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帖
寒食帖是蘇軾在貶到黃州的第三年的寒食節(註1)寫的詩稿。內容中「銜紙」二字完全懸腕中鋒,筆勢峭厲和「破灶」的鈍拙形成對比,是蘇軾書法出神入化的表現。這件書法一直被認為是蘇軾傳世書法的第一名作,也或許見證著蘇軾在現實受挫,轉而追求純粹自我的
一種生命型態。寒食帖後來進入清宮收藏,後流入日本,上面有內藤虎的跋,敘述大正年間關東大地震,東京都大半毀於火災,收藏家菊池惺堂冒死搶救「寒食帖」。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王世杰先生重新購回寒食帖,捐贈給台北故宮博物院。
註
1:在清明前後,正是雨季,陰雨迷矇。當時貶官的蘇軾又逢臥病在床,心情顯得極度的寥落感傷。當看到豔麗又高貴海棠盛放,卻又被污泥所染,似乎在惜春惜花,也是惋歎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