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百科 My Health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最重要就是要認清食物種類,且每餐依計劃定時、定量,不可隨意增減;下列數項是基本原則──

  1. 忌油炸、油煎食物
    少吃動物性的油或皮;少吃花生、瓜子、腰果、松子、核桃等脂肪熱量含量高的食物;烹調時宜清蒸、水煮、涼拌或滷、燉、紅燒,少用炒、炸、煎等方式。

  2. 忌吃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內臟、腦、蟹黃、蝦卵、魚卵、蛋黃等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應儘量少吃。

  3. 忌喝濃湯
    由大量麵粉、奶油炒成麵糊再加水而成的濃湯,不宜食用。但清湯或去油的肉湯則可適量食用,苟芡類的食物或湯也應禁止。

  4. 忌高糖分食物
    任何加糖的食物或飲料,皆應拒絕;甚至糖分較高的水果,也應限量食用。但胰島素依賴型的糖尿病患者,則須隨時準備方糖或含糖飲料,以便出現頭暈、冒冷汗、發抖或臉色發白等低血糖症狀時,可立刻取用。

  5. 忌高澱粉食物
    甘薯、馬鈴薯、芋頭、玉米、菱角、栗子、毛豆及各種豆類皆屬高澱粉類食物,不可任意食用,吃了這類食物,飯量就必須減少。

  6. 忌吃任何點心
    蟹殼黃、燒賣、壽司、蘿蔔糕、咖哩餃、雞捲或果凍、布丁、蛋糕、酥皮類西點、罐頭水果、派、比薩、聖代等中西式點心,皆不可任意食用;若真想食用時,須先向營養師諮詢。

  7. 忌用調味料
    花生粉、XO醬、沙茶醬、芝麻醬、沙拉醬::等有熱量的調味料,應禁用。而醬油、鹽、蕃茄醬等太鹹的調味料,也應少用,以減少併發心血管、腎臟等方面的疾病。

 此外,可多吃蒟蒻、葉菜類蔬菜及較不甜的水果,以增加飽足感,並維持大便通暢。

 營養師表示,大多數糖尿病患罹病初期,都會覺得飲食大受限制,而無法認真執行飲食計劃,因此加速病情的進展,這是很可惜、很遺憾的事。建議糖尿病患在飲食上應多方學習,且多與營養師配合;若能確實執行飲食計劃,再加上適當的運動及生活保健,相信對病情控制是很有幫助的。

運動與生活護理

 糖尿病患除必須接受適當治療、按時服藥和實行飲食控制之外,適當的運動也是控制病情的方式之一。而留意平時的生活護理,則是避兔其慢性併發症惡化,最重要的一環。

運動篇

 運動對糖尿病患的病情控制,的確很有益處,醫師表示,若持續每週運動三次,且每次10至20分鐘以上,可以對身體產生以下的幫助──

  1. 加強胰島素的利用
    運動可增加人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加強身體對胰島素的利用。注射胰島素的部位若有適度運動,也可促進其血液循環,加速對胰島素的吸收、利用。

  2. 促進葡萄糖的利用
    長期運動可使體內肝醣含量較多,不易發生低血糖,也可改變血中葡萄糖濃度,使血糖降低,如此便可減少降血糖藥的劑量。

  3. 預防併發症
    運動可以增強心能,也可以預防動脈硬化、心肺腎病變等併發症提 早產生。

  4. 維持健康的體能
    運動可增強肌耐力、身體柔軟度,減少脂肪,加強骨骼硬度,維持理想體重,有助減少併發症的產生。

  5. 減輕焦慮心情
    運動有助病患穩定情緒、減少憂慮;一方面也可藉由運動擴展人際關係,提昇生活品質。

可選哪些運動頂目?

 糖尿病患在運動時,不可過於激烈,應選擇非接觸性、非攻擊性、非競賽性的運動項目,尤其是可以動到下肢大肌肉的運動,如散步、游泳、慢跑、踩腳踏車等最佳。此外,跳土風舞、打太極拳、溜冰、打網球、有氧舞蹈、爬山等,也是不錯的選擇。

 醫師表示,運動必須有計劃地持續進行,每週至少三次以上,且每次須先做暖身運動5至10分鐘,而每次運動的時間至少應在10至20分鐘以上。

運動前後須注意事項

  1. 運動之前,應先將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血糖太高或太低時,都不宜運動。

  2. 原本血糖控制極佳者,運動時可先將藥量減少20至30%,以免引起低血糖;若減量後,運動完血糖仍低於標準,則可再減量。

  3. 運動的時間應避免選在服藥後,藥物作用的高峰期,以免低血糖。

  4. 空腹太久,不可進行太長或太久的運動。

  5. 注射胰島素者,儘量不要在黃昏或夜間做激烈運動,以免睡覺後發生低血糖。

  6. 已併發眼睛病變、腎病變、下肢循環不良、末梢神經病變或運動時出現胸痛、喘不過氣等現象,不宜做運動。

  7. 運動時要有人做伴,並隨身攜帶方糖、巧克力或甜的果汁。

  8. 運動時必須穿上非常舒適、合腳的鞋、襪,以免影響腳部的血液循環。

(接第四頁Next Page)Home Since 20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