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 義 集 中 營

在教育學院中有不少課堂有需手抄的講義, 通常我都會自己再重新抄下來, 在方便同學的倩況下, 將這些講義上網, 讓身邊的同學也能使用. 對於其他參觀者來說, 可以作參考之用.

按科目名稱進入科目講義:

古今漢語語法

中學中國語文教學法II(暫未提供)

小學數學教科書比較

家校合作

古 今 漢 語 語 法    講 義

語法學

- 源於古希臘羅馬, 十九世紀末(1860年自強運動)傳入中國.
- 馬建忠 <<馬氏文通>> ; 文通 - 文章的結構<
- Noam Chomsky(喬姆斯基) 提倡 <<語法k結構>>層次分析法(syntactic structure)

現代語法 : subject + verb + object (SVO)
古代語法 : VSO, OVS ......

語法 (文法)

- 客觀存在的語言結構規則.
  語言結構主要分為 結構成分 和 結構方式.
- 語法分為五級: 語素, 詞, 短語(詞組), 句子, 句群. 前四級屬於音義結合體; 第五級屬句與句之間的聯繫.

語言: 語音和意義的結合體.
語素: 最小的語言單位.
: 由一個, 兩個, 三四個語素構成.
短語: 由兩個或多個詞構成.
句子: 由一個詞, 一個短語, 或兩個或以上短語構成.
句群: 由兩個或以上的句子構成.

語素 (語言中最小的音義結合體)

例: 書, 說, 馬虎...
語素分別可以以單音節(語素最基本形式, 如:豬, 牛), 雙音節 (聯綿字, 音鐸外來詞如: 徘徊, 巴士)和多音節(音譯外來詞如: 拔蘭地, 朱古力)來表示.

- 是語言中最小的, 能獨立運用的表現單位.
- 詞的內容是詞義.
- 就性質而論,, 可分為:

  - 詞匯意義 / 範疇
    概括客觀事務現象, 內容比較具體的意義.
  - 語法意義 / 範疇
    表示抽象的語法關係的意義. 例如: 的, 雖然......

  例子 兒童 = 兒 + 童, 兩者性質相同, 但依據習慣, 不會用作"童兒"
  例子 人口 = 人 + 口, 數算人是以口作計算, 故不能作"口人".

漢語的語素絕大多數是單音節的.
單音節語素與漢字有一定的對應關係.
根據語素構詞的特點(構詞能力), 語音可分為兩大類:

1. 成詞語素. 如: 人(人間, 愛人); 寫(寫生, 特寫), 木(木屋, 麻木)
2. 不成詞語素. 如: 民, 機, 偉 (不能獨立成詞)

現代漢語的語素可以分成四類:

1. 成詞實語素, 例: 火, 跑, 愛, 葫蘆, 三文治, 拔蘭地 等
2. 成詞虛語素, 例: 最, 從, 被, 的, 了, 嗎
3. 不成詞實語素, 例: 民, 基, 察
4. 不成詞虛語素, 例: 阿-, 初-, -頭, -性, -子, -兒

詞的條件

1. 不能分割
2. 不能插入別的造句成分

騎(一匹)馬 - 能有其他詞組插在中間, 不是詞而是詞組
騎牆 - 不能將字插入中間, 故屬詞; 將"一堵"放入中間, 解釋會有改變, 不同於原意
老虎 - 老虎的老字並不是指虎很老
兒子 - 重點並非在於子, 而"子"祇是附屬的詞
假期 - 整體概念, 是詞

放假 - 可拆散解釋, 是詞組

離合詞 - 可以分開, 又可以結合的詞. 例: 發財, 結婚, 見面.

詞的構造

詞是由語素組成

外部 - 從語音, 聲音得出的理解
外部理解的分為單音節詞, 複音節詞; 複音節詞再分為雙音節詞和多音節詞.
內部 - 從詞義本身的理解
內部分為單純詞(只得一個訊息, 單/雙音節)和合成詞(由兩個詞結合成一個詞, 雙/多音節)

關係表解如下:

                單純詞            例: 淒, 人, 近, 美 - 單音節詞
詞                                    例: 忸怩, 蚯蚓, 哈爾濱 - 複音節詞
                合成詞            例: 上游, 未來, 卡賓鎗, 收音機, 中產階級, 文件夾, 長方形錐體 - 複音節詞

層次的合成詞

肺結核 - 主謂詞: 主體, 結核謂體; 結核動賓(述賓)詞.
說明書 - 偏正詞: 說明偏體, 正體; 說明後補(述補)詞.
精神衰弱 - 主謂詞: 精神主體, 衰弱謂體; 精神聯合詞, 衰弱亦為聯合詞.
販毒頭子 - 偏正詞: 販毒偏體, 頭子正體; 販毒述賓詞, 頭子偏正詞, 其中附加.
扭轉乾坤 - 動賓詞: 扭轉動體, 乾坤賓體; 扭轉後補詞(轉補扭的意), 乾坤聯合詞.
踫踫車 - 偏正詞: 踫踫偏體, 正體; 踫踫重疊詞.

詞類

-依據功能/用途分類
語法功能隨著年期的改變而變

詞的兼類與活用

豐富 作 形容詞(例:早餐很豐富) 或 動詞(例:豐富知識)

詞具備兩類以上詞的語法特點, 而基本義仍有某種聯繫.
是某一場合具備甲類詞語的特點, 而不具備乙類詞語的特點; 在另一場合則相反.例: 
舍: 可解房屋, 亦可解作捨去. 
長: 可解很長, 亦可解作年長.

張三主張先進砲 (主張作動詞用)
張三的主張非常正確 (主張作名詞用)

他十分精神 (主謂句)
他是十分精神 (判斷句)
他的精神十分好 (精神作名詞用)

老王家嗎? (作動詞用, 存在的意思)
老王家看書. (作介詞, 表示位置)
老王唱歌. (作副詞用, 表示時間)





讀音不同, 音義含有聯繫也不作兼類看, 例:
1. 背部, 背誦
2. 多少, 少年
3. 白粉筆, 白走一次
4. 把關, 一把傘, 手把, 把手放下

詞的活用

臨時將某類詞作另類詞使用, 例:
1. 你太悲觀主義了.
2. 這首詩比杜甫還杜甫. (第二個杜甫作動詞, 代表杜甫的作品的面貌風格
3. 這幾火車木材快搬走. (火車用作量詞)
4. 有吃有穿, 愁甚麼? (吃,穿皆為動詞, 但現在作名詞)
5. 這本書的不出版是有原因的. (出版用作名詞)
6. 來火旁吧! (暖由形容詞轉作動詞用)
7. 他對眼鏡了一下. (哈用作動詞用)
8. 李四在病床唉呀了半天. (唉呀用作動詞)

例子分析: 名詞 + 動詞 + 名詞
弟弟踢足球; 老師寫字; 工友歡呼勝利


短語 (Pharse/Pharsal Verbs)

 - 又稱詞組, 從結構可分為下列五類:

1. 聯合短語, 例:
科學文化, 乾淨整齊, 又高又大, 同意或反對, 偵察與破案, 真善美
總結: 成分一般是相同, 相近的類別才結構

2. 主謂短語, 例:
頭腦清醒, 證據確鑿, 情況嚴重, 大家說, 屋裡熱, 耳朵長, 信息傳播, 春天來臨.
總結: 主語經常由名詞/代詞充當, 謂語經常由動詞/形容詞充當, 通常在主謂間可加"是"字

3. 後補短語/動補短語, 例:
打掃乾淨, 玩得痛快, 搞得怎樣, 寫幾遍, 住幾天, 唱起來
總結: 形容詞作中心語, 副詞"很","極"可以作中心語和補語之間, 有時要用"得"

4. 動賓短語/述賓短語, 例:
囑咐他們, 挖防空洞, 採取行動, 寫文章, 去廣洲, 看甚麼
總結: 充當述語的是動詞. 賓語常用名詞/代詞; 動詞/形容詞也能作賓語. 如:進行表決.

5. 偏正短語, 例:
一致同意, 十分聰明 (前為修飾語-副詞)
經濟效益, 駕駛執照, 獨特風格, 我的故鄉, 信息的傳遞, 春天的來臨 (前為名詞)
立即釋放, 明天出發, 怎麼解決, 的確好 (謂詞性偏正詞組

詞題辨析

1. 名詞

i. 可以用數量詞修飾
   a. 可以計量的, 用定量的數量詞. 如:一件衣服
   b. 不能計量的, 用不定量詞. 如: 一番心意, 一點心血
ii. 不能用"不"修飾.(固定短語除外)
iii. 可以用在介詞之後, 組成介詞結構. 如:關於學語法
iv. 經常用作主語和賓語. 如:今天星期三,今年,屋裡

2. 動詞
i. 可以用副詞"不","沒有"修飾. 例: 來, 研究
ii. 大部份動詞可以帶賓語. 例: 建立, 幫, 休息, 動手 (底線為不能帶賓語的動詞)
iii. 動詞常加動態助詞"著","了","過","起來","下去"或以重疊方式表示時態.
iv. 經常用作謂語, 如:開, 過來.

3. 形容詞
i. 一般都可以用副詞如"不","很"修飾. 例:高, 偉大, 嚴格
ii. 有些能重疊使用. 例: 高高, 細細, 短短
iii. 能修飾名詞. 例: 大鼻子, 細心
iv. 有些可以修飾動詞. 例: 大叫, 高呼

4. 數詞
i. 能與量詞組合成數量詞組
ii. 數量詞組成與別的詞組合在一起成偏正(如:十五張紙)或補充(如:花布一尺)等關係.

5. 量詞
i. 能用在名詞或形容詞之前, 例: 一尺長, 一匹布
ii. 專門用在名詞之前(物量詞), 例: 一把尺
iii. 經常用在動詞之後(動量詞), 例: 打一下
iv. 量詞之配搭每每各有所指, 配搭不同, 意思也會不同. 例:解釋一下/解釋一番/解釋一遍 有不同意義
v. "一"與量詞組合後, 可重疊成"一AA"或"一A一A". 例: "一塊塊"和"一塊一塊"中一塊塊意思較概括
vi. 數量詞組修飾名詞, 一般放在名詞之前. 例: 男女同學三十九人, 六十個紙箱
vii. 數量詞組放在名詞後. 例: 麵粉三斤, 汽車一輛 (稱為主題語)

6. 副詞
可以修飾動詞, 形容詞, 不能修飾名詞.

7. 代詞
代詞虛指特點:
  a. 人稱虛指. 例: 你一言, 我一語
  b. 指示代詞虛指. 例: 問這問那
  c. 疑問代詞虛指. 例: 只要有信心, 甚麼也難不到我們.

8. 介詞 - 不能充當謂語
例: 他今天不在學校. ("在"字在此句為動詞)
      我在黑板上寫上幾個字. ("在"字在此句作介詞)
      我為誰? 為大家. ("為"字在此句為動詞)
      我為此表示高興. ("為"字在此句為介詞)

9. 助詞
"的"字可以附在詞或詞組後, 合起來成為具有名詞功能的"的"字結構. 例: 觸目的是一張舊照片, 很不調和地和這些精緻東西放在一起.

句子 - 是語言實際使用單位

單句 - 由詞或短語按照一定的語規則組成
1. 表達這一個相對完整的意思
2. 有一定的語調來表示某種語氣
3. 句號有停頓: 用句號, 頓號, 逗號分隔

單句與複句
- 按句子結構標準區分:
1. 單句 - 由詞或短語構成, 由詞或短語充當的句子成分. 分主謂句和非主謂句.
2. 複句 - 由兩個或以上的分句組成, 分一般複句和多重複句

單句的結構類別:

一. 謂句, 例: (紅色為主語句, 黑色為謂語句)
  a. 小明上學去 ("上學去"為動詞謂語句)
  b. 工作很困難 ("很困難"為形容詞謂語句)
  c. 二十歲 ("二十歲"為名詞謂語句)
  d. 這個人記性很好 ("記性很好"為主謂謂語句, "記性"為主語, "很好"為謂語)

A. 動詞謂語句, 例:
  1. 課堂結束了 (主語+動詞, 動詞不帶賓語)
  2. 大家繼續工作 (狀語+動詞, "繼續"為狀語)
  3. 他喝一口茶 (動詞+賓語, "一口茶"為賓語)
  4. 你給我一塊錢 (動詞+雙賓語, "我"為直接賓語, "一塊錢"為間接賓語)
  5. 我認為他辦事很能幹 (賓語中有主謂短語, "辦事很能幹"為主謂短語)
  6. 他看了一眼 (動詞+補語, "一眼"為補語)
  7a.他說了三次謊話 ("三次"為補語, 以修飾動詞"說")
  7b.他說了三句謊話 ("三句"為定語, 以修飾賓語"謊話")
  8. 他打了我一拳 (動詞+賓語+補語, "一拳"為補語, 用作修飾動詞"打")
  9. 上司邀請我出席 ("我"在"邀請我"是賓語; 在"我出席"是主語, 所以"我"是兼語)
  10. 有人來學校噴殺蟲劑 ("來學校噴殺蟲劑"是全句賓語, "噴殺蟲劑"是這短語的賓語, 兩皆述賓關係)
  11. 他倒一杯茶喝 ("倒一杯茶"為賓語, 但動詞"喝"放在最後)
  12. 我坐下看看 ("坐下""看看"皆為動詞, 這種句式稱為連動句)

B. 形容詞謂語句, 例:
  1. 他的手段卑鄙 ("卑鄙"為形容詞)
  2. 他很懶惰 ("懶惰"為形容詞, "很"為副詞, 在此定為狀語)
  3. 肚痛得要命 ("痛"為形容肚的狀況, "要命"為補語, 修飾肚痛的狀況)

C. 名詞謂語句, 例:
  1. 今天中秋節 ("中秋節"是名詞, 它亦為謂語)
  2. 三個人一個小組 ("一個小組"屬名詞謂語, "小組"為名詞, "一個"屬定語作修飾名詞)
  3a. 我來香港已經兩年 ("我"作主語, "來香港已經兩年"作謂語)
  3b. 我來香港已經兩年 ("我來香港"作主語, "已經兩年"作謂語, "已經"屬狀語, "兩年"這名詞)

D. 主謂謂語句, 例:
  1. 他的做法我反對 ("他的做法"為主語, "我反對"為動詞謂語句; "我"為主語, "反對"為謂語)
  2. 球員鬥志很差 ("球員"為主語, "鬥志很差"為形容詞謂語句; "鬥志"為主語, "很差"為謂語)
  3. 四個年級每個年級一名輔導員 ("四個年級"為主語, "每個年級一名輔導員"為名詞謂語句; "每個年級"為主語, "一名輔導員"為謂語)

二. 非主謂句

由主謂短語以外的短語或單個詞組成. 例:

動詞類:-
1. 去 (動詞)
2. 嚴禁明火 (狀語+動詞)
3. 來了一個人 (動詞+名詞)
4. 是爸爸回來了 (兼語)

形容詞類:-
1. 危險! (形容詞)
2. 清楚極了 (形容詞+副詞)
3. 真好 (副詞+形容詞)

表達不同語調, 情感:-
很鋒利的刀, 車! 天啊! 正月初一

三. 存現句

表示甚麼地方存在, 出現或消失了甚麼人或事物的句子
一般格式: 處所詞 + 動詞 + 名詞. 例:
1. 客廳裡有兩幅油畫
2. 大樹後閃出來一個人影.

句子的用途 - 表陳述, 表疑問, 表祈使, 表感嘆

單句與複句的區分

單句: 由單個的詞或詞組構成, 一般可以劃分出句子成分.
複句: 由分句構成, 分句之間有邏輯關係, 但沒有句子成分關係.

單句例子:當你還在夢中沉睡的時侯, 清潔工人早已在清掃街道了.
當你還在夢中沉睡的時侯為狀語, 表述清潔工人清掃時間, 清潔工人為主語, 早已在清掃街道了為謂語.

聯合複句
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分句組成, 各個分句之間的結構關係是平等的, 不分主次的.

a. 並列關係

各個分句是分別說明幾件事情, 幾種情況或同一事物的幾個方面.例: 
這種事我從來沒有見過, 從來沒有想過.
有成對配搭使用, 例: 
一面在做功課, 一面聽電視.

b. 連繫關係/承接關係

幾個分句按時間, 空間選擇事物的順序, 敘述連續的動作或相關情況. 有不用關聯詞的, 如:
他回到家裡, 用一個瓦盆裝了土, 把棉種埋進去, 放在炕頭上.
有用關聯詞的, 如:
首先來了兩個冷盤, 然後就是主菜及水果.

c. 遞進關係

後面的分句比前面的分句意思遞進了一層. 例:
他日夜在棉田裡觀察研究, 吃飯說端著碗蹲在地頭.
科研所不僅為家鄉培育良種, 承擔了國家重點科研項目. (由家鄉推展至國家)

d. 選擇關係

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分句組成, 每個分句說明一種情況以供選擇, 例:
請在右邊一欄裡, 寫上參考引文, 或者補充一些新的內容.

e. 解說關係

一部份分句對另一部份分句進行解釋, 說明或總結. 例:
接著就走上兩個女人來, 一個不認識, 一個就是做人家的婦人.
你是山東人, 我是山西人, 我們都是中國人.

複句的分句關係分析
複句類型分聯合複句和偏正複句兩種.
聯合複句分為並列聯系分句, 連繫分句, 遞進分句和選擇分句.
偏正複句乃轉折關係分句, 分為轉折, 條件/假設, 因果, 連續.

返回頁首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