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古龍
  過兒的討論區 (第一頁)
  笑談金庸
  感覺古龍
  討論精華
四 愛與情--不是愛情
  不是談愛情。

  愛,總是被人理解為愛情,雖然人們都知道,愛不僅僅是愛情,還有
父母之愛,兄弟之愛,朋友之愛,還有許許多多不是愛情的愛,但是還是
願意將愛認作只是愛情。因為愛情具備了最吸引人的三個神奇的力量︰一
是愛情的雙方多是同齡人;二是愛情的雙方多是年輕人;三是愛情的雙方
多是異性。(當然,不排除老少戀、黃昏戀、同性戀、自戀、俄狄蒲思情
節等等,所以,我說的是「多」---絕大多數。)

  具有這三個條件的,正是最最浪漫,最最能做美夢,最最憧憬著完美
幻境的好時光。所以,也最能吸引同樣具有這樣三個條件的讀者。所以,
輕易地就會引起共鳴和多愁善感來。所以,描寫這樣的愛情故事,編織這
樣的愛情天堂的小說多如牛毛。而現代的小兒女們,也被感動的一蹋糊塗,
將自己的感情輕輕地放在編織好的彩色的夢中,自己也開始為自己編織一
個夢。

  現代不是缺少浪漫,而是太多的浪漫,太多的純情,不過是在書中在
夢中在腦海中,那是如此的美麗,也如此的脆弱,使得現代的人也如此的
脆弱。脆弱的只有愛情,淡漠了親情,忘記了友情,遠古那種讓人熱血沸
騰的「道」和「義」更已如古董般被深埋在人們心靈的深處。

  想起了那許許多多的名歌,唱得人心都軟軟的綿綿的,突然發現,人
世間越來越缺少一種東西,那是什麼呢?
  那就是情,是廣義的愛,是親情,是友情,是「義」,是俠情。

  從古龍的書裡,我一下子又拾起好像丟失了很久的豪情,又看到了讓
我全身如一團火般燃燒的友情。

  從現在開始,不談愛情。

  古龍小說中給我們最深刻的印象的,無疑是人性的揭示和友情的描寫,
從讀者的感覺來看,對人性的揭示使我們在讀了書之後,心裡總有一種異
常的滋味,或是沉甸甸的,或是豁然開朗,或是充滿了希望,或是為人性
而沮喪不已,這時候,讀者已經放開了書,但是還是不能走出書中,這就
是古龍的高明之處---真實地揭露人的本性。人並不是完美的,從行為
上看他(她)有正常行為和反常行為,歸根到底都是心理和內心的影響,
若是從強化和深化這種人性的衝突方面來說,古龍絕非任何武俠作家所能
比擬的。(這將是我的另一個話題)

  而最能激動我們,讓我們心裡燃起熊熊熱火的,是友情。
  是朋友間那種最真摯、最深邃的友情。
  這種友情,已經跨越了時間,空間,超越了敵我,恩仇,也越過了性
別,和愛情。

  所以上官金虹和李尋歡是最大的死敵,卻也是最了解李尋歡的人,所
以胡鐵花雖然總是罵道︰「這老臭蟲,為什麼天下的好事都會到他的頭上
呢?」卻又甘心為楚留香做一切事情,所以有西門吹雪和陸小鳳,有郭大
路和燕七和王動,有謝曉峰和燕十三,還有最具有陽剛之氣的鐵中棠。奇
怪的是,在古龍的小說中,深仇死敵間的這種「友情」也非常深刻,也許
因為古龍寫的都是最出色的人,所以,高處不勝寒,所以也都是孤獨的人,
只有他們的對手,才是與他們處在相同高度的人,能了解他們,值得他們
了解,值得他們尊敬。所以古龍說︰「最了解你的人往往是你最大的敵人
。」記得第一次讀到這句話時我心中的感觸竟是那麼的強烈,這句話無疑
是古龍嘗遍人生滋味後說出的真諦,我深深地感服於古龍的深刻,那決不
是簡簡單單一句話所能表達的,所以,當後來有一次,幾個朋友談論的時
候,一個交情並不算差的朋友用一種輕視的口吻說︰「古龍算什麼,最多
不過是說幾句看似好像很有哲理的話,諸如『你最好的朋友是你最可怕的
敵人』,『最了解你的人是你最大的敵人』,『如果你試圖想了解一個女
人,那麼你就大錯特錯了』等等等等的話,這樣的套話誰不會說?」我竟
然從胸中油然而生一股怒氣,用從未在朋友面前露出過的憤怒的神情大聲
說道︰「你懂得什麼?你給我說兩句這樣的話來看看?你不過是想顯示你
自己有見地罷了,其實你根本不懂古龍。」朋友們都用驚訝的目光看著我,
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會一下子發那麼大的火,後來,我想,也許是因為
我正如古龍般將朋友看得特別重,所以常常覺得古龍的話是那麼的深刻,
所以,也決不容我的朋友們輕視古龍。我常自覺得古龍不但是我所喜愛的
一個作家,更是一個我的朋友,一個已經無法見面,但是卻相知的朋友。
想起鄒陽在《獄中上梁孝王書》中寫道︰「是故有白頭如新,傾蓋如故。」
說的是「有的人一輩子相交,只到頭髮都白了,卻還是像陌生的人剛剛認
識一樣,根本不了解對方。而有的人只是在路上休息時偶然的相遇,一塊
兒坐在路邊臨時搭起遮陽的傘下談了幾句,就像是三生的知交。」這是一
種何等的感覺啊,是我心中最嚮往的,讀古龍的書,每每給我這樣的感覺,
不知道是人在書中,還是心在書中,是在讀書,還是在用心去感覺書。

  古龍在給我們塑造一個朋友的模式,至少,是他自己心中的朋友的模
式,那已經超越了朋友的界限,而是一種更深更高的境界。那是一種完全
的心靈的默契,是真正的理解,真正的「心心相應」。古龍在用自己的全
部身心,在讚頌這種友情,在激揚這種友情,在讓我們為這種友情而傾心,
甚至,為這種真正的友情而不惜放棄所有的世俗的東西,金錢,地位,生
命、甚至愛情。

  我的心裡不由問自己︰「古龍自己是不是就是因為這樣的友情,所以
才失去了愛情?」
    生命誠可貴
    愛情價更高
    若為朋友故
    二者皆可拋
  在古龍心中,朋友是遠高於愛人的,為了朋友可以隨時將愛情和愛人
「暫時」放在一邊,這,決不會是任何一個女子所能忍受的。友情是博大
的,而愛情是自私的。

  這世界上很多的得失,其實都是由你自己的內心決定的。

  這種重友輕妻,仍然是最最古典的中國風格,若是在西方,雖然並沒
有多少人能有溫莎公爵一樣萬里江山換美人那樣的大手筆,也沒有多少人
能如唐•吉訶德那樣為了一個心目中虛幻的偶像去征戰,但是為了自己心
中的女神和自己的愛情而決鬥,那是一種榮耀和值得驕傲自豪的事情,也
是每一個真正的勇士和男子毫不猶豫就會拔劍而出的。崇尚西方風格並且
將西方風格大量注入到自己小說中的古龍,到底從骨子裡還是個中國人,
而且,是一個古典的中國人,一如他在西方風格的渲染下的那幅古代俠客
們的山水世界,劍,是中國的,情,也是中國的。

  在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的《水滸傳》中,最典型地體現出了這種風
格,那部書中,一個義氣雲天天下公認的好漢,根本不近女色,並殺了因
之而與他同床異夢的背叛的妻子,這是天下英雄所敬佩的行為。那是一種
極端,極端到完全排斥女性,完全排斥愛情,(所以,在那書中最出色的
英雄林沖就更覺可愛)這和我們現代的觀念已經是相當的不同了,因為在
現代社會裡,不但女性的人權和社會地位越來越高。而且最具傳統美德的
那種朋友和道義也越來越少,再加上被現代社會所編織的純情愛情故事所
沉醉的男男女女們,早已經是男的愈少剛氣女的愈缺柔情。在現代,還能
指望那種古遊俠的「道」和「義」嗎?不被「朋友」背後敲一磚頭就是天
大之幸了。

  突然發現,原來是越來越趨於西方了,人們的言行,人們的內心,人
們的情感世界,可惜只是西方的表象,當人們越來越談論和模仿那個曾經
是日不落的帝國所流傳的古典西方的Gentleman(紳士)風度和以傳統的
浪漫而而豐靡世界的法國式的浪漫的時候,只學到了一層面具,而那種真
正的「精神」呢?永遠是東方人學不到的,所以英國人以英國人的驕傲說
道︰「只有英國才會有真正的紳士。」而法國人則用慣有的神情說︰「只
有法國才有真正的浪漫。」中國人呢?腦中油然而浮現出一個成語---
邯鄲學步。結果是,將自己最最傳統的也遺失了。

  也許在一百年前我們還可以說︰「只有中國才會有真正的俠客。」現
在,我只能苦笑著說...說什麼呀?談那種為朋友兩肋插刀的義氣麼?
還是談卿卿我我的現代愛情故事?

  所以,我越發懷念那種古典的東西。
  那種古典的高冠博帶,那穿著水袖長裙俜俜婷婷走過的佳人,那種白
衣如雪的意境,那種高山流水的相知,那種宛在水中央的朦朧,那種吳鉤
白馬的風情,那種千里不留痕的英風,那種一諾輕天下的豪情。
  愛情,是古典的,友情,也是古典的。
  真的很嚮往。

  古龍不是一個現代的人,他不屬於這個世界,不屬於這個時代。或許
是因為他的浮沉的身世,或者是因為他坎坷的人生,或者是因為他本就有
一顆如萍的心。

  古龍想重新塑造那種讓人揮灑熱血的友情,他在用洋溢著激情的筆揮
灑著自己的心思,人要首先感動自己,然後,才能感動別人,古龍被自己
所創造的每一個出色的人物所感動,酣暢地揮動著筆,淋灕地奔馳著心。
用他所描述的友情感染每一個人,至少,他是希望喜歡他的人都如他般有
那種豪氣和豪放真摯的友情,即使不能從行為上還原古風,至少能從心靈
上有。

  寫著寫著,忽然腦中浮出阿倫那首老歌來︰
  「繁星流動 和你同路
   從不相識 開始心接近
   默默以真摯待人
   人生如夢 朋友如霧
   難得知心 幾經風暴
   為著我不退半步 正是你
   遙遙晚空 點點星光 息息相關
   你我哪怕荊棘鋪滿路
   替我解開心中的孤單
   是誰明白我
   情同兩手 一起開心 一起悲傷
   彼此分擔總不分我或你
   你為了我我為了你
   共赴患難絕望裡
   緊握你手朋友」
同樣的感動,同樣的喜愛,就將這作為這一篇結束吧。

(第四篇完)

回到目錄•續看五 生命的歌

楊過的傷心小站 | 笑談金庸 | 精華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