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個人簡介理念工作大綱我的事務聯絡

我的事務

我在過往任內所做及將來需要繼續跟進的事務

1.        居民街坊要求協助個案:包括申請公屋、社會福利、醫療、屋宇、機電署維修令、水電故障、噪音、環境衛生、業主租客糾紛、學位申請、冤情、恐嚇、不良場所等個案,成功解決率佔95%,會繼續聆聽各街坊的吩咐,親力親為去處理。

2.        醫療診所的設立:本區現有廣華醫院伊利沙伯醫院為居民服務,為疏導兩醫院及方便本區居民就診,待市建局發展本區時需爭取建立一所醫療診所。

3.        圖書館及溫習室:目前本區只有在花園街市政大樓有一所,有必要繼續向當局爭取。

4.        休憩及康樂設施:花園街洗衣街金聲戲院對面的公園,全力爭取興建並得區議會同寅支持,使本區多增加一個市肺,提供區內街坊休憩地。將來要繼續爭取在本區覓地興建休憩公園及康樂設施,此待市建局重建本區時會跟進。

5.        綠化本區:主力在本區多植樹,已在染布房街花園街公園、聯運道、麥花臣球場種植。

6.        火車噪音:九港鐵路火車沿經染布房街所產生的噪音,影響一帶居民入睡,並不公平對待本區居民,實在義憤填胸,曾約見九鐵主席及總經理交涉多次,結果九鐵只在該範圍加設了一半隔音板,還有上半部尚沒有加設,須繼續交涉,完全隔絕噪音。

7.        社區中心:得到區議會同寅的支持,成功爭取建立一所新的社區中心,座落在五星級酒店內,地點在亞皆老街砵蘭街之間,在20047月可供區內大眾使用。

8.        兒童、青少年服務及安老服務:在本區實不足夠,會繼續向當局爭取。

9.        交通:監察運輸署在本區所施行的措施,是否便民順暢及行人安全,尤其在本區的豉油街山東街洗衣街奶路臣街染布房街亞皆老街快富街弼街彌敦道的擁塞及人車爭路的情況,必須繼續監察運輸署改善。

10.   治安:督促警方加強巡邏,協助區內大廈掃蕩色情活動。大廈進行維修時,即通知警方加強高空直線巡邏,以防爆竊。

11.   水浸問題:每遇豪雨本區必水浸,已督促渠務署盡快改善,在整體上已開工,目前已在山東街洗衣街豉油街開展工程,彌敦道界限街一段已完成。並敦促渠務署協助解決區內大廈後巷渠道、沙井淤塞,已復修有六處。

12.   噪音:小巴站所做成的滋擾,尤其先施大廈兩旁所收到的投訴個案最多,長期解決辦法,需繼續爭取在洗衣街水務署現址,待水務署他遷後,在該地段興建綜合交通城,可將本區小巴全數安置在內。

小巴噪音(水務局原址)

13.   環境衛生:督促食環署加強在本區清掃垃圾,增加洗街次數,尤其大廈與大廈之間的後巷衛生問題必須清理,以防蚊蟲鼠蟻滋生,衍生傳染病,雖然已督促各部門清理了部份後巷,這方面需要繼續監察做下去。本區大廈樓齡較老,所以較多大廈從上層漏水到下層,有很多投訴個案,涉及多個部門,已建議食環署添置最新的快速及準確的探測器,取代現時舊式測試漏水方法,正本清源解決問題,這些個案需跟進落實。

西洋菜街178至216號後巷及通菜街169號側巷
(清理前) (清理後)
   
洗衣街61至91號後巷及側巷
(清理前) (清理後)
   
洗衣街165至203號後巷
(清理前) (清理後)
   
德昌里後巷
(清理前) (清理後)
   
砵蘭街33A至35號後巷
(清理前) (清理後)

14.   充份就業、推動經濟復甦:和特首、財政司會議時,本人每次都提出建議,在目前各區大半荒廢的工業大廈或新界土地,應由政府設立小組推動,免地價或地稅吸引本地或外資建立有根的輕工業或高科技的生產配合零關稅,單靠旅遊服務不是長遠之計,讓人人有工做,香港整體經濟復甦才有望,會向有關局長及特首繼續建議實施。

15.   大廈管理:協助區內各法團、亙助委員會解決有關屋宇署消防署機電署等部門的要求,命令個案已解決的有32宗,將會繼續協助各街坊各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