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ssion
請討論保羅在腓立比書中(1)如何(how)教導"復活"的真理,
並(2)為何(why)在此書中教導"復活"的真理.
26/1/2006 11:23:5
Billy
腓立比書有關復活的經文, 找到的如下:
1:20-24 受苦: 離世與主同在 vs 存留以造就各人
2:8-10 順服: 主耶穌的過去(十架) vs 現在(高升)
3:8-11 至寶: 律法+萬事 vs 認識主復活大能+效法祂死
3:20-21 身體: 今日(卑賤) vs 將來 (榮耀)
4:4-6 主近了, 一無掛慮.....
31/1/2006 11:58:23
夏同學
劉弟兄:我覺得你的觀察很好,表達方式也很新穎,但稍微簡略了一點。如果你能在每段經文下再補充一下,讀者會更能明白你的論點。另外,我看不出四章4-6節與復活的真理有直接關係,你能否稍加解釋呢?
2/2/2006 11:26:11
Billy
多謝你的意見. 寫完第一段之後, 加班不斷, 未有時間作補充.
這是我的思想及對經文之分析/體會
1:20-24 受苦: 離世與主同在 vs 存留以造就各人
該經文間接令我聯想到復活, 保羅用自己作例子
1. 離世與主同在, 如果主不能/不曾復活, 如何與主同在?
2. 如果主復活, 但保羅自己沒有復活, 亦不能與主同在.
Q: 除非保羅所指的復活屬精神上/意義上, 而非肉體/靈魂上.
不過經文沒有交代復活的本質, 卻帶出重要幾點:
1. 為福音緣故而死, 不但不痛苦與為難, 而且好得無比, 因可與主同在.
2. 復活令今日為主而活/受苦帶來意義, 甚至喜樂
3. 在世而未復活為了造就別人, 而非不能復活
2:8-10 順服: 主耶穌的過去(十架) vs 現在(高升)
該經文進一步用主耶穌自己作例子, 雖未用至「復活」一詞
1. 主耶穌己死, 未死而活就不能亦不會稱作復活.
2. 主耶穌被神升高, 人己死如果未復活, 升高又有何用?
不過經文仍沒有交代復活的本質.
Q:「升高」是指主名垂千古? 還是靈魂體全人復活, 再升高?
帶出有關復活重點如下:
1. 保羅用主復活&主高升去鼓勵人全心順服, 是值得同榮耀
2. 復活同榮耀同高升有關, 總之是好好
3. 復活是神能, 而耶穌是至高無上, 因為神令其死而復活, 一件神能人所不能之事
上兩段經文以受苦關係密切, 似乎復活離不開受苦.
又或者, 即使受苦只要有復活, 就無需懼怕, 反要因復活而覺得受苦是值得 -> 光榮 -> 喜樂/盼望
3:8-11 至寶: 律法+萬事 vs 認識主復活大能+效法祂死
保羅再用自己作例子.
1. 律法(猶太人至寶)比不上主基督(保羅至寶)
2. 律法's義 + 萬事 vs 認識主復活大能也有不及, 甚至是糞土
3. 認識主復活大能 -> 想效法主的受苦+死
Q: 律法指什么? 如果指聖經, 聖經是否不好? 如果指行為, 行為是否不好? 萬事又是否有如糞土
一連串問題令讀者更加聯想到再保羅理念之中主基督, 主復活大能是奇妙至非筆墨所能形容.
正如他在亞基帕面前, 保羅有直認自己為主為這復活盼望瘋狂.
帶出有關復活重點如下:
1. 認識復活的主勝過認識律法
2. 認識主的復活勝過一切
3. 認識復活的主&主的復活好自然樂意響往為主受苦甚至死.
Q: 「或可與主復活」是翻譯問題? 是保羅無把握自己可復活? 還是保羅反問讀者?
3:20-21 身體: 今日(卑賤) vs 將來 (榮耀)
上三段經文未交代復活的本質, 精神上?意義上? 肉體/靈魂?
這段有所提及:
1. 信徒是天國子民, 等主再來. 當時如果已經死之人又如何等主再來? (帖前後對此問題有交代, 該處似乎 assume信徒明白.)
2. 復活身體會改變, 是榮耀.
對比前幾節經文, 誰是沉淪誰是復活?
為肚復而活之人, 今日榮耀 -> 他日羞辱
為主等侯之主, 天國子民, 今日羞辱 -> 他日榮耀
保羅似乎用復活去針對/指出一個兩個問題:
1. 心態上為什么事奉? 為主? 為肚復?
2. 果效上他日榮辱比今日榮辱重要
4:4-6 主近了, 一無掛慮.....
比較間接提復活, 理由是主一定有復活否則不能再來.
上段經文用結局(沉淪 vs 復活)去指出事奉對象和對榮辱成果之計較/執著. 這段經文是生活/事奉/凡事心態上改變.
一無掛慮, 喜樂, 平安.....
2/2/2006 12:57:23
夏同學
劉弟兄:多謝你的詳盡補充。
復活與受苦是否有必然關係?我認為不一定。當我們為主的名受苦,甚至有生命危險時,復活就是我們的盼望。但即使我們沒有受苦,復活(永生)仍是我們的盼望,因為我們稱義是因信而非因行為,否則基督教與其他宗教有何分別?
21/2/2006 12:55:13
Billy
夏弟兄, 再次多謝你的意見.
你說得對, 人無需追求受苦, 亦不應為受苦而受苦.
這是我極之認同而又擧脚讚同.
其實我的意思是: 當中有幾段經文都無獨有隅地將復活同受苦兩個神學思想一齊表達, 當然, 亦不是因我們受苦所以有資格復活, 就算我們行為如何無懈可擊,
都不能令我們從死裡復活, 這本來是神的大能. 不過, 我想: 保羅故意將復活同受苦擺在一起是別有用心.
腓立比教會的弟兄姊妹愛主, 興旺福音, 樂捐同供應保羅, 是甘心而未必因此覺得受苦, 但眼見保羅飽受牢獄之苦, 為福音為盼望死人復活而受苦,
而教會外逼迫同反對之聲日盛.
保羅正要為此鼓勵他們:
正因為盼望死人復活, 保羅受苦, 但如果死人真能復活, 受苦甚至反受死對保羅自己來說就不足介意, 甚至更喜樂, 既然如此, 何必因為受苦而替保羅憂愁?
何不一同喜樂?
16/2/2006 12:12:15
寧同學
谢谢你的分析。
我不赞成1:23“离世与基督同在”,是和复活有关联。
原因是:一,1:12-26,上下文都没有提到复活。二,保罗在帖前4:13-17,林前15:51-52,都提到已死的信徒要等候复活,可见,与基督同在,但依然等候复活,并没有矛盾。
21/2/2006 12:36:5
Billy
上下文的確並未提及復活. 但離世與基督同在令讀者,
我相信就連腓立比教會的弟兄姊妹也會因為經文聯想到復活, 否則, 何必要說「離世與基督同在」, 不如說為主受苦至死好得無比....
至於何時復活這個問題, 正如你所說, 經文並末提及, 但這不代表即時. 在腓立比書 1:6, 10, 3:20, 4:5, 似乎與帖前林前,
你所提及的經文一樣, 復活的大日子未必是立時三刻, 但可以肯定是能與基督同在亦是好得無比!!
back to 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