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莊市桌球委員會 |
來自 : 蕭教練 / 三分 蕭榮賢 教練 論技篇 : 撞擊與磨擦的意義
什麼是撞擊 以字面上的意思是兩個不特定物體碰撞而產生的反彈力
此一現像所具備的因素很多 撞擊與磨擦的觀念 我常聽到一些球友或教練說撞多一點比較好
也有人說磨擦多才對 看官你說咧 如對方發一短球且比網子低在此條件之下任你是世界冠軍也只能模擦多於撞擊 撞擊在球拍那一個部位 撞擊的感覺和知覺 先前我說過球拍最重的部位撞到球最重的部位最有速度
乒乓球最重的部位大家都知道 也就是球的中心點 撞擊的練習 大陸 瑞典 小朋友在練習桌球時對空擊球
對牆擊球 行進間擊球
互相對托擊球等練習時間很長且落實 1.感受到完全的撞擊 拍面朝天擊球可以感受到純正撞擊的感覺 同時因為初學者觸球拍的部位不準所以他也能感受到球接觸到球拍各部位所產生的力量不同 最後他會發現重心的問題 也就是球拍最重的部位去擊球 因學員自我發現教練會輕鬆很多 2.力量的感受 通常沒有接受訓練的學員第一次托球 他的擊球力量都不盡相同 那他想托五十下球必定有困難 最後他必定尋求一個相同的力量讓球彈起的高度一樣 這樣他才能抓到擊球的時間讓進而產生手臂擺動的慣性 3.拍面角度的控制 如果拍面不穩定那球會前後左右亂跑那學員必然自我修正拍面的角度 不然托不了幾個球就失誤了 失誤多了就能感受到拍面角度的問題 4.瞭解整隻手臂傳動的知覺 在一個動機簡單目地單純的托球動作學員們手臂的輕鬆度應該沒問題
因為擊球時沒有判斷旋轉束度 落點 位置
擊球快慢節奏
準備動作高低後引動作大小等因素干擾 5.自覺及單純的重要性 以上所談都是自己去感受自己的肢體動作
而產生球拍擊球的現象
這現象的優劣自己很容易發現
所以尼采大師講了一句亙古明言 自我發現
是學習唯一的途徑 磨擦的練習 我想大家都知道磨擦的作用
就是製造弧度提高進球率 1.甚麼是圓 大家都知道打球要制造弧度要磨擦球的表皮
但要如何入門呢
首先是圓的關念選手在擊球前的準備動作從腳到頭的弧度是圓
因為收小腹產生內圓
腰部的轉動也是由內向外轉才能產生離心力 2.練習的觀念 在我的記憶中有很多人在指導初學者
所要求的動作是標準動作也就是選手的動作如正手攻直球的準備狀態是大臂和前臂成九十度
拍面稍前侵 擊球時前臂四十五度向左肩揮動 1.手臂比較放鬆 在意念上沒有目地因為教練並沒有要求學員打進對方球桌 所以手臂較放鬆 通常人類在向上做動作比較不會用力 向前方或下方作動作時比較會用力擊球為什麼我不知道 可能天空是無限高找不到目標吧 2.重量的感受 通常教練指導初學者練習正手攻直球的準備動作形狀是大臂和前臂程九十度來練習 3.比較容易感受到磨擦和弧度 因為手臂上下擺動不會撞到球較重的部位所以球會留在球拍的時間會久一點 此種現像稱為磨擦 4.手指的作用要正確 球拍想要轉的很圓且要有力量手指的運用必須很正確 在此我很誠懇的要大家拿起球拍不要擊球 自己揮空拍揣摹一下用 大臂 前臂 手腕 手指來控制球拍的區別性就會明白我的用意 結語 我常對學生講一句話 撞擊代表速度
磨擦代表近球率兩者相輔相乘是生命共同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