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30日 星期四 雨
上班第四天, 期待明天起一連三天假, 這種機會不會多。大概下星期開始會加班。至少, 要先有這樣心理準備。不過暫時做著感覺還好。
下午老闆請下午茶, 有飲有吃的, 很飽, 早知不吃午餐。
原來還有人記著那個笑話, 當成真。今天還問我「會不會好似你阿哥咁讀上去?」噢! 真箇那麼難分真與假?
2005年6月29日 星期三 晴
上班第三天, 終於有點較實在的東西做了。有點累, 不過由於要「大執」, 不是純粹的看電腦, 很多時是要打打字的, 所以眼睛反而不會像純看資料時累。只是很耗精神, 所以下班坐車時也有點暈眩, 最糟是想睡又睡不了。
2005年6月28日 星期二 晴
上班第二天, 還是摸索著。看那些課本評審回來的「金句」, 然後就會知道這份工作是何其「任重道遠」, 作為一個撰稿人, 是多麼前路艱辛, 滿途荊棘。
中史教科書特別提到「政治正確」這問題。(雖然指引沒有用到這四個字, 不過我覺得就是這麼一回事)。「中共」、「國民政府」、「台灣政府」這些字眼可不能亂用。「殖民地」這概念也必須指出「中國從不承認香港是殖民地」這個「事實」。(但有沒有否認呢?)
另外評審也挑出許多字眼上的問題。原來平常我們都沒有這種自覺。也許寫得這類不規範的文字太多了。教科書也有很多文法謬誤。想起那個才子說自己的稿被老總在十分鐘內指出十個錯處。
看著一些文法謬誤, 想起了某個文化組織曾經發來的一個宣傳電郵, 組織回內地的活動。末段特別提出「回鄉証請勿過期」。平常我未必看出問題, 可是師兄在newsgroup回復, 只是戲語一句「最後那句好搞笑」, 我就恍然大悟為什麼可笑: 「請勿」是祈使句式的用語, 意為向某人發出指令, 回鄉証是一死物, 如何能「言聽計從」? 其實簡單寫「請帶備有效回鄉証」就可以了。(如有錯誤請指教, 不過我想這句子至少比「回鄉証請勿過期」好吧。) 其實這類文法謬誤是基於我們日常生活口語影響思維邏輯。果然是「語言與思維不能分割」。正因為我們口裡說得出這話, 所以筆下才不自覺地照搬出來。
今天又來了一個新人, 是很斯文的一個大男孩。今早回去看到他, 就像昨天的我在等負責人回來。所以嘛, 第一天上班就是這個樣子。
中午一起去吃飯, 大伙兒請客, 吃得很豐富。謝過了。席間有人問我們中文名。報上名來之際, 上司戲言:「她是李超人的妹!」還不斷說「真的、真的」、「你哥… …」 大家笑著說著, 竟然當真了。直到我說「如果同姓有三分親, 就有三分吧。」大家才願意相信這只是個笑話。
下午還是看資料, 也上網看看四大文明古國的東西, 準備做通識課程的資料。說要找有趣的。也許看多了, 早知道了, 所以覺得也不算太有趣。不過我想, 通識課裡講到四大文明古國, 少不免要說說古代奇蹟、宗教信仰、文字之類的吧。(雖然我個人覺得古代性文化有趣, 但總不能用以作教學重點吧。)
坐定定的看資料, 以前讀書時代也沒那麼乖。不過現在在公司, 又不能亂跑, 不乖乖地看還可以做什麼? 但畢竟看得多也會累, 尤其是在靜靜的環境中, 已經連續第二天看著瞌睡。周公傳召, 無力抗旨。摀臉揉眼, 裝著按摩鬆弛。只是一會兒的功夫, 大家都各做各的, 應該沒人管吧?! (心存僥倖)
2005年6月27日 星期一 晴
第一天上班, 少不免有點兒緊張, 不過似乎我爸媽比我還緊張。結果早了起來, 又早了出門, 自然也早了到公司。不過早到怎也好過遲到, 尤其是第一天, 少不免要呆等一會兒。
第一天其實也沒什麼做。填了入職表, 交代了一些基本事宜, 最重要是記緊上下班要電子記錄出勤。座位是空蕩蕩的, 上午幾小時, 就是安頓下來, 將東西從舊位置搬來新座位這邊, 不過大大的桌子和書櫃還是有很多空間, 有待填補。下午就看看資料, 千頭萬緒的, 感覺就是由零開始。
第一天是提早上班, 準時下班的。
2005年6月25日 星期六 雨
今天看了史密夫決戰史密妻 (Mr. & Mrs. Smith)。除了帥氣的畢彼特之外, 全劇對我來說是沒什麼好看的。民說這戲商業味、娛樂味重。所以我想看這戲就純粹娛樂, 看看畢彼特耍帥, 高興高興就好了, 不必想得太深入。
前幾天和郭翠虹聊, 說起她會和朋友看頭文字D, 因為難得有贈券。這戲本是近來城中熱買的, 儘管有些人大肆批評, 不過能引起話題, 本來就是一種宣傳。取題自同名日本漫畫, 由周杰倫、陳冠希等青少年人偶像主演, 本來就是主攻青少人市場。大概是因為我已不年青了, 所以一點興趣也沒有。
常說香港電影市道差, 又說入場看戲不值。其實三、四十元一張票, 讓你入場坐兩小時, 冷氣開放, 大銀幕杜比音響也不賴。反觀內地物價高漲, 看場電影要五十大元呢。不過我倒真懷疑有多少人負擔得起。所以有報導廣州平均每人五年才入場看戲一次, 數字也不令人驚訝。驚訝的應該是那些戲院如何維持經營吧。
2005年6月24日 星期五 雨
今早朦朦朧朧地做了兩個奇怪的夢。先是五時許夢到NBA馬刺vs活塞的分牌, 竟是59:96! 一下子醒來, 看到天色還灰暗, 自言自語地說:「嘿! 原來發夢, 場波都未打呢! 真是的!」然後又繼續睡了。朦朦朧朧, 彷彿看到時鐘已經將近十時, 嘆句「哎呀, 已經打完第一節了呀?」醒來看看, 天色已亮, 不過時鐘還只是八時許, 比賽未是還開始。竟然連我都緊張起來啦。背城借一的終極之戰, 2005NBA球季今天將作一個最後的了斷。會是活塞衛冕成功? 還是馬刺再償宿願?
不想去想那個不吉利的夢, 想投入去看比賽。分數是咬得很緊的, 但卻沒我想像中那麼精彩。最後, 驚濤骸浪之下, 馬刺在主場贏得七年來第三個總冠軍, 鄧肯也再度成為MVP。看著他高舉兩個獎盃, 二十七歲的他, 在我眼中並不BRIGHT & SHINE, 但的確十分有成就。
2005年6月20日 星期一 雨
上星期面試過後, 今天開始幻想對方會打電話來說請我。傍晚時分剛回到家, 真的如願了。Yeah! 後天去簽約, 下星期開始上班。終於結束了無業的日子, 心也安定, 也剛好是NBA FINALS的結束。嘻嘻。
想怕星期三就會是今季NBA的最後一仗。之前兩隊互相大炒對方, 今天則咬得很緊, 而且還加時呢。打到最後幾秒, 荷利一個飛身入樽, 一個三分球, 我想有看比賽的人都會興奮地尖叫起來。NBA FINALS, WHERE LEGENDS ARE BORN。
2005年6月18日 星期六 雨
今晚有一個四台聯播的節目, 候任特首曾蔭權的答問大會。看過一節, 已經覺得有點悶。我果然是一個政治冷感。
怎麼說呢? 其實我覺得曾的回答也算大體, 雖然少不免有些避重就輕, 耍耍太極的政治手腕。反倒是有些發問的人, 問的問題真夠無聊:「我代那些小朋友問, 怎樣可以做一個特首?」借小朋友「過橋」已是有點低下、卸責, 更甚的是曾之前已提過有關說法。虧她是個校長!
2005年6月15日 星期三 雨
求職信已寄了差不多兩個月, 像石沉大海的沉靜了一個多月, 今天, 終於再一次有面試的機會, 是一間教科書出版社的編輯之職。
記憶中中學時代好像沒有用這出版社的書, 反而是在學信教的時候有過兩本這出版社的中史書。
接待的人很友善, 而且也算是中大的師兄, 主修中文, 副修中史, 也算有點兒淵源吧, 還問起我跟誰寫論文。填完基本資料, 就是一份TSET。不過這種TEST也可以說是正中我下懷, 彷彿是大學時代寫報告。看過四個出版社的中史教師用書的第一章, 比較哪個版本最好。中學時代用的是文達出版社, 在學信做的時候也看過這出版社的。不過新課程出台已一年, 這大概是版本的材料吧, 不知道哪個版本是這出版社的, 不過大概猜測它的風格, 應該是我「比較喜歡」的那個吧。其實在我眼中, 四個版本也差不多, 內容單薄(我當然沒說這點), 但圖表甚多。當然, 還是有可以改進的地方, 所以要提議改善之處也非難事。「睇料寫文」從來是我等的強項, 剛巧又碰上中史課本的問題, 更最要的是多年來並沒有丟下寫作的筆, 自覺還是不錯的。應對方面也沒什麼特別, 本還以為會問些什麼教改問題呀、對方想告訴我的比問我的還多。最後還交上以前在學信設計的中文教材, 我想多少會加點分吧。
為了面試, 沒有看NBA LIVE。馬刺這主場王首兩回合主場大勝, 今仗作客東岸大敗, 也可以說是大起大落吧。
不過今日NBA最大的消息應該是P. JACKSON重返LAKERS。下一季又有好戲看了。
而香港政壇最大的消息, 則大概要數曾蔭權正式參選特首。這個消息以直播的形式佔據了電視台差不多一小時的時間。消息云曾蔭權獲絕大部分選委的提名。後天截止提名前, 若無人得到一百名選委的提名, 則曾蔭權可以直接當選。那麼一場政治SHOW也會就此玩完。
其實我想曾蔭權當選是意料中事, 不過如果幾天就玩完這個選舉遊戲, 我可能會有點失落。呵呵, 我就是以一種「看戲」心態面對香港「政治大事」。不過說真的, 有多些人去參與, 政壇熱鬧點, 人們的政治意識才會提高。(冷論政治05)
2005年6月14日 星期二 雨
MJ, 在NBA是MICHAEL JORDON的專用縮寫。在另一個圈子, MJ則代表MICHAEL JACKSON, 近百年來樂壇最傳奇的人物。近年來醜聞不斷困擾著他, 孌童指控更鬧上法庭。今天這場「世紀審訊」宣判, MICHAEL JACKSON無罪。
不知怎地, 這個消息令我想起KOBE。有人說司法制度偏幫名人, 又說有錢人可以請大律師, 大都能打掉官司。(這是正常不過的事情啦, 只是你「唔抵得人地有錢」而已。) 不過名人也有明星反效應。雖然無罪釋放, 但這麼鬧一鬧, 真是有夠煩的, 面目無光, 大大打擊了事業, 也許正因為這樣, 那些「受害人」才會「乘機抽水」。
2005年6月5日 星期天 雨
看到民和劉正兄的日記, 六四, 自然又會對中國政府來一番口誅筆伐, 但對於他們的言論, 我從來不覺得反感。那大概是因為他們說的感性得來又很理智, 很有條理, 總覺得難以反駁。歷史系出身, 從新聞組到BLOG, 久經磨練, 果然是與別不同, 看來我也應該多寫寫。
回想大學時代, 曾經修讀過知識分子和今日中國兩個課程, 當然少不了六四這個話題, 少說也寫了三四篇有關的文章。記得那時, 是少有的看很多有關資料, 而且是一邊看資料一邊暗罵, 一邊寫報告一邊流眼淚。在這件事上, 我想不到多少能為這個政府的行為辯護的藉口, 只能用看似客觀和中立的態度說說所事件的各種成因。所以文章的筆鋒比較溫和, 大都沒什麼強烈的批判性, 我想民和劉正兄看了大概會覺得無聊。
越是看得多資料, 越是覺得真相沒那麼簡單, 越是不想輕發言論。以前我會很討厭吾爾開希, 後來我都不再說這話了。看前年的文章, 我還是大罵柴玲, 現在也不太敢說了, 雖然我還是覺得很討厭她。然而, 無論是怎樣的理由, 也不能開脫「殺人」的罪名。什麼「穩定壓倒一切」, 什麼經濟發展, 都是逃避問題的藉口。以前, 我會叫那些肆意大罵政府的人多看些書再說, 現在我會叫那些為政府開脫的自以為是的人多看些資料再說。(冷論政治05)
2005年6月4日 星期六 雨
六月四日, 六四, 哀傷的數字。對我來說, 六四這個數字和九一八、七七這些數字一樣, 代表著傷痛的歷史回憶。多少年了? 十六年了, 當年呱呱墜地的嬰孩也該長大為人了。已經是一段很長的歲月, 到什麼時候才肯平反呀? 那些所謂民主派, 每年都當喊著同樣的口號, 他說的不悶你聽的也厭了, 什麼時候才願意順順民意? 我也會恨日本篡改歷史, 但, 我親愛的國家, 你呢? 我愛你, 所以才希望你好, 所以才希望你能真正面對歷史, 改正過來, 一起邁向更美好的將來。
多年來, 我從來不去什麼燭光晚會。哀悼什麼地方都可以, 但我希望有一天, 我們只是為死難者而哀悼, 而不是哀悼一個令人失望的政府。燭光晚會不再是一種懷著恨意和敵對心態的聚會, 而是一種彼此都學懂了教訓的共同記憶。(冷論政治05)
2005年6月3日 星期五 雨
久等了這一天, 第一次去看演唱會, 當然只有郭富城的演唱會才值得我花四百大元去看。四百元是最貴的票, 但我卻一點都不心疼, 覺得怎樣也是值得的, 一直期待著這一天的來臨。先是和朋友去吃了不豐富的晚餐, 接收了越洋而來的手信---明信片一張。那是暮色中的帝國大廈, 天色十分美。
演唱會十分精彩。那是第一次, 那麼近地與他飛越舞林... ... (名人堂)
2005年6月1日 星期三 晴
終於收到四月份最後一期的糧, 也終於和前僱主作了一個了斷, 完全地與之脫離關係。最討厭這種斷難斷的糾纏不清。
.凡心瑣事.
|
.痴人夢話.
|
.編織夢幻.
|
.五月.自由身.
|
.七月.炎炎夏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