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ly Lau Ho-Him's
Home Page |
|
倒台 12月11日 - 主日, 譚品立譚牧師來萬民堂講道, 當中問左大家一個問題: 「點解要再大選?」 大家都知個答案係因為自由黨倒台. 咁「點解自由黨會倒台?」 有答:「因為撥款醜聞.」所以, 連政府自己都有解不了的罪, 只有主耶穌可以解決. 這是譚牧師問這個問題所要帶出既信息.
「點解自由黨會倒台?」當然因為撥款醜聞. 不過, 更重要係, 因為佢係小數政府, 唔夠票通過一D重要法案/預算案, 即使冇醜聞都要倒台. 呢個係加國歷史每一個小數政府無一幸免既命運. 因此, 倒台係政治因素(小數)多於道德因素(醜聞). 正如修改傳統婚姻既法律定義, 亦係政治因素(小數)多於道德因素(倫理).
政府 係上次大選, 定係今次大選, 都收到唔少 emails, 提及我地政府「如何腐敗, 違反聖經」 呢點我同意. 要「選出一個好政府, 一個用聖經為原則治國, 支持傳统婚姻既政府」. 唔少人將「支持傳统婚姻」等同於好政府, 等同於用聖經為原則治國, 呢點我有保留. 一個支持傳统婚姻既政府, 難道一定係好, 一定係公義公平既國度? 唔一定.
有熱心人士甚至勸人犧牲經濟//貿易/多元文化/福利/國防等權利, 誓要捍衛傳统婚姻, 呢點我亦有保留. 經濟/福利對你可能唔重要, 但對好多生活係貧窮線下既低下階層來講, 可能係生死一線既問題. 更何况捍衛傳统婚姻同經濟/多元文化/福利等議提不見得有什么衝突, 絕對唔係一個有你就冇我既決擇. 何必要講到犧牲咁偉大, 十年既經濟風光係機勢, 多於係自由黨既功勞, 改投在野黨. 只要機勢仍在, 經濟會持續增長.
加國既機勢係乜? 係原材料. 經濟/貿易會隨著石油/天然氣等原材料需求/價格上升而水脹船高. 有人擔心加元高企會影響國家競爭力, 唔一定既, 因為原材料本身係有國際公價, 加元高企唔會有影響. 出口用美元找數會賺少D, 價格升幅己經賺番晒, 亦可以用對衝(hedge)方法中和/控制果個外滙損失, 又或者, 趁低吸納美股甚至收購美國公司. 另一方面, 入口價格會因為加元高企而减低, 從而刺激本地消費. (原材料既出口足夠彌補商品入口對 GDP既影響.) 外商賺取加元由於加元仍有上升空間 (加息周期比美國長) 所以, 有好多選擇唔換番美元或當地貨幣而繼續投資加國, 令股市繼續上揚.
呢個就係加國既機勢. 任何一個政黨上場, 只要唔會倒行逆倒施, 經濟係唔需要因為投邊個政黨而有所犧牲. 當然, 有另一講法話能源令生產成本上升而令投資生產意欲減退, 再令能源需求降低, 價格回落, 加國經濟會因而受挫. 即使係咁, 政府亦無力救市. 不過, 石油需求回落產油國就會減產, 40蚊美元一桶油睇怕只會永遠停留係我地既記憶裡面. 但無論如何, 過份依賴一個行業而支持經濟增長既國家長此下去都唔健康. 例如香港獨發地產, 97年樓市一死, 幾多人「排隊跳樓 - 等死」; 當年科技泡沬, 一隻 8號仔(電盈)同 NT(北電)又唔知令幾多人血本無歸.
以前, 一個好政府要有遠大既目標, 崇高既理想: 國富民強, GDP上升, 低失業, 低通脹, 航天軍事...... 後來我地發現果 D所謂目標同理想不過係無謂既軍備競賽, 窮兵黷武, 又或者係對人民極權鐵碗, 對外國覇權欺壓. 例如: 前特首董建華先生其實遠大/崇高既理想/計劃唔少嫁, 八萬八供屋, 數碼港, 中藥港, 迪士尼..... 可惜係: 攪多錯多, 加速死亡. 今日, 我地知道任何政府都無能力改變市場同國際既大趨勢. 加稅減稅, 加息减息亦無法令日本走出十幾年既經濟低迷. (日經由 38,000點跌到唔夠10,000, 依家先上番近16,000.)
於是, 我地要問: 咁點先算係一個好政府? 對過去政府既失望, 令今日不少學者重新解釋「民主」. 再唔係理想/烏托邦式人民選理想政府咁簡單, 係有申訴權. Define一個好政府係一個願意聆聽同能夠平衡/顧及各方各界訴求既政府. 例如: 亞省既能源冒起同安省製造業既收縮; 美加既軟木業糾紛; 原住居, 新移民, 小數族裔既權益; 魁北克省獨立與否; 仲有最為我地關心, 同性戀者既訴求與傳统婚姻觀念人仕之間既角力.
今日既世代, 人民唔係想要一個日理萬機既君王, 而係一個能四四六六分脤既士師(收數佬) 這是點解香港人咁反對人大釋法(事實上人大有釋法既主權), 因為咁做等於扼殺左任何群體解釋法律既空間, 從而削弱左互相角力既注碼. 正如上面提及, 倒台同婚姻定義都係政治因素多於道德因素. 道德未淪亡到一個不可收抬既地步, 只不過係呢廿幾年, 某一個群體在其多場政治角力中「勝了又勝」, 一個又一個既訴求有效同有力地被聆聽同顧及之嘛! 如果係咁既話, 另一個群體一樣可以興起(未必需要參政)在一場又一場政治角力中被聆聽同顧及. Why not?
教會 神係呢個時代興起士師, 你唔一定係士師, 亦未必係君王, 但可以做一個忠心傳講神話語既先知.
環顧各大政黨, 魁人黨你冇得選, 自由黨, 保守黨, 新民主黨.... 保守黨支持傳统婚姻, 自由黨一半一半, 新民主黨贊成修改婚姻定義, 就咁睇好似得保守黨揀得落手. 難怪乎教會咁多弟兄姊妹支持, 勸人投佢一票不在講, 出錢出力, 參加有關機構/助選義工者亦大有人在. 但又番番去同一個問題: 一個支持傳统婚姻既政府, 係咪一定好呢? 將政冶/社會種種複雜/多元問題同訴求單一化, 成為一單議提又合唔合乎民主精神? 又係咪聖經立場呢?
當然, 冇全民投票, 任由三百人去修改幾千年不變既定義係草率, 非民主既行為, 而決定本身係違反聖經立場, 呢D都係事實. 但係教會係政冶政權問題上, 佢既角色同參與程度又應該係點呢? 聖經點講呢? 教會在世為盬為光, 係政教完全分離同政教完全合一呢兩個極端中間, 定位又係邊度呢? 另外, 除左傳统婚姻, 聖經仲有好多其他立場, 例如對貧窮, 對外勞, 對移民(寄居), 對法律, 對國防, 對外交(結盟), 對異教等等.... 如果有一個政府, 乜都違背聖經, 淨係支持傳统婚姻, 我地應唔應該支持呢? 如果有一個政府, 乜都遵行聖經, 淨係要修改婚姻定義, 我地應唔應該反對呢?
先知既角色究竟係乜呢? 先知撒母耳膏掃羅王, 大衛王, 也可說兩位君王當選係因為有撒母耳按神既心意投下神聖既一票; 先知以利亞同亞哈王(耶洗別)既先知為拜耶和華定係巴力而互相角力, 得勝, 但最後要走佬. 但神叫佢訓練下一代, not神既選民, 而係訓練出下一代既先知. 先知以利沙結果成為左以色列諸王同人民比戰車馬兵更有保障同安全感, 神既代言人; 被當時既<<時代雜誌>>評為比亞哈王, 亞籣王更有影響力既風雲人物, 唔係因為佢參政, 係因為佢屬神.
一個資訊爆炸, 越多資訊只會令人更混亂, 莫衷一是既年代, 更渴求真理既啟示. 一個平衡各方, 越多訴求令糾紛角力白熱化, 左右為難既政府, 更需要真理既方向. 有趣同諷刺係: 今日世人越渴慕靈奶而不得, 教會卻越喜歡淡化真理而去學效世俗. 我地要捨近而求遠, 棄實而撲空, 定還是好好在真理上用功, 盡我地先知既本份呢? 呢個社會呢個世代需要亦每日渴求得到真理, 比過去任何一個世代都強烈. 呢個世界, 呢個國家, 呢個城市唔係絕望, 仍然有盼望, 只在乎你同我肯唔肯出分力, 為它求平安.
咁乜野係真理呢? 我諗冇乜人會因為不斷聽屬靈四定律, 而感興奮莫明, 手舞足蹈每天. 我地要學曉解讀神既話語, 透過佢去解讀同承載我地既現實生活, 以及參透/剖釋現今世代. 我地唔係無所不知, 亦唔會無所不知, 但at least朝住呢個方向追求真理. 而唔係將真理流於形而上學, 教會四道牆內既學生手冊, Bible is a lot more & powerful than that.
競選 若不談婚姻爭議, 用一個超級簡單既方式去分析三大政黨: 保守黨 - 小納稅, 小福利; 新民主黨 - 多納稅, 多福利; 自由黨 - 中間 1) 保守黨: 對於一個平民百姓, 中產階級既我好自然會揀保守黨, 加上保守黨對新移民法冇咁寬鬆亦係令我支持佢既原因之一, 不過, 國防開支, 魁獨問題, 同埋前任總理克拉克攪到一鑊泡係令我對保守黨冇乜信心既原因. 2) 新民主黨: 站係聖經立場, 對貧苦大眾既施與, 對寄居人仕既照料, 對小數群體/族裔訴求顧及, 係一個好政府應有既心腸同表現. 新民主黨完全ok, 但要我納多D稅我又覺得好慘喎! 加上好多社會問題, 唔係預算案 budget多數多億就可以解决到, 有心無力係我對政府既普遍印象, 納少D稅, 捐多D錢比自願團體如救世軍/公益金果效又會唔會更大呢? 3) 自由黨 - 一個不左不右既路線, 如果唔係醜聞, 甚本上係唔洗諗, 實揀佢. 另一個原因係自由黨係唯一一個可以有機會組成多數政府既政黨, 亦即係話, 其他政黨就算零稅率, 又或者令加國零貧窮率都好, 唔夠年半就倒台既命運係唔會有作為, 下一個上場會將一切<<一筆勾銷>>, 即使在任期間亦只為拉攏某在野黨支持而扭盡六壬, 為國為民政策實施到幾多實在不敢期望. 但如果因為咁而投自由黨又覺心心不忿, 醜聞始終要有教訓嘛! 否則將來咪更加無法無天.
<<士多啤梨, 蘋果, 橙>>, 究竟應該點樣揀? 唔識揀, 真係仲有一個選擇 - 綠黨. (間接等於投棄權票) 既可以盡左加國選民, 同神既選民既義務, 又可以表達到你對三大政黨既失望.
投棄權票唔等於廢票, 亦係會友大會/團契開會時值得思想, 注意同反省. 點解過去英政府统冶下既港人會政治冷感? 6/4事件, 7/1事件明明話比我地聽香港人唔係咁冷漠嫁喎! 再到肉 D, 如果投票係我地既義務的話, 點解會友大會冇人出席呢? 一個重要理由係: 將棄權票等於廢票. 反正我棄權, 我唔知點揀呢個意見係唔會被接受同重視, 何必咁熱衷呀? Anyway, 多口又順口講左 D貼身, 需要正視又常被忽視既問題/訴求.
一個投棄權票唔等於廢票既成功例子係「長毛」跑入立法會. 你認為佢真係有咁多票? 定還是放棄民主/民建聯/自由三大黨既棄權票呢? (佢名義上係泛民, 實際上比共產黨更共產黨既極端解放者, 冇人諗過佢會入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