成就

為唐黃金時代,人口增加,物價低廉,米一斗下過三四錢 亦為太平盛世的時代,物價低廉,米一斗值五錢;另外,生畜孳繁,牧馬增至四十四萬匹之多

唐代.明代宦官擅政                     

事例

唐代

明代

廄立君主

把持朝政,操君主廢立大權,憲宗後之君主多由宦官廢立 情況不及唐代嚴重,僅景帝一朝受宦官影響

掌握之

軍事力量

任樞密之職,後更任監軍,進而掌禁軍,控制中央兵權 出任監軍,典軍國大權,更控制廠衛,偵查大臣

與黨爭

之關係

牛李黨爭各依附宦官以助長勢力;而宦官亦因內部分裂,借牛李二黨作鬥爭工具 非東林黨為鞏固地位,勾結宦官,打擊東林黨,殘害忠良,朝政更為敗壞

 

最上方

按圖進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