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SUE寫美食 SUE記旅遊 SUE玩舊金山 SUE慕花草 SUE言SUE語留言版 寫信給我 好站推薦 |
||
觀光重點介紹:雅典篇 衛城 ACROPOLIS 一提起希臘,沒有人不想到巴特農神殿的,它不但是古文明遺跡,也是希臘歷史、建築、哲學思想的縮影,它所代表的理性美和數學精算,至今都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巴特農神殿只是廣大的遺跡區衛城(Acropolis)的一部份而已,整個衛城建於西元前5世紀,位於波拉卡舊市街西南面的山丘上,俯瞰整個雅典市區,夏季造訪時非常嚴熱,注意做好防曬措施,並帶足飲用水。 雅典娜.尼基神廟 (Temple of Athena Nike) 從收票處拾階而上首先經過的是雅典娜.尼基神廟(Temple of Athena Nike),又名無翼勝利女神廟,建於西元前421年,前後有著四根愛奧尼亞式列柱,內有一尊沒有翅膀的雅典娜神像。據說在爭戰中力求勝利的雅典人,故意將勝利女神翅膀切下,以常留住勝利的榮光。 雅典娜.尼基神廟還與一則神話故事有關。西塞斯王子(Theseus)和父親Aegeus國王約定,在成功殺死克里特島上的牛頭人身怪物米諾塔(Minotaur)後,回程時會將船上的帆換成白色,以示勝利,但王子忘了這項約定,在凱旋歸來時Aegeus國王看到掛著黑帆的船進港,以為王子任務未成,因而傷心地在此自殺。 山門(Propylaia) 山門(Propylaia)才是衛城的真正的入口,多利安式及奧愛尼亞式列柱巧妙地穿插並列,氣勢雄偉。 依瑞克提翁神殿(Erechtheion) 山門後的依瑞克提翁神殿(Erechtheion),建於西元前395年,內部有一雅典娜的木雕像,在這座神殿南側廊台的六尊女像柱(Caryatids),是屬於愛奧尼亞式的變形;現在所看到的優美女像列柱結構完美,不至讓視覺上產生不自然的現像,不過這些並非真品,由於空氣污染,而由複製品取代。要看真品得到衛城博物館及倫敦的大英博物館。 巴特農神殿(The Parthenon) 在依瑞克提翁神廟前方的建築正是巴特農神廟,長70公尺、寬31公尺,被48根多利安式列柱所環繞,每根柱子高10公尺 ,直徑2公尺,為西元前440年所建;本來神廟裡有一尊象牙和薄金打造成的大雅典娜巨像,但後來在被運到君士坦丁堡(今之土耳其伊斯坦堡)後即下落不明。西元1687年時,由於神廟內的軍火庫爆炸,使得部分神廟受損。所幸經由修護之後,再利用雅典近郊山頭的石頭,勉強恢復了原本的風貌。 巴特農神殿是希臘人追求理性美是極致表現,例如柱身看來等寬,其實是中間略粗,以矯正人類視覺的錯覺,又如柱子看來都是垂直的,其實不然,越外圍的柱子越往中間傾斜等,而且處處都是數學上黃金分割比例造成的建築結果,是多利安式建築中的最高傑作。 衛城博物館 衛城博物館內收藏了衛城周遭發掘出的文物,各個神殿的雕刻裝飾、生活用品等,每件都很珍貴,「扛小牛的男人」、「脫拖鞋的雅典娜」及四根存於氮氣箱內的依瑞克提翁神殿女像列柱。 露天劇場 位於衛城入口南側的阿迪庫斯音樂廳(Odeon of Herodes Atticus)建於羅馬時代,是可容納6000多人的戶外劇場,現在夏季仍有表演在此舉行。 三層式的建築結構,半圓型的劇場直徑38公尺,在任何一點都能聽清楚舞台上演員的台詞及音樂席的表演。 戴奧尼索斯劇場 衛城及戴奧尼索斯劇場有不同的兩個入口,也分開收費。衛城的入口在西側的山門 ,從波拉卡沿著山丘而上即可到達。 影響西洋文學深遠的希臘悲劇出現於西元前536年,但當時並沒有專門的劇場表演,直到西元前6世紀才在衛城山丘南方建了戴奧尼索斯劇場(Theater of Dionysus),希臘悲喜劇作家才有了專屬的表演場所,西元320年時為因應日漸蓬勃的舞台表演,又改建為石砌建築,也就是今日的模樣。 (摘自MOOK雜誌,ANYWAY旅遊網站,DK導覽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