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向怕人問我年齡, 但如果問我入團的年齡又不同了, 我會自豪地說我在1978年入團到現在. 一般聽到後都會很驚訝地問為什麼我可以堅持廿多年, 其實答案很簡單, 因為我很喜歡唱歌. 試問在那裡可以每個星期都有一班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研習唱歌, 我們沒有爭名奪利, 只有互相提點, 目的一致都是要把歌唱好. 況且我們還有一位從不計較酬勞, 無論我們的資質如何都會悉心地教導我們的溫虹老師, 這都是使我留下來的原因.
'廿載濃情忘不了' 這是溫虹老師在紀念唱片裡寫給我的金句. 我在這裡多謝溫老師.
-謝鈺蓮
|
我於九七年時加入香港女聲合唱團, 現在回想起來, 不經不覺已經四年了. 在這三年中, 我學會了很多有關音樂方面的知識和歌唱技巧. 記得最初我連d, r, m, f, s, 等的音符都分不清, 更不懂得看五線譜, 到現在已經略有進步了, 這除了因為自己的努力學習外, 更重要的都是因為有溫老師不辭勞苦的悉心教導和團友的熱心幫助.
-梁麗蓉
|
兩年前, 我從報章廣告中得知香港女聲合唱團正招募團員, 便把這個消息告知我一位希望加入合唱團的女性朋友. 最初, 我並沒有打算與她一起去試音, 因為我常以為這些搞什麼正統藝術的團體, 是不會接受我這般低水平的人. 可是由於貪得意的緣故, 我竟跟了朋友一同去試音. 就是這樣我便成為女聲合唱團的成員.
在這兩年裡, 最大的得益, 莫過於是技巧上的進步. 此外,
我亦體驗到合唱是甚具挑戰性的. 因為數十位不同音樂背景,
不同聲音的人, 能一起唱出同一份感情和味道, 是絕不容易的事, 背後其實是一段頗長日子的苦練.
-黃婉嫻
|
甫踏進校園, 耳邊傳來一陣陣悅耳的歌聲, "天上飄著些微雲, 地上吹著些微風", 心中亦隱隱擔憂, 等會兒的面試可以通過嗎?
驚喜的是全女班, 竟由一位男性導師帶領著歌唱, 導師嚴肅中帶有可親的笑容, 當講述團內的規則時, 我知道自己已是女聲的一份子.
時間在指間溜過, 六年了, 在導師的教導下, 學會了呼吸方法, 不用喉音, 用橫膈膜支持, 等正統聲樂訓練, 還有帥姐們毫無保留的協助, 導帥有教無類, 孜孜不倦的精神, 正潛移默化著我.
在此一隅, 敬祝溫sir健康快樂, 各位姊妹們都是美麗的百靈鳥.
-陳碧麗
|
我是個入團不到一年的新人. 期間, 不但要學習樂理, 合唱知識和歌唱技巧, 還要參與演出, 觀摩等, 真感到有點吃力. 多虧同組的組員們的熱心幫助和導帥的悉心指導, 我才能基本應付. 在此, 我衷心地向她們說聲"謝謝!".
-朱日蘭
|
回想第一次個人測唱, 雖然自己認為已準備得非常充分; 但臨場時真的怕得很, 腦海一片空白, 連自己要唱甚麼歌曲都忘記了, 真的想做逃兵, 悄悄地溜出班房. 我相信部份團員都曾經有過相同的經驗和想法.
到底是甚麼動力驅使我在這些年來, 每星期都抽出三個小時來學習呢? 原因很簡單, 因為唱歌不但可以替我減壓, 又可抒發情感, 更令我有機會結識志同道合的友人, 擴闊生活圈子, 充實我的人生.
-蔡少媚
|
轉瞬間, 香港女聲合唱團已成立了廿六年. 我加入這個大家庭也有廿一年了. 回想當年, 由同學介紹下加入了女聲. 對於一個毫無音樂素養的我來說, 心情十分緊張, 猶幸創辦人溫虹老師不僅在音樂上造詣非凡, 更是一位具有教育熱誠的謙謙學者. 在溫老師的悉心指導之下, 我們無論在藝術上以至人生真諦上都得到啟迪. 廿六年來, 溫老師堅持帶領學生練習學排練, 風雨不改, 這份誨人不倦的精神, 堪稱典範, 令人崇敬.
-關淑儀
|
每星期日下午, 若不是雜務纏身, 自然而言便會回團練習. 而這行動已成了生活中的一部份, 當然為此我亦放棄了賺外快及出外旅遊的機會; 但得失往往是相對的, 我後來能在劇團工作上佔一席位, 亦源於溫老師對我們的要求...... 認真, 投入, 注重團隊精神, 待人處事要有誠信與包容等. 這確實對我有莫大的俾益.
-盧慧嫻
|
"美麗的碩果出自辛勤的灌溉者".
正因為導師對音樂的熱心和堅持, 凝聚著一群音樂愛好者,
同心協力, 帶領我們以歌聲和微笑唱出首首和諧樂章.
"女聲"邁進二十六週年的今天, 我們為您驕傲. 愿在這音樂樂園繼續歌唱, 歌唱燦爛美好的明天.
-朱小青
|
不經覺地, 我加入了香港女聲合唱團屈指一算已踏入第十一年了.
這裡學習氣氛良好, 團風純樸, 更難得是資深團友非常親切, 友善地協助新團友. 我團的幹事們亦很有系統地處理團務, 由初期溫老師的帶領下, 直到現在各人已可獨立處理, 可見各人已經成長了, 大家互相合作, 分擔團務. 我希望未來有更多新團友加入, 推廣歌唱藝術.
-毛敏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