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與繁體(3)
REPOST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4-07-99 2:40 PM ET (US)
簡體與繁體(2)
xph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4-08-99 12:42 AM ET (US)
虱目魚這始作佣者又來了~

小站以繁體字為主,簡體字只有蒼狼與無忌及天亮
在孤軍奮鬥可不可以請蒼狼介紹一些簡體字的網
站?

另外,請問看GB字體該用什麼軟體?

剛才和我外公通話,他是學簡體字長大的。轉述他
對我的答覆:『國民黨遷臺前就有簡體字,所以簡
體字並不是中共初創的。當時印刷出版物都是用繁
體字,而書寫時是用簡體字。』再問他對簡繁兩體
哪一種好:『當然是簡體字!現在都什麼時代,看
繁體字不煩死了?』當然,最後一句是說笑的。

『..關于簡化漢字,1956年公佈了一個方案,叫“漢字簡化方案",有515個簡化字,還有5
4個簡化偏旁。後來在1964年,把它類推,
不是增加簡化字,而是同樣的偏旁或部件推廣到其
他漢字上面去。這一推廣,就變成了兩千多個字。
書寫現代漢語,大概用七千個漢字。七千個字當中
簡化了兩千多個字,大概可以說三分之一簡化了,
三分之二沒有簡化。..

今天中國大陸仍舊推行1956年的簡化方案,就
是515個漢字,類推以後一共有二千多字。中國
大陸所有的教科書和報紙都是這么用的。』

節錄於
"戰後中國語文的新發展"
周有光
《語文與信息》雙月刊  第 3 期 
1996 年 2 月

cw_apple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4-08-99 1:16 AM ET (US)
回蒼狼前輩﹕

一國兩制的具體內容是﹕雖然香港回歸中共﹐但仍
沿用香港固有的司法、行政、教育等制度。但很明
顯中國並無忠實地兌現這些承諾﹐正以種種籍口干
涉香港的政策﹐由改用簡體字、強制母語教學、改
教科書內容等事例中可見一班。

再說﹐中國造字的六書﹕會意、象形、假借、形聲
、轉注、指事不能稱為曲高和寡的藝術﹐那是香港
小六的科程之一。我認為六書是中國文字及文化的
其中一個基礎﹐而簡體字正是對中國文字的一種破
壞。

無可否認﹐在記事方面﹐間體確實比繁體快。但文
字不單是記錄的方式﹐它也代表了文化。如果強辯
說簡體容易學習﹐間接幫助掃盲﹐那麼不如廢除中
文﹐改用英文日文更好。筆劃的多寡並不代表學習
的難易。我從小學習繁體﹐覺得繁易簡難﹐但從小
接觸簡體的大陸人會認為簡體較容易。那根本就是
習慣的問題。學習簡體根本就不能領略到中國文字
的精髓﹐為“掃盲”而發明的簡體字本身就在降低
中國文化水平。

Lazy Snake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4-08-99 5:47 AM ET (US)
cw_apple,

I love what you said!

Silly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4-08-99 5:57 AM ET (US)
香港學生有被迫學習簡體字嗎?
好像沒有。

就算有,也不及回歸表演,老師教幼稚園生向董特
首唸:「聽董爺爺的話,做特區的好娃娃」那樣叫
人噁心吧。

(對不起,離題了。)

Silly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4-08-99 6:08 AM ET (US)
還是談繁簡體字。傻姑不反對簡體字,但是自己從
來不用。是習慣使然吧。

學習簡體字若能幫助溝通,促進學習,誠然不壞。
但是最好上了某個班級,有了一定文化水平之後,
能夠學習繁體字,好認識中文之美。

Lazy Snake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4-08-99 6:11 AM ET (US)
Should be the other way around.
CC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4-08-99 9:17 AM ET (US)
先簡後繁﹖先繁後簡﹖高連以為沒關係。
在教育普及的社會裡簡體字便利習寫(註一)的
用處其實不彰顯﹐但一些太難太煩的字如彎變
龜體等不妨讓小朋友先用簡體學習和書寫。

另外﹐應多加介紹中國文字的演化﹐尤其象形
和會意的部分﹐這是中華文化絕妙之處。(註二)
從音標化的簡體字較難體會這種文化傳承。


註一﹕蒼狼說簡體字便利讀寫﹕不同意利讀﹐
想不出筆畫少如何方便閱讀﹐反而覺得筆畫越
少越模糊。高連以為己已巳、戌戍戊、胃冑胄、
汎汛、束朿、剌刺等字形結構相似的字才是閱
讀的最大障礙。(字典難查是另一大阻力。)

註二﹕日本漢學家加藤先生說中國字有八九成
是「會意」字﹐安之介先生在 Cracking the
Chinese Puzzles 中的論述七千多個常用字中
的「會意」﹐高連雖只看過其第一冊﹐而且裡
面略有附會之處﹐但整體上充分證明「中文是
會意文字」無疑。



繼續說簡體字造字的方向問題﹕
1 過的咼變成寸﹐禍渦媧窩鍋等卻不變﹐喎字
甚至給廢了﹔
2 衛變成[(卻-谷)/一](草書體)﹐韋圍違偉幃
等卻不變﹐衛字的出現頻率高嗎﹖又不是啊﹔
3 蘭變成[羊-|]﹐闌瀾斕字只改外面的門﹐欄
爛攔等卻又跟蘭字改。不明白﹐邏輯性的改法
應是闌成[羊-|]﹐而蘭則是草頭蓋[羊-|]吧﹔
4 燈是[火丁]、鄧是[又邑]﹐但登澄橙不變﹔
5 運用云﹐軍揮渾暈等只「車變」﹔
6 選用先﹐撰譔饌不變﹔
7 團用才﹐傳轉磚則「專變」﹔
有說 4-7 是常用俗字﹐但要清楚那是甚麼地方
的常用俗字﹐起碼廣府話裡燈登、運云、選先、
團才都不同音。
就「彈」到這裡﹐有機會再「彈」。
Silly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4-08-99 8:01 PM ET (US)
蛇兄:

傻姑的話不清楚。上面「先簡後繁」是對通行簡體
字的地區而言(請恕傻姑不才,不知除了中國大陸
,還有哪處?請識者指點)。

個人粗淺經驗以為,若已先學了繁體,遇上簡體字
時,應該大致可以辯識了。但是如果一開始是學習
簡體字,日後遇上繁體字,卻可能一時覺得難懂。
(不知有沒有說錯?)

根據蒼狼兄及無忌兄所言,簡體字可幫助提高人民
知識水平,那麼,傻姑的想法是(這只是個人的理
想),當學習能力提高到某一程度之後,應足以學
習比較複雜的繁體字,欣賞中國文字的本質了。

Silly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4-08-99 8:03 PM ET (US)
對不起,辯識→辨識
wolf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4-08-99 8:43 PM ET (US)
這兩天忙著寫方案,沒有時間辯論.

傻姑,蒼狼從小就學的是簡体.
可是呢,從小學三年級就開始讀讀繁体書.
當時我讀繁体也沒有感到太吃力.
這個說明什么呢?

致剛來就給我下馬威的金星超人.^-^
中國文化不是只是文字美感的那么膚淺.
而且就象我對文字的對錯不甚在意一樣.
我對簡体繁体的區別也沒有什么感覺.
文化應該是思想領域一些更深層次的東西.

隨便說一些,有時間再來和大家辯論.


cw_apple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4-08-99 10:28 PM ET (US)
香港學生並無被逼改用簡體﹐但已經有這樣的趨勢

懶蛇﹐我絕對同意你的說法﹐應該先學繁體打好基
礎﹐再習簡體提高寫的速度。如果一開始學簡體﹐
對寫讀繁體會很難適應。

一些太難太煩的字如彎變龜體等不妨讓小朋友先用
簡體學習和書寫。

通常學習語言開始時不會學太難的字。

高連說得好﹗簡體字大都結構相近﹐頗為難於辨認
容易出現錯別字。閱讀手寫簡體容易混肴﹐讀印刷
簡體時要花很多精神辨清字形﹐得確麻煩。如果簡
體只是為了提高寫字速度﹐印刷品大可沿用繁體字

傻姑說的亦有道理。如果開始學中文時先學了簡體
及後也應該學繁體字﹐瞭解及延續中國的文化。

中國文化不是只是文字美感的那
么膚淺.文化應該是思想領域一些更深層次的東西.

中國文化當然不只是文字美感那麼簡單﹐文化包含
了個別民族的思想、習俗、價值觀、藝術、建築等
等。但無可否認﹐書法是中國藝術中相當重要的一
部份﹐和中國文字的形成以及變化有著根深蒂固的
關係。 (古今中外﹐書法在文化藝術佔著重要的地
位)如果可以隨便摒棄文字的美感﹐書法豈不變得
毫無意義﹐而王羲之等書法家豈不是無聊透頂﹖

CC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4-08-99 10:35 PM ET (US)
通行簡體字的地區
不知除了中國大陸,還有哪處?

星加坡。

中國文化不是只是文字美感的那么膚淺.
文化應該是思想領域一些更深層次的東西.

對美的認知、批判為甚麼不是文化的一部分﹖
最多只能說不是文化精深的部分。
但究竟不是單用一個「膚淺」的形容詞就可以
廢棄、抹煞的。
文字學、聲韻學以前稱為「小學」﹐就是這個
意思。也許有人可以不入小學、大學而直進研
究院﹐但總不應輕視小學的學習。

wolf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4-08-99 10:54 PM ET (US)
高連和其他戰友們.
蒼狼聲明舉白旗.
就象在以前討論時所說的,有時蒼狼對自己并不
在意的或者認為不是很重要的東西會采取一种
漠視的態度.
而對于到底是簡体好或者是繁体好,其實并不在意.
當初之所以參与討論的原因在前面也聲明了.
而且早就說了,和誰辯論也不喜歡和高連辯論.
而且新來的這位超人雖然年級輕輕,筆力也
強的很.怕怕.
所以,投降!^-^
wolf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4-08-99 11:04 PM ET (US)
虱目魚,對不起.蒼狼對网上的网站并不太熟悉.
因為一直做者internet/intranet的工程.
反而對网上沖浪并無興致.
收集的東西都是朋友收集的,我不勞而獲.
所以,自從工作,迄今為止,對于网上网站的了解
都是和技術相關的站點.和人文相關的站點除了小站
和茶館外,別的网站多是一次性訪問.沒有什么印象.
上网多是散心,交流的意思.對于從网上查東西
興致缺缺.
所以就很對不起了.
我想找東西,大多都是用yahoo這類搜索器的.
不用記太多的站點和連接.
所以,很抱歉了.
其實我想小豬和昔人似乎對网上的資源知道的
多一些.你可以問一下他們的好.
CC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4-08-99 11:08 PM ET (US)
通行簡體字的地區
不知除了中國大陸,還有哪處?

除了星加坡﹐還有聯合國。

傻姑,蒼狼從小就學的是簡体.
可是呢,從小學三年級就開始讀讀繁体書.
當時我讀繁体也沒有感到太吃力.
這個說明什么呢?

這說明蒼狼聰明﹐適應力強。
記得一些國內出版排繁體字的書﹐上面有一些
「假繁體字」(要較真的話﹐可以翻翻找找)﹐
當然在理解上不會有問題﹐但其實等如印錯了
字﹐總是不太好。


高連說得好﹗簡體字大都結構相近﹐頗為難於辨認
容易出現錯別字。

這樣說對簡體字不太公平。簡體字並不算「大
都結構相近」﹐亦只有少數簡化偏旁在手書時
較易錯認﹐印刷文字(尤其是筆畫有粗細的宋
體字)尚算醒目。


一些簡體字造得差勁的好處﹕
日後學習繁體字時更易體會會意繁體字的精妙。
沒有劣品﹐美善難以彰顯。 8p

Xiren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4-08-99 11:24 PM ET (US)
我也來湊熱鬧了。狼兄,不要不玩了啊! ^_^

面對這樣的題目,要排除主觀意識是很困難的。
支持繁體或簡體,都有先入為主的成份。只因我們
在「理性」討論,不能冠冕堂皇地說出「老子/老娘
就是看不順眼 X 體字!」的話罷了。^_^

對於「簡化漢字」這件事,我是支持的。文字由繁
入簡本是歷史潮流。能有簡便的書寫方式,對分秒
必爭的現代人而言,是一項福音。在小學中學時代
,老師規定只能寫正楷,不能寫簡字,我對此十分
反感,因為省去筆劃,的確能省時省事不少。

然而,接觸了大陸的簡體字後,卻令我不得不搖頭
。這其中當然牽涉適應的問題,但另一原因正如
高連所說--省得莫名其妙。今天,如果大家都不
認識繁體字,一開始就學簡體字,相信絕不會有這
樣的質疑。畢竟文字是拿來用的,其他如美感、文
化傳承等,對於大眾,都是吃飽了飯有閒才想得到
的事。但也正因我們認識繁體,知道中華文字演進
的脈絡,對於那些「莫名其妙」的字,會覺得無法
忍受,這絕對是「先入為主」!

文化當然不只是文字美感那麼膚淺,但無可否認地
,文字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中華的方塊字更是我們
引以為傲的文化遺產。它顯示了我們文化的深度和
悠久,使我們有別於使用拼音字母的其他民族。

文化的逐步演進,會淘汰不合時宜的東西,但我們
總希望是去蕪存菁,而不是把好的部分也淘汰掉。
因此我是贊成「識繁寫簡」的。然而,我更希望,
目前的簡體字再做一次修正,把那些莫名其妙的字
改掉,如此便可兼顧文化的傳承及便利。

為了能與更多中國人溝通,我願意學習目前的簡體
字。但若要我放棄繁體字,我是絕不願意的。更不
願見到文字成為政治的工具--統一的象徵。

CC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4-08-99 11:26 PM ET (US)
而且早就說了,和誰辯論也不喜歡和高連辯論.
蒼狼﹐未聽你這麼說過。
另外﹐這麼一句話可能有幾種意思﹕
一、不屑與高連辯論﹔
二、跟高連辯論悶壞人﹔
三、其他。
請問是哪一種﹖


一些簡體字造得差勁的好處﹕
若每個簡體字都造得好﹐那麼就會一直簡化下
去﹐構成學習困難。

wolf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4-08-99 11:47 PM ET (US)
4 燈是[火丁]、鄧是[又邑]﹐但登澄橙不變﹔

台上舉火謂之燈.象形加會意.
而鄧呢,是因為姓往往已經失去了它造字時的本意.
或者本來就是硬造的.所以就應該.
而且可以看到的是,簡化的基本都是常用字.
這里的居心大家也可以揣測到了.
不想一一辯駁,指想說明一點,也許變得不很合理,
后者盡善盡美,但有他合理的理由.

我沒有說過,可是我警告過無忌.
因為你有時有認死理的精神.
而且在辯論時不急也不惱.卻也不退縮.
是最令人討厭的辯論對手.
我喜歡比較有激情的對手.
平常我說不和你辯論是指第二條.
就這個題目呢,是一二兩條.
哈哈.

今天不再看网頁了!

cw_apple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4-09-99 12:21 AM ET (US)
漢字的簡化的而且確是文化演進的一個必然趨勢。
簡化字形以增加書寫速度沒錯是一大福音﹐我也非
常反對老師們禁止學生使用簡筆字。我排斥簡體字
並非盲目地捍衛繁體字﹐而是對簡體字紕漏百出的
造字方式、簡陋而不美觀的字形、雜亂無章的胡亂
簡化以及對中國文字藝術無形的貶低感到極度的不
滿。


文化的逐步演進,會淘汰不合時宜的東西,但我們
總希望是去蕪存菁,而不是把好的部分也淘汰掉。
因此我是贊成「識繁寫簡」的。然而,我更希望,
目前的簡體字再做一次修正,把那些莫名其妙的字
改掉,如此便可兼顧文化的傳承及便利。

我很希望將來可以看到秉承中國六書的造字原則的
簡體字。畢竟筆劃繁多的繁體字有時也會造成書寫
上的不便。但現在流通的簡體字實在存在著太多的
漏洞﹐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善到的。我也相當贊成
識繁寫簡的觀念﹐但當接觸簡體太多﹐代表著中國
傳統文字藝術的繁體字就會逐漸被遺忘。所以我堅
認為印刷品應當沿用繁體字。


記得一些國內出版排繁體字的書﹐上面有一些假繁
體字﹐當然在理解上不會有問題﹐但其實等如印錯
了字﹐總是不太好。

假繁體字簡直不知所謂(是否太偏激了點﹖)﹗既歪
曲了繁體字的藝術﹐亦使簡體的發明變得毫無意義
如果因為簡體字的出現而要再創令一套文字來混淆
視聽﹐那豈不比寫繁體字更麻煩﹖
不比繼續

Silly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4-09-99 7:00 AM ET (US)
通行簡體字的地區
謝謝高連兄指教。

中國文化不是只是文字美感的那么膚淺.
文化應該是思想領域一些更深層次的東西.

蒼狼兄此言甚是,但是我們沒有以偏概全地認為文
字美感就是中國文化的全部啊。

傻姑,蒼狼從小就學的是簡体.
可是呢,從小學三年級就開始讀讀繁体書.
當時我讀繁体也沒有感到太吃力.
這個說明什么呢?
這說明蒼狼聰明﹐適應力強。

高連兄此話,傻姑同意極了。

分享趣事:
傻姑小時候上學,學校的老師並不禁止我們交功課
或考試時寫簡體字,於是同學們的功課和考卷上經
常有好多不知從哪兒來的字,老師派卷時在黑板上
把那些怪字寫出來,那個情景想起也覺得好笑。
記得有位同學姓鄧,她把鄧字寫成〔丁邑〕呢,想
是受〔火丁〕的影響吧。幸好那是寫在姓名那一欄
,憑著後面兩個字,總算知道是她的功課。

CC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4-09-99 8:10 AM ET (US)
不想一一辯駁,指想說明一點,也許變得不很合理,
后者盡善盡美,但有他合理的理由.

純粹由簡便的功效看﹐越簡單就越合理。
把燈字寫成[火丁]字﹐其實是源自民間用的俗
字﹐就像茶餐廳的夥(伙)記把飯寫成反、麵寫
成面、檸(檬)寫成○、等一樣﹐有其功能﹐造
字的實際上可以飯字規範化成反字﹐也不能說
它不合理﹐只是那時與原「反」字的應用混淆﹕
作/做飯還是作/做反﹖

高連批評的簡體字其實都是「合理」的﹐合簡
化筆畫、迎合群眾的大道理﹐現在更多了一條
由十億人民使用三十年以上的實踐真理。
這是「生理」﹐不是「死理」。

生理者﹐為生存的人服務的道理。
死理者﹐像中國文字演化般已無人問津的古舊
道理。
(其實不太肯定「認死理」的意思。這就是中
國文字之難﹐難不在字﹐而在於詞組。)


題外話﹕
我喜歡比較有激情的對手.
請問如何辯論才是「激情」。

「桃谷六仙」式和國罵式的辯論高連也行。


假繁體字簡直不知所謂(是否太偏激了點﹖)﹗既歪
曲了繁體字的藝術﹐亦使簡體的發明變得毫無意義
如果因為簡體字的出現而要再創令一套文字來混淆
視聽﹐那豈不比寫繁體字更麻煩﹖

就當那些假繁體字是錯別字好了﹐手民之誤是
常有的事情。不必扯到「簡體字毫無意義﹐要
創另一套文字」的問題。



一些簡體字造得差勁的好處﹕
表達共產主義的鬥爭意識——陸地的陸簡化了﹐
和睦的睦字卻照舊(坴字當然沒有了)﹔不簡化
的理由﹕在那代年代多談鬥爭﹐少談甚至不談
和睦﹐那麼﹐這個字出現次數太少﹐不用理會
了。
CC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4-09-99 8:45 AM ET (US)
記得有位同學姓鄧,她把鄧字寫成〔丁邑〕呢,想
是受〔火丁〕的影響吧。

鄧字的簡體是[丁邑]似比[又邑]「合理」一點﹐
起碼在音韻拉上一點關係。


回應(不是辯駁)一下蒼狼的話﹕
現在使用的漢字是由甲骨文,
經歷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行書、草
書等几個階段演變而來的

現在使用的漢字基本上在楷書定了形﹐行、草
可算是另類簡化漢字。

那么,對于繁体能見字生景,我看這些簡体是一樣的.
因為這些字就是我理解的他們所代表的含義.

學習一種語文﹐除了學習其字形﹐還要識其意
思﹐例如鬥字就像兩個拳頭相向﹐斗字呢﹖一
個聲音而已。對初學者﹐那一個容易理解其字
所代表的含意﹖又如蒟蒻﹐不識這兩個字的也
可以從其草字頭猜到這是一種植物或果子﹔若
把草頭刪了呢﹖
(待續)



有關一些簡體字的創造﹕
為甚麼會葉成[口十]、蕭成肖呢﹖
原來創造簡體字的最大考慮是令人人都識得寫
自己的名字﹐葉蕭太難寫了﹐非大簡就簡不可。
如何簡化好哩﹖就用一些少用的同音字替代好
了。
碰巧主委老爺的發音不準﹐將葉[口十]、蕭肖
當作同音字﹐於是……
CC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4-09-99 10:44 AM ET (US)
蒼狼﹐再來一次「說死理」(說死你)﹕
或者本來就是硬造的.所以就應該.
而且可以看到的是,簡化的基本都是常用字.

硬造得不好﹐是不是可以(在適當的時間)再造
過、改良呢﹖有甚麼理由不可以呢﹖

當然知道簡化的是常用字﹐現在高連不過說有
些簡體字簡化得不好﹐並非說不應簡化漢字﹐
或否定簡體字的功能喔。說簡體字不合理也一
直說其不合漢字演化的道理﹐認為可以在簡化
從俗之餘顧及傳統﹐不知如何「死」法﹖

那個「鄧」字的例子是不完善﹐因為鄧字除了
作為名字的符號外並無別的用途﹐但其他的例
子似乎不是一句「不想一一辯駁」就可以帶過
的。

只要你說一句﹕文字演化的傳統的大可不理﹐
合用就是唯一的道理﹐高連就無話可說了。也
許你以為這意思已表達得清楚﹐於是高連大篇
幅「轟擊」簡體字就是大死特死了。


案﹕如果你不是用了那個高連不明白的「說死
理」和那句取巧的「不想一一辯駁」或許我不
會纏下去的。



有關一些簡體字的創造﹕
為甚麼「發」字與「髮」字的簡體要混同呢﹖
共產黨的「大哥大」行事如和尚打傘﹐自然無
「髮」﹔因為有了共產黨﹐發財就休想了﹐當
然亦無「發」﹔兩者都是無了﹐自然可以二合
為一。要是「法」字當時仍用古體寫法(好像
是[江-工+塵])﹐就可以來個三合一了。
CC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4-09-99 11:03 AM ET (US)
搞錯了﹐法字的中古體是[江-工+(塵-土+去)]﹐
換句話說﹐相差的是一個鹿字。
CC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4-09-99 12:30 PM ET (US)
燈=[火丁]
台上舉火謂之燈.象形加會意.
這個解釋也合理﹐但卻不似是燈字的字源。

古文字中(一直到小篆)沒有「燈」這個字﹐《說
文》﹕「錠中置燭故謂之鐙﹐今俗別作燈。」
那麼「鐙」(或「燈」)是形聲字(亦兼假借)。
當然《說文》的不一定準確﹔而且形聲字的取
聲的基礎亦往往有會意的成分。

此外﹐「登」亦不是上台﹐那個「豆」字是一
樣像車的東西﹐那麼應是「上車」。


蒼狼﹐或者把這些以至批評個別簡體字的討論
當作學術研究好了﹐那麼就可以撇開功效利益
的問題了。

CC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4-09-99 1:42 PM ET (US)
有一點始終不明白的﹐蒼狼以斤斤計較、無忌
以較真形容高連﹐而且略帶貶意。到底如何可
以不較真地辯論呢﹖高連批評那些簡體字時又
如何斤斤計較﹐即如何可以不計較地批評﹐亦
即哪些計較是過分的呢﹖

高連的頭腦化石化﹐看不清楚自己的問題﹐請
兩位贈言﹔亦歡迎其他觀眾加入蒼狼、無忌的
行列。

下周再會。

CC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4-09-99 1:47 PM ET (US)
高連以為……等字形結構相似的字才是閱
讀的最大障礙。

意思不明卻又囉囉囌囌的像纏腳布般又長又臭
的文章才是閱讀的最大障礙。
cw_apple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4-09-99 8:26 PM ET (US)
小女子並非盲目反對簡體﹐我覺得簡體確實有它自
己的存在價值﹐而它發明的本意也是好的﹐其中亦
不乏符合造字原理及形態可接受的字﹐如燈字。高
連兄說得對﹐簡體字本身也是一種學術上的問題。


就當那些假繁體字是錯別字好了﹐手民之誤是常有
的事情。不必扯到「簡體字毫無意義﹐要創另一套
文字」的問題。

假繁體字並非單是手文之誤﹐亦是大陸書為幫助學
習簡體字的人明白而創的字體。我所針對的就是這
些故意印成的錯別字。


純粹由簡便的功效看﹐越簡單就越合理。

高連兄此言本來有理﹐但如果過度簡化豈不難於辨
認﹖


或者本來就是硬造的.所以就應該.而且可以看到的
是,簡化的基本都是常用字.

沒錯簡化的大都是常用字﹐但如果硬把部份字刪減
卻不該其近似字始終大有問題﹐也使簡體字未趨完
美。部份簡體字更把部首刪去﹐查字典麻煩﹐識字
不多的人也難以猜到字義。其實中文最常用的幾個
字﹐如“是”、“的”等字才是最應該簡化的。有
些香港人抄筆記時甚至會因為嫌寫“的”字麻煩而
以日文的“ソ”字代替。

題外話﹕
我不是存心和高連兄及蒼狼兄打對台的喔﹗小女子
可是打從心底裡佩服兩位前輩的﹐希望你們不要怪
我諸多辯駁啦﹗另外我也是衷心敬佩兼贊同傻姑姐
的意見的喔﹗

再題外話﹕
希望知道“謝”字簡體寫法的仁兄仁姐好心告訴金
星超人除了“言”字邊還改了甚麼。

CC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4-09-99 11:53 PM ET (US)
假繁體字並非單是手文之誤﹐亦是大陸書為幫助學
習簡體字的人明白而創的字體。我所針對的就是這
些故意印成的錯別字。

那麼我們對「假繁體」的定義不同﹐高連的定
義是﹕
由 GB 碼的簡體文字用對換碼直接轉成 BIG-5
碼、卻沒有修改「里几么后干克斗余舍鐘」
(隨便數十個)的「繁體」文字。
同理﹐當排繁體版的人員不通曉繁體字﹐亦會
漏改了這一類簡體混同的繁體字。這就是手民
之誤。(手民者﹐原指木工﹐引伸及鉛字排版
工人。)

純粹由簡便的功效看﹐越簡單就越合理。

高連兄此言本來有理﹐但如果過度簡化豈不難於辨
認﹖

那只是「假裝」自己站於對方立場的一句話。
再者﹐不理辨認﹐純由簡利書寫的角度看﹐那
句話也成立。

希望知道“謝”字簡體寫法
只是簡化了言字。



有關一些簡體字的創造﹕
革命同志不言謝﹐所以「謝」字不算是常用字﹐
不用特別簡化。
同理﹐使用(唯物)辯證法﹐所有事物所有現象
都在變化、生長、消亡﹐其中只有矛盾﹐不講
是非﹐所以「是非」不用簡化。

(每年四五六月總要罵罵、挖苦一下共產黨﹐
否則﹐四五、五四、六四﹐日子不易捱過。)

cw_apple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4-10-99 2:37 AM ET (US)

當排繁體版的人員不通曉繁體字﹐亦會漏改了這一
類簡體混同的繁體字。

印繁體書的人也不通曉繁體字恐怕不怎麼說得過去
吧﹖如果全部印刷人員也是這般“人手之誤”百出
的話﹐叫人怎去相信書本﹖就算工人們不識繁體﹐
負責校對的總不會不認識吧﹖


那只是「假裝」自己站於對方立場的一句話。再者
﹐不理辨認﹐純由簡利書寫的角度看﹐那句話也成
立。

不是假裝不假裝的問題﹐我不高興大可以不站在對
方立場說話﹐反正觀點不同﹐無需假裝。文字的基
本作用是記事﹐如果易寫難辨就證明了這種文字不
夠完善。茶餐廳用的符號或代替字雖然簡便﹐但始
終既不能算是一種文字﹐也不為人廣泛認識﹐只有
九在這些餐廳工作的伙計看得懂。寫給自己看的字
﹐再簡陋也不要緊﹐但廣為傳播的自然要易於辨識


革命同志不言謝﹐所以「謝」字不算是常用字﹐不
用特別簡化。 同理﹐使用(唯物)辯證法﹐所有事物所有現象都在
變化、生長、消亡﹐其中只有矛盾﹐不講是非﹐所
以「是非」不用簡化。

這算是甚麼道理﹖這回不能批評高連兄﹐但簡體造
字的原則真的很不合理。如果根據這種造字原則來
作出評論﹐我會說簡體不單是文化的問題﹐更牽涉
到中國的共產觀念﹐本身就變成了政治思想的一部
份。

wolf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4-10-99 3:17 AM ET (US)
高連,我說你斤斤計較是因為我想我們討論什
么問題一定要分清我們討論的問題是什么.
而且一定要同樣的立足點,才有討論的余地.
而就這個問題而言,從你的角度呢,必須要有完
全合乎邏輯的方法,一定要有一個你認為很
完善的解決方案才好.也就是你所說的保持傳
統,保持美感云云,總之要比繁体字好,然后簡
体字的存在才合理.
可從我的角度看來,傳統不會因為簡体字而消
失.美感大可以由那些有閑人人去用繁体吟些
風花雪月.
就象小篆從大眾消失了,但仍然會流傳下去一樣.
繁体從大家的辦公鑿消失了.但同樣可以流傳下去.
這時候就看它自己的生命力了.假設它真的比簡
体字好那么多的話.它當然會流傳下去.

所以,即使你們從美感傳承角度說的對,但只要
簡体字确實方便了.那么我就認為這不是一個
錯誤.就是一個合理的方案和行為.

那么,我們沒有辯論必要的情況豈不就很清楚了.
所以,假設我們就某個字的改變是否合理來談,
我認為是很沒有必要的.是斤斤計較.

另外,當初把我們擺到對立面的是你們的態度.
不是你們從美感和傳承上面說的話.
假設只說這些的話.我認為你們說的有道理.
假設你認為簡体應該或者還有它出現和存在的
理由的話,我也不會繼續辯論下去.
因為這些就是我的立場或者看法.所以,到了現
在,高連你認為我還有辯論下去的必要嗎?

我認為這些是區分簡体和繁体的主要方面.而其他
的,我想只能用沒有十全十美的事來做結啦.


<傻姑小時候上學,學校的老師並不禁止我們交功課
或考試時寫簡體字,於是同學們的功課和考卷上經
常有好多不知從哪兒來的字,老師派卷時在黑板上
把那些怪字寫出來,那個情景想起也覺得好笑。
記得有位同學姓鄧,她把鄧字寫成〔丁邑〕呢,想
是受〔火丁〕的影響吧。幸好那是寫在姓名那一欄
,憑著後面兩個字,總算知道是她的功課。 >

而象這种問題,對于從小學簡体的,根本就不會
有這樣的困惑的.

(此留言經 REPOST 重排。)

CC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4-10-99 7:13 AM ET (US)
回金星超人﹕
那些「簡體字造得差勁的好處」、「有關簡體
字的創造」都是高連杜撰臆造出來挖苦共產黨
的﹐不能當真﹗

負責校對的總不會不認識吧﹖
做事馬虎的人多的是﹐亦可能時間不足﹐看看
今天的報紙﹐錯別字多如牛毛﹐平常一版像娛
樂資訊的就可以有一二十個錯別字﹐難道看「大
版」的編校老爺不知道有錯嗎﹖



回蒼狼﹕
而且一定要同樣的立足點,才有討論的余地.
在與大陸同胞溝通時要用簡體字﹐但部分簡體
字從美感和傳承的角度造得差﹐需要改良﹐這
不可以是共同的立足點嗎﹖
高連的論點有偏離這點嗎﹖(些少偏差總是有的。)
一定要是以大融和、百分百全盤引進簡體字為
前提才可以是共同的立足點嗎﹖


簡体字确實方便了.
那么我就認為這不是一個錯誤.就是一個合理的
方案和行為.

簡體字便利書寫﹐這點是所有人都肯定的﹐但
若簡體字對慣用繁體字的人構成混淆的問題、
心理的障礙﹐那麼是否有商榷的餘地﹖

高連也說過整體而言簡體字的方案是合理的﹐
個別簡體字令慣用繁體字的人反感、反對﹐
是否可以考慮如何令這些人接受﹖這個要求不
合理嗎﹖


另外,當初把我們擺到對立面的是你們的態度.
不是你們從美感和傳承上面說的話.
假設只說這些的話.我認為你們說的有道理.

那個態度上的矛盾基本上已解決了吧。
懶蛇掌嘴﹐高連……不記得有沒有道歉﹐沒有
的話就現在道歉好了﹕
謹向在這裡受高連任何不禮貌的言語傷害的站
友道歉。

已說明為甚麼會動氣罵共產黨——罵共產黨是
天公地道的事﹐只要沒有因為罵而影響自己的
推理分析就行了吧。


假設你認為簡体應該或者還有它出現和存在的
理由的話,我也不會繼續辯論下去.

簡體字出現的理由太簡單、清楚了﹐無人反對
吧﹐只是簡體字出現的方法令人不盡同意。

很多很多大陸同胞用簡體字﹐這就是簡體字存
在的理由。但既然文字是一直在演化的﹐若從
一些閣下也認為有道理的美感和傳承原則﹐考
量個別在慣用繁體字眼中有嚴重缺陷的簡體字﹐
是否也有道理﹖


我認為這些是區分簡体和繁体的主要方面.而其
他的,我想只能用沒有十全十美的事來做結啦.

(案﹕我不明白這句的前半在說甚麼﹖)
由於閣下「只能用沒有十全十美的事」這句話
來「解決矛盾」﹐不想討論如何使簡體字在慣
用繁體字的地區推行﹐那麼閣下實在沒有辯論
的必要(需要)。

(要工作了﹐下周再會。)

CC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4-10-99 8:31 AM ET (US)
學一學蒼狼的口吻﹕
從我的角度講﹐簡體繁體其實是無所謂的﹐假
設一直是簡體呢﹖無所謂﹐但是既然港台各地
已經推行了那麼長時間繁體﹐為了顧及各地同
胞﹐修改一些令人莫名其妙的簡體字也無所謂。

大家解決問題就需要理性、互相遷就﹐我認為
這個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可以想到的是﹐連蒼狼都這樣﹐不願理解港台
各地同胞對簡體字的抗拒心理和矛盾﹐那麼﹐
中國大陸民間的一些情緒也就可想而知了。

wolf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4-10-99 10:31 AM ET (US)
拜托,連,回憶一下我們開始辯論的情況.
我開始插入辯論是因為你們的態度.
不是因為你們給簡体字挑錯.
我也沒有說抗拒簡体字不對.
因為這個肯定會有适應的過程.
我說南斯拉夫的事,就是只雙方需要溝通理解!
這個是雙方面的.
我從來沒有說別的.
我一直沒有做批判性質的發言.
我一直是在解釋的簡化的合理性.
而這個不不過是希望支持繁体的兄弟能有個清晰
的認識,即使是高連用來反駁簡体的字同樣會有它
存在的理由.或者那么修改的合理的理由.
這個應該是我發言的態度吧?
別的帶有感情色彩的有偏見性的話我從來沒有說過
啊.
高連,不要想當然的把你對我的發言的印象加到我的
頭上.
請仔細看我的留言啦.
CC
個人資料 | email
posted 04-10-99 11:35 AM ET (US)
回蒼狼﹕
開始討論只因為無忌提出了那個「又鳥」字和
你那種不接受簡體就是思想僵化的意見。


象形和拼音是曲高和寡的藝術。
中共的法寶﹕做甚麼事都有十億人支持
(包括六四事件)。
跟十多億人及五億以上半文盲﹐反對聲音的「曲」
一定高﹐一定是少數——很可能還是極少數。

也許在中共的數十年唯物思想的薰陶下﹐中華
子孫對自身文化這些精神層次上的東西不著緊
了。

除了這兩題外話﹐高連跟你的討論中也沒有帶
有感情色彩的、有偏見的話啊。再者﹐第二句
話其實是一句感慨的話。


即使是高連用來反駁簡体的字同樣會有它
的理由

對你的「解釋」﹐高連寫了一些反駁﹐除了那
些字筆畫較少﹐並已流通多年的理由外﹐大致
上將你「臆想」出來的道理否定了——可以說
我是同情但不能同意這些造字方法﹐就我而言﹐
這是學術上的討論﹔你認為如此做法是「斤斤
計較」﹐那也沒有辦法。

我以為﹐若我們能認識清楚「不夠合理」的簡
體字﹐知道這是個別的問題﹐整體而言﹐現有
簡體字的規範還是合理的、高效率的。那麼﹐
部分矛盾應得以消解。
這個進路可以是一個適應的過程。


高連,不要想當然的把你對我的發言的印象加到我的
頭上.

你的「沉默」難免令我估計你是不同意上面的
論點的。在我眼中﹐只要我還在說個別簡體字
不可接受﹐就是溝通理解不足﹐就是未有共同
的立足點。

我不知怎樣才能有共同的立足點。



請在 簡體與繁體(4) 繼續。

楊過的傷心小站 | 過兒的討論區 | 討論精華
寫信給過兒 | 談天說地 | 談天說地精華討論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