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平日在學校有甚麼工作?
作為一個校長,主要工作在於學校發展上的前瞻、回顧,以及解決阻礙
學校正常運作的問題。在前瞻方面,我們會密切留意社會的發展,看看現今社
會上最需要怎樣的人才,再就著社會的要求去定一些方法去教導學生,令學生
本身更能切合社會的需要。在一個教學年度結束之時,我就會與同事檢討過往
一年,為學生所做的是否足夠,成效又如何,務求使來年的學生得益更多。而
有時在學校的運作過程中,少不免會遇到一些阻礙學校發展的問題,作為一校
之長就必須盡快去解決這些問題,令學校能繼續正常運作。
2.探訪外國的學校對你在管理學校方面有甚麼幫助?
其實這些探訪是很重要的,因為這能夠擴闊眼光,對學校管理方面有著
正面的影響。正如前陣子探訪悉尼的學校,此行我去了參觀一些學校,了解它
們的宗教氣氛以及發展趨勢,參考他們管理學校的方法。不同地方的學校,有
不同的管理方法,探訪其他學校可了解他們日常的運作,從而學習他們管理上
的長處,所以探訪其他學校其實有參詳之作用。
3.學校來年的計劃中,在德、智、體、群、美、靈各方面有甚麼發展?
其實這是一個頗大的題目,到現時為止,大家有共識而又已有心理準備
的,就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在體育方面,我們有意增加中一及中二的體育堂,而中三至中五
的體育堂時間大概不會有改變,學校同時希望最少有部份的中六、七同學有上
體育科的機會。
在美育方面,近年來學校都有讓中一、二參與戲劇,其實學校是想透過
戲劇,令同學的自信心增加,懂得怎樣去感應他人;而另一方面,亦希望可以
使他們勇於發言,表達自己的意見。我們相信通過戲劇去學習,必能使同學的
創意增強,又可輕鬆心情。
靈育及德育其實有著極大的關聯,在這兩方面其實我們仍在作初步的構
思,看是否可安排在班主任堂或在祈禱之時講多些關於德靈二育的事。
在「群」方面,我們主張透過歷奇或戲劇等活動,培養同學之間的團體
精神。
最後就是「智」了,學校鼓勵老師增加在課堂內外培養學生思維的機會,
部份科目的老師會選出一些不同學習能力的同學,參與一些講座或課後學習班
等,令同學的能力可以按各自的能力提升。但其實最大的學習動力是來自同學
自己。
以上六方面的構想,我們亦不會一下子實行,畢竟這些都是要蘊釀、一
步一步來的。
4.學校近年辦了不少主題週,如宗教週等,你認為這些的成效大嗎?
其實主題週的成效是在於同學有沒有參與。大家都可以見到,學校花了
不少資源,老師花了不少心血和時間去辦這麼多的主題週,就是希望同學能被
吸引。這些活動本身當然是好的,但成效的廣度則取決於同學自由決定參加與
否,而成效的深度,則視乎個別同學的投入程度。
5.有學生反映今年學校的假期太少而上課時間太多,學校對此有何意見?
其實當初減少假期而增加上學的日子,一方面是想減少補課的時間,另
一方面是為同學提供更多的學習時間及空間。
但如果老師或同學有需要的話,學校亦會盡量在假期方面作出調整,但
一切仍以教署的建議作為根據,希望能符合教署要求之餘,又能充份利用上學
時間。學校可能將一、兩個長假期延長一些,亦可能會將考試推遲,讓同學有
多些時間溫書,而暑假亦可能會相繼推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