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奔標竿–溫習全攻略 2

回上頁     一至十課       十一課至二十課 


直奔標竿溫習全攻略

11

發展策略
A 知道你要釣甚麼
釣魚沒有「一釣通吃」的事,必須先知道你要釣什麼魚
B 到魚願咬餌的地方去
C 學像魚一樣思考
信徒作得越久,思考方式就越不像非信徒。
D 順著他們的性向來抓魚
E 使用多個魚釣
F 接觸社區需要付代價
G 釣魚是一件嚴肅的事

招聚群眾

12

耶穌如何吸引群眾  
A 耶穌以愛來吸引群眾
教會增長最受忽略的重點是﹕我們必須以耶穌的方式來受非信徒。
愛就如一塊強烈的磁鐵吸引人來。缺乏愛就把人驅走。
早在牧師開始講道前,訪客已經決定他們是否會再回來。
這個世界有許多孤單的人,他們渴求出於愛的接觸所帶來的肯定。
牧師要作的最重要決定之一就是,到底要給人好印象,還是要影響人。
除非他們已經成為信徒,否則我們不能期待非信徒的行為如同信徒一般。
若是對非信徒缺乏愛,任何方法、活動、技巧都無法彌補缺失。
B 耶穌以滿足人們的需要來吸引群眾
耶穌常常以滿足需要在一個人的生命當中作福音搶灘。
如果能找到開啟一個人心門的鑰匙,每個人都能被基督所嬴得。
一個教會的增長,不會大過於它能滿足人需要的限度。
生命被改變,是教會最好、最偉大的廣告。
C 耶穌以實際又有趣的教導吸引群眾
我們不需要刻意將聖經與生活連結,因為它們本來就連結但是我們卻要讓人看到聖經與生活的關聯性。
好消息提供給失喪者他們迫切尋求的東西。
大多數的非信徒不是在尋求真理,而是在尋求解脫。
人們需要少一點「應該」,多一點「如何」的信息。
最深刻的講道,是那種能使人的生命天天改變的講道。
當神的話被以一種無趣的方式教導時,人們不會只認為牧師很無聊,他們會認為神很無聊
當年耶穌以簡單的方式教導深奧的真理,而今天我們卻以深奧的方式教導簡單的真理。
D 對群眾的事工具爭議性
對於信徒,耶穌說﹕「去但是對於失喪的世人,耶穌說﹕「來

13

敬拜能成為見證
你對形式覺得自在與否,受你文化背景的影響,比神學理念多得多。
在真實的敬拜中,你能感受神的同在與赦免,神的目的顯明其中,神的能力彰顯出來。
讓未加入教會者在聚會中感到自在,並不意味著你要改變神學立埸,只是要改變聚會的環境。
對慕道者敏銳並不會限制信息說什麼,卻會影響你怎樣說。
針對慕道者的聚會只是要彌補個人談道,而非取代個人談道。
真正吸引大量未加入教會者來教會的是被改變的生命。

14

設計一個敏銳於慕道者需要的聚會  
要使教會的人數增長很簡單﹕只要讓更多的人來造訪教會便是了
群眾不等於教會,但是要增長為一個大教會,第一先要能吸引群眾。
A 心懷目標來計畫聚會
B 盡可能讓人容易參加
C 改進禮拜的節奏與流程
一個普通的聚會與一個出色的聚會,其間的差別在於其流程。
D 讓訪客覺得自在
許多教會歡迎訪客的方式,正好讓訪客一次就經驗到三件他們最害怕的事。
(害怕﹕參加不認識的聚會,在眾人面前說話,在眾人面前被問及私事。)
E 使環境明亮快活
建築物的形狀會影響你聚會的型態。
F 營造吸引人的氣氛
G 印一份簡單的聚會節目程序單
H 減少教會內部的報告事項
I 持續不斷地評估改進
J 記得你在服事誰

15

選擇音樂  
A 選擇音樂格調
音樂的格調要能配合神所要你接觸的人
沒有所謂的「基督教音樂」,只有基督教歌詞。
B 唱一首新歌
C 選擇音樂風格的規則
音樂決定聚會的氣氛。
每一次真正的復興都伴隨著新歌。
D 以電子合成樂隊代替風琴
在慕道者聚會裡,完全沒有會眾唱詩歌是錯誤的。

16

向未加入教會者傳講信息  
A 你的型態要配合聽眾
逐節()的釋經講道和以經解經(主題)的釋經講道,二者都是教會健康增長的必要方法。
B 幫助非信徒能輕鬆自如地讀聖經
C 提供一份附有經文的大綱
D 設計能吸引未加入教會者的講題
E 系列的傳講
F 講道風格要一貫
G 謹慎選擇外來講員
H 傳講委身
很多牧師去釣魚卻不收線也沒有收網。
I 講道最首要的

建立教會  
17 將出席者改變成教會會員
A 建立一套同化新會員的計畫
B 宣傳會藉的價值
C 建立一套會藉必修課程
D 設計一份會員誓約
E 讓會員覺得自己獨特
F 製造機會建立關係
G 鼓勵每個會友加入一個小組
教會一定要同時向更大與更小增長
H 維持暢通的溝通管道
I 我們結合在一起

18 

培養成熟的教會會友  
我們委身於甚麼,我們就成為甚麼。
人格是從我們養成的習慣所建立的。
如果提供一個成長的軌道,信徒便能快些成長。
衡量靈命成熟與否,靠活出來的行為多過於信仰。
學習的五個層次 (成熟的標準)
1

知識

2 透視
3 確信
4 技巧
5 品格
基督徒需要靠關係來成長。我們無法與人疏離而成長,我們是在團契的環境中成長。
靈命成長的發生,是藉由參與教會的五個目標。
設計策略

問題不在於人要不要委身,而在於他們要委身於誰。

如果在委身的背後有重大的目標,人們不會怨恨被要求。
談到品格就不能不談到習慣。
透視是回答生命裡「為甚麼」的問題。
知道要做甚麼 (知識),為甚麼要做 (透視),以及如何做 (技巧),卻沒有一份確信激你切實去實行,這些便全無價值。
成長若沒有一份確信,人們很容易灰心放棄。
技巧是靈命成長中「如何」的步驟。
品格絕不可能出自課室,而是由生活的環境所建立的。

19

培養教會會友成為事奉者  
A 教導人人事奉的聖經基礎
柱子之一﹕每位信徒都是牧者
柱子之二﹕每項事工都重要
柱子之三﹕我們彼此相依
柱子之四﹕事工是我特色的表達
神如何塑造你來服事﹕
1 S piritual gifts  屬靈恩賜
2 H eart  
3 A bilities  能力
4 P ersonality  個性
5 E xperiences  經驗
B 精簡組織結構
每個教會至終都得決定要控制型的結構,抑或是增長型的結構。
精簡結構以擴大事工,縮減維護。
C 建立一套事工安置程序
D 提供在職訓練
E 若沒有牧者,絕對不要開始新事工
F 建立最起碼的標準與規則
規則之一﹕不要期望教會同工替你經營事工
規則之二﹕事工必須與你教會的信仰、價值觀、牧會哲學相稱
規則之三﹕不可以自行募款
G 寬厚地容許人離開或改變事工
H 信任人﹕委以責任亦授予權力
整個結構制度容許發揮多少,人們的創造力就有多少。
I 提供必要的支持
J 定期更新異象
尼希米原理﹕異象必須每二十六天更新一次。
20 神對你教會的心意  
不要掛心你的教會增長與否,只要專注於完成教會的目標。
A 成為一個目標導向的人
太多基督徒利用教會,但是卻不愛教會。
B 衡量成功
成功的事工是靠著聖靈的大能,建立教會在神的目標上,並期待從神而來的結果

   

<石仔屋>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