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上看,校園在平和的氣氛中多了不少閱讀與講英文的機會,同學似 乎看重了成績,而我則希望同學的自覺性會有相應的提高。
新校規的訂立往往是因為有同學有偏差的行為。定立校規,需要更多的 人力、資源及時間,其實最理想的是由高年班的同學做起,作為其他同學的一 個榜樣。所以高年班的同學,即使不是學長,都有責任去勸喻或提醒其他同學 遵守學校期望的行為模式,那校規根本就不需要了。
我知道很多同學覺得我很嚴肅、認真,而上課時則可感受到較全面的風 格。雖然暫時我只能靠早會的時間,或其他老師缺席時代課,去接近及了解同 學,但會非常歡迎同學主動接觸我。 9.當校長承受著甚麼壓力?
與其稱為「壓力」,不如稱為「擔子或任務」較為適合,因為這其實是推動自 己向前的動力。有時在到達已設定之目標的過程中,少不免會遇到困難,例如一 方面要了解同學的能力,而另一方面亦要滿足家長及社會人士對學校的要求;學 生成熟需時,要好好栽培,要多方面的協調與配合。 10.對學生有甚麼期望?
希望同學肯付出、虛心學習,努力在品格與學養上下苦工。同學應趁年 輕好好認清自己的位置與方向,這是很重要的!同學們一定要有目標,早些有 渴求,然後通過不同的渠道去成就自己。進步並非完全靠競爭,亦可以靠學生 自己有清楚的目標、定位及進取的個性。 今日的年青人亦需要辨別社會發展的需要,在回應社會期望的同時實現 自我。要好好裝備自己,緊記活著不只為自己,亦要服務他人,對所屬的群體 作出承擔。
採訪:古薇、雷詠珊、江慧儀
與校長做訪問竟是意想不到的舒服! Mrs. Chan 自身為我校校長,便經常足 不出戶 (當然是指校長室!) 地處理繁瑣的公務,接觸同學的機會亦相對地減 少了。由於對校長的所知有限,所以,我們在是次訪問前,都非常緊張,深怕訪問 有甚麼不妥當的地方,便會 ‘冒犯天威,觸怒紅顏’,落得一個提早與學校講bye- bye的下場….. (請不要誤會,那是訪問前的誤解!)
但現實與想像果真是兩碼子的事! 甫一坐下,校長便展現令人安心的微笑, 並鼓勵我們發問,對我們的問題又不厭其煩地詳細講解;在席間更多次詢問我們對 校政的意見,讓我們亦可藉著這難得的機會一紓己見。校長的和善使原來戰戰兢兢 的我們‘暢所欲言’,並糾正了我們對她的誤解。總括來說,是次訪問非常順利。
(左起:Maggie、校長、Cyre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