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kins  的世界
Home Up 我的教學作品集 中國語文世界 中國歷史世界 發佈室

2002年會考世界歷史科試題分析與題目預測

引言

世事多變,零一年九月後國際風雲變色!來年應屆的會考世史科考生,能獲優良成績,更具意義。筆者製作了2002年會考世界歷史科試題分析與題目預測專輯,好讓同學溫習時作為參考資料和指引。

 卷一 甲部資料題

卷一PART A 資料題 DATA-BASED QUESTIONS(內容為「核心課題」佔本科四成的分數, 同學需宜在六十分鐘的時間內回答約共四條的題目。

 同學請先參考兩個關於資料題的分析表。

1995-2001年歷屆會考世史資料題試題分析(一):資料題的類別

綜合九五至零一年會考試題, 可以歸納為附表中的數類題目:

 

 

會考年份/所佔分數%

題目類別

特色

95

96

97

98

99

00

01

漫畫理解

CARTOON

在提供的漫畫當中找出正確的史事發生時間, 形容, 解釋或名稱

8%

7%

 

7%

13%

13%

11%

 

8%

3%

3%

5%

10

歷史聲明,宣言,備忘錄

STATEMENT

在提供的歷史宣言當中找出正確的史事發生時間, 形容, 解釋或名稱

8%

 

8%

8%

9%

8%

9%

 

10%

 

 

10%10%

10

資料圖表分析

TABLE

提供有組織的歷史資料圖表, 從而指出該項資料有關史事的發生時間, 形容, 解釋或名稱

 

 

8%

12%

6%

 

8

歷史人物, 作家的言論

SPEECH

引述有名的歷史人物, 作家的言論, 從而探討該項言論有關史事的發生時間, 形容, 解釋或名稱

9%

 

 

 

3%

 

 

對話

(新聞報導)DIALOGUE

透過新聞報導的內容, 從而探討該項言論有關史事的發生時間, 形容, 解釋或名稱

 

 

 

15%

 

 

 

地圖閱讀

MAP

從地圖當中指出正確的史事位置, 形容, 解釋或名稱

7%

 

 

 

 

3%

7%

12

詩歌

PEOM

 

引述詩歌的內容, 作家的言論, 從而探討該項言論有關史事的發生時間, 形容, 解釋或名稱

 

 

 

 

12%

 

 

 

1995-01年歷屆世史會考資料題分析(二):資料題與有關課題

★為該年所出資料題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Topic 5 綱目5

The rise of nation states in Europe

歐洲民族國家的興起

 

 

 

 

Topic 8綱目8

China form the Self-strengthening Movement to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中國從自強運動至五四運動

 

Topic 9綱目9

The Rise of Japan as a world power

日本崛起為世界強國

 

 

 

 

Topic 10綱目10

The Russian revolutions

俄國革命

 

 

 

 

 

Topic 11綱目11

The First World War

第一次世界大戰

 

 

 

Topic 12綱目12

Developments in major countries during the inter-war

兩次大戰間主要國家的發展

 

 

 

Topic 13綱目13

The Second World War

第二次世界大戰

 

 

 

 

 

 

Topic 14綱目14

The contemporary world: international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當代世界:國際紛爭與合作

 

 

 

9501年世史會考卷一甲部資料題:試題分析

由以上的圖表分析, 同學可知道:

1.          資料題取材並非純來自文字媒介:所以溫習的時候, 除了要對歷史故事發展的脈絡要熟悉以外, 對有關課文的漫畫、歷史人物、作家的言論、歷史聲明、宣言、詩歌、地圖、新聞報導等等也須涉獵。

 

2.          漫畫理解是每年必考的資料題類別:同學在溫習時須特別注意教科或參考書上所有的漫畫和圖片,特別是它們的內容及要旨。

 

3.          課文「China form the Self-strengthening Movement to the May Fourth Movement中國從自強運動至五四運動」和「The contemporary world: international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當代世界:國際紛爭與合作」所出的資料題次數較多:同學溫習此課時要多加留注。

 

4.          歷史科資料題始終是難「貼」的題目:題目課文可年年重複,但題目資料內容卻年年不同, 且歷史資料浩如煙海, 並非一般會考教科書內容所能概括。

 

筆者嘗試綜合以上兩個圖表, 預測來年會考世史資料題可能涉及的課文範圍。

 

會考資料題題目預測

 

 

原因

出題機會較大課文

 

1. China form the Self-strengthening Movement to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中國從自強運動至五四運動

1.        身為中國特別行政區的市民, 怎能不懂得近代中國及其國際關係發展的歷史。

2.        自九七以後, 年年都出現有關此課文的題目, 今年又怎會例外。

 

2. The Russian revolutions

俄國革命

1.        此課文出題頻率, 大概平均每隔一年一次。

2.        往年沒有出題, 所以今年出題機會較大。

 

 

出題機會均等課文

 

 

1. The contemporary world: international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當代世界:國際紛爭與合作

1.        自九五以來, 差不多年年都出現有關此課文的題目, 今年又怎會例外。

 

2. The Second World War

第二次世界大戰

1.        此課文出題頻率較低。

2.        五年來只是出題一次, 所以今年出題機會較大。

 

3 The rise of nation states in Europe

歐洲民族國家的興起

1.      關於德國和意大利統一的課文題目, 已有兩年沒有出現,故此今年的機會較大。

 

出題機會較小課文

 

 

1. The Rise of Japan as a world power

日本崛起為世界強國

1.        此課文出題頻率平均, 平均每隔一年一次。

2.        上年已出課題, 所以今年出題機會稍遜。

 

2. The First World War

第一次世界大戰

1.      此課文出題頻率平均。

2.      上年已出課題, 所以今年出題機會稍遜。

3.      此課題若問戰爭經過, 無甚意義, 亦難於出題。

 

 

 

卷一 乙部論述題

 

乙部:論述題(30%) ﹒共設5題,其中3題涉及「核心課題」、  2題涉及「非核心課題」。﹒同學只選擇1題作答。筆者建議同學應考卷二時,需預備約45分鐘時間作答。

 

首先,  同學請先參考筆者數個關於論述題的分析表。

1995-2001年歷屆世史會考論述題分析(一):論述題的種類

 

題目種類

例子

第一類型:撮寫式 / 關於史事連貫的題目

 

(這類型的問題與「泛論式的問題」有點相似;惟一不同者是她的答案所牽涉的是:一個指定課文中不同的小課題內共同特點的連貫;與「泛論式的問題」一樣, 出題者往往已有一個歷史現象, 因果關係理論, 又或者歷史學家的評論作為問題答案的貫連中心。)

01年:

1861-1912年中國自強的障礙

1881-1917沙皇政府維護其統治的政策及其失敗原因

99年:

以「改革」貫穿18611919中國的變革的歷史及討論其整體成效。

99年:

以「戰爭」貫穿俄國兩次革命的歷史因素, 問其參戰原因和影響。

98:

以「戰爭的成敗」貫穿日本在二十世紀的興衰。

97年:

以「歷史責任」貫穿德國在第一, 二次世界大戰的政策。

95年:

以「任何一個參戰國家」為核心貫穿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生因素。

 

第二類型:泛論式 / 共同特質的問題

 

(即是一些可牽涉到「數個課文內容」或者「一個課文內數個小題目的內容」, 這類題目的出法通常是出題者先擇錄出一歷史現象, 因果關係理論, 又或者歷史學家的評論;然後基於問題的引錄, 由考生自行選取自己最熟悉的課題, 引例印證或反駁作答。)

01年問

第一次世界大戰對任何一個戰勝國和戰敗國至1930年的影響

00年問

「世界強國」要具備的條件,以為日本為例說明。

97年問

改革運動的出現,通常是對外來侵略的回應,並以中, 日歷史為例說明。

96年問

任何「兩場影響至大的對外戰爭」對中國的影響。

96年問

一位偉大的領袖所具備的特質」及考生重視他的原因。

95年問

革命是由戰爭引起的」以任何課程內容驗證這理論。

 

第三類型:直述式的題目

 

(這類題目實不用多說, 總之是直接發問。)

01年問:

1912年辛亥革命後中國的成就

00年問引起戰爭因素:

(集體安全的失敗(即國際聯盟和和平會議)/經濟大衰退的重要性)

99年問事件或組織:

(柏林會議 / 華盛頓會議)和(國際聯盟 / 聯合國)的成效。

98年問人物:

(俾斯麥及德皇威廉二世)的重要性。

98年問年份:

1848,1870,1919,1945)的重要性。

96年問事件:

民族主義對歐洲的正面及負面的影響。

96年問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戰任何一項國際危機的發生過程及影響。

95年問事件:

奧地利阻礙德國統一的經過及德國統一的因素。

95年問人物:

Hitler希特拉/Mussolini墨索里尼/Stalin史太林取得政權和成為獨裁者的原因。

 

第四類型:比較式的問題

 

(此類題目,出題者往往以兩個不同課題,, 甚至同一課題內的不同小課題內容比較其異同

而要比較的項目, 以改革的內容, 目標, 成敗得失為最常見。)

00年問:

中國和日本兩國「對外門戶開放」的過程和影響。

 

 

95-2001年歷屆世史會考論述題分析(二):論述題與課文內容重點關係

Compulsory topics**必讀綱目*

會考問題答案有關內容

Topic 5 綱目5

The rise of nation states in Europe

歐洲民族國家的興起

2000: 意大利和德國統一運動的障礙

1998: 俾斯麥對德國統一; 發展德國國內和外交政策的影響

1998: 1870年德國, 意大利的統一對歐洲歷史的影響

1996: 俾斯麥, 加富爾等說明其統一國家的重要性及領袖特質

      民族主義對德國, 意大利的統一的影響(正面)

1995: 奧地利阻礙德國統一的經過及德國統一的因素     

Topic 8綱目8

China form the Self-strengthening Movement to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中國從自強運動至五四運動

2001: 1861-1912年中國自強的障礙

1912年辛亥革命後中國的成就

2000: 十九世紀中中國門戶開放政策過程,對其在一八六0年代的影響

1999: 1861-1919的改革內容及結果

1998: 1919五四運動和1945中國戰勝日本在世界歷史的重要性

1997: 以鴉片戰爭, 中日甲午戰爭, 八國聯軍之役分別說明其對自強運動, 百日維新, 晚清改革的影響

1996: 比較中英鴉片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之役對中國的影響

1995: 評估清朝對外戰爭失利引起辛亥革命的重要性

1994: 以孫中山與辛亥革命成功的關係解釋歷史的發生個人還是時勢因素重要

1993: 清政府的改革目標及成效

      清政府的倒台與外國勢力影響的關係

Topic 9綱目9

The Rise of Japan as a world power

日本崛起為世界強國

2000: 1922年,日本成為世界強國的條件

     十九世紀中葉日本門戶開放政策過程,對其在一八六0年代的影響

1998: 日俄戰爭, 日本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 中日戰爭對日本歷史的影響

1997: 以美國對日本的炮艦政策說明其對明治維新的影響

1996: 以明治天皇/依藤博文領導明治維新等說明其重要性及領袖特質

1994: 從明治維新的成功至日本在中日甲午戰爭, 日俄戰爭, 日本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成功說明日本興起的原因

      以明治維新的成功解釋歷史的發生個人還是時勢因素重要

1993: 日本明治政府的改革目標及成效

Topic 10綱目10

The Russian revolutions

俄國革命

2001: 1881-1917沙皇政府維護其統治的政策及其失敗原因

1999: 日俄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俄國參戰的原因及影響

1996: 以列寧領導十月革命說明其重要性及領袖特質

1995: 評估日俄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引起1905/ 1917革命的重要性

1994: 1917十月革命的成功解釋歷史的發生個人還是時勢因素重要

1993: 評估外來因素(對外戰爭)與革命引致政府倒台的關係

Topic 11綱目11

The First World War

第一次世界大戰

2001: 第一次世界大戰對任何一個戰勝國和戰敗國至1930年的影響

1999: 柏林會議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關係

1998: 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對德國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對世界的影響

1997: 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負上的責任

1996: 民族主義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負面)

1995: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以國家舉例): 民族主義. 殖民地爭奪,

      同盟制度, 軍備競賽

1993: 近東問題的關係及影響

Topic 12綱目12

Developments in major countries during the inter-war

兩次大戰間主要國家的發展

2000: 集體安全的失敗 經濟大衰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性

1999: 華盛頓會議 國際聯盟 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關係

1995: 希特勒, 史太林, 墨索里尼成為獨裁者的原因和特質

1994: 以希特勒/史太林/墨索里尼成為獨裁者的原因解釋歷史的發生個

     人還是時勢因素重要

     華盛頓會議 國際聯盟/ 綏靖政策 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關係

Topic 13綱目13

The Second World War

第二次世界大戰

1998: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對世界的影響

1997: 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負上的責任

 

Topic 14綱目14

The contemporary world: international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當代世界:國際紛爭與合作

1999: 聯合國維持和平的成效

1997: 冷戰的原因

1993: 戰後國際合作的成因及情況

 

952001年世史會考卷一乙部論述題:試題分析

(一)  對於題目發問重點的分析

綜合以上論述題的分析, 不論任何類型的問題, 其每課的問題重點不外是下列各項:

 

綱目5The rise of nation states in Europe歐洲民族國家的興起

德國, 意大利統一運動領袖俾斯麥, 加富爾的貢獻

德國, 意大利的統一成功的因素及影響

 

綱目8China form the Self-strengthening Movement to the May Fourth Movement中國從自強運動至五四運動

清末戰爭(鴉片戰爭, 中日甲午戰爭, 八國聯軍之役)與政府改革(自強運動, 百日維新, 晚清改革)的關係, 及後者的內容及結果

清政府倒台的原因(辛亥革命成功的因素)

 

綱目9The Rise of Japan as a world power日本崛起為世界強國

日本明治維新的背景, 目標, 內容及成效(注意會考常與中國自強運動比較)

中日甲午戰爭, 日俄戰爭, 日本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 華盛頓會議與日本興起關係

 

綱目10The Russian revolutions俄國革命

19051917年俄國革命的成功因素

 

綱目11The First World War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民族主義(包括近東問題, 德國的世界政策), 殖民地爭奪, 同盟制度, 軍備競賽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國家責任問題: 德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綱目12Developments in major countries during the inter-war兩次大戰間主要國家的發展

事件的討論:華盛頓會議的成效 綏靖政策引發的事件的影響

國際組織的討論: 國際聯盟的成效

人物的討論:希特勒, 史太林, 墨索里尼的獨裁特質及成功因素

 

綱目13The Second World War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國家責任問題: 德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綱目14The contemporary world: international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當代世界:國際紛爭與合作

冷戰的原因及情況

戰後國際合作的成因及情況

聯合國的成效

 

(二)對於題目重點分配的分析

以筆者的估計, 圍繞著課程的核心課程問題大概可以分為四個範疇:

(一)The rise of nation states in Europe歐洲民族國家的興起

      The Russian revolutions俄國革命

(二)China form the Self-strengthening Movement to the May Fourth Movement中國 

      從自強運動至五四運動

      The Rise of Japan as a world power日本崛起為世界強國

(三)The First World War第一次世界大戰

      Developments in major countries during the inter-war兩次大戰間主要國家的發

      

      The Second World War第二次世界大戰

(四)The contemporary world: international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當代世界:國際

      紛爭與合作

 

同學可以留意, 每年的會考論述題, 起碼必定有一題是涉及範疇一至三;故此, 同學只要「通透」地熟讀其中一個至兩個範疇內所有的課文, 便足以應付此部份的考試了。

 

會考論述題題目預測

筆者在此段內容中,於每範疇內舉出兩個重點以作預測。

 

關於範疇一的題目

歷屆世史會考關於課文「歐洲民族國家的興起」論述題的內容綜合

 

年份

題目重點

2001

沒有

2000

德國,義大利的統一障礙

1999

沒有

1998

德國, 意大利的統一對歐洲歷史的影響

1997

沒有

1996

德國,意大利統一的因素

 

歷屆世史會考關於課文「俄國革命」論述題的內容綜合

2001

1881年至1917政府的政策及其失敗

2000

沒有

1999

俄國革命的原因及影響

1998

沒有

1997

沒有

1996

革命的領導特質

 

參考9601年題目內容的演變,可發現關於課文「歐洲民族國家的興起」題目重點不外乎:一. 德國,意大利統一的因素(96,00年)及 . 德國, 意大利的統一對歐洲歷史的影響(98年)。而課文「俄國革命」題目重點不外乎:一. 俄國革命的原因,其中包括政府的政策及影響(99,01年)及 . 革命的領導特質(99)。

由於01年有關俄國革命至史太林時代的歷史發展已經發問,至於德國和義大利統一的問題,同學可花多些精神研習。

筆者預計本年學校的世史科會考MOCK EXAM PAPER, 有關範疇一的熱門題目依次序是:

 

有關德國或者意大利統一的因素的題目, 例如:

民族主義,出色領袖,外國援助,及1860至70年有利政治環境。試說明以上因素如何導致德國/意大利的統一?

Nationalism, capable leaders, foreign aid and favourable circumstances in 1860-70. 

How did the above factors lead to the success of Germany OR Italy Unification.?

 

有關俄國革命原因的題目, 例如:

「專制皇朝的腐敗必定帶來政府的倒台」你同意否?試以課程中一件發生在廿世紀的史事解釋你的看法。

Do you agree the downfall of a Government was brought by the corruption of a absolute monarchPlease explain your answer with the reference to the history of 20th Century within your course of study.

 

 

 

關於範疇二的題目

歷屆世史會考關於課文「近代中國歷史的演變」論述題的內容綜合

年份

題目重點

2001

1861-1912改革運動的內容及其成就

2000

對外門戶開放對中國自強運動的影響

1999

18611919年的改革運動名稱內容和結果

1998

沒有

1997

改革運動的原因: 外來侵略(中國, 日本改革為例)

1996

戰爭對中國歷史演變的影響

 

歷屆世史會考關於課文「日本崛起為世界強國」論述題的內容綜合

2001

沒有

2000

對外門戶開放對日本明治維新的影響

1922年日本成為世界強國的因素

1999

沒有

1998

戰爭對日本歷史的影響

1997

炮艦政策對明治維新的影響

1996

明治維新領導的重要性及特質

 

參考9600年題目內容的演變,可發現關於課文「近代中國歷史的演變」題目重點不外乎:一. 近代中國改革的因素(96, 97年)及 . 近代中國改革的內容(99,01年);而關於課文「日本崛起為世界強國」題目重點不外乎:一. 明治維新的內容(96, 97年)及 . 日本興起的經過及原因(99)。

由於01年關於近代中國改革的因素、內容和影響經已發問,所以筆者預計本年度一般學校的世史科會考MOCK EXAM PAPER, 有關範疇二的熱門題目將會是:

 

有關中、日改革比較的題目, 例如:

政府的支持是改革運動成敗的關鍵。你同意否?試以十九世紀末中國、日本為例說明之。

Do you agree with the view that ‘the support of the government is a crucial factor to a successful reform’Explain your answer with reference to the history of both China and Japan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有關日本明治維新和其興起的題目, 例如:

試分析導致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成為強國的歷史因素?

Explain why did Japan become a great power during the First World War?

 

關於範疇三的題目

歷屆世史會考關於課文「第一次世界大戰」論述題的內容綜合

年份

題目重點

2001

對戰敗和戰勝國至1930的影響

2000

沒有

1999

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因素:柏林會議

1998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對世界的影響

1997

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因素:國家責任

1996

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因素:民族主義

 

歷屆世史會考關於課文「兩次大戰間主要國家的發展」和「第二次世界大戰」論述題的內容綜合

 

2001

沒有

2000

集體安全失敗和經濟大衰退在引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性

1999

華盛頓會議 國際聯盟 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關係

1998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對世界的影響

1997

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責任

1996

沒有

參考9601年題目內容的演變,可發現關於課文「第一次世界大戰」題目重點不外乎:一.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對世界的影響(98年)及 . 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因素(96,97,99年)。而關於「兩次大戰間主要國家的發展」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題目重點不外乎: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原因(9, 9,00年)及 .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98年)。

由於有關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因素的問題經已發問, 筆者預計本年學校的世史科會考MOCK EXAM PAPER, 有關範疇三的熱門題目將會是:

 

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侵略者的題目, 例如:

請於選出下列其中一個國家,解釋其與兩次世界大戰爆發的關係: 德國, 意大利, 俄國

Please select one country and explain her relation with the outbreak of the two World War:  Germany, Italy and Russia

 

有關維護和平會議和組織的題目, 例如:

試述兩次大戰期間歐洲國家如何致力維持世界和平?

Discuss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European powers to maintain the world peace during the post war period.

 

 

 

關於範疇四的題目

(五)歷屆世史會考關於課文「當代世界:國際紛爭與合作」論述題的內容綜合

年份

題目重點

2001

沒有

2000

沒有

1999

聯合國

1998

沒有

1997

冷戰的原因

1996

沒有

 

參考9601年題目內容的演變,可發現關於課文「當代世界:國際紛爭與合作」題目重點不外乎:一. 聯合國(99年)及 . 冷戰(97年)。

由於01年會考題目皆沒有觸及此範疇,故此今年有關試題出現的機會較大。

若果依據這邏輯分析, 筆者認為本年學校世史科會考MOCK EXAM PAPER, 有關範疇四的熱門題目將會是:

 

有關戰後歐洲政治和經濟合作的原因及發展經過的題目, 例如:

試解釋1949年至1970年歐洲政治和經濟合作的原因及述其發展經過。

Give an account of the Europea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Trace its development from 1949-1970.

 

有關戰後歐洲合作的原因及與冷戰關係的題目, 例如:

試解釋冷戰如何使歐洲趨向統一?

Please explain how the Europe unity was brought by the Cold War

 

 

 

卷二 選擇題

卷二考試時間為45分鐘, 多項選擇題佔30%: 範圍只限於「核心課題」; 全卷共40題,同學須全答

會考選擇題題目預測

基於:一. 題目重點平均分佈;二. 選擇題資料豐富, 變化萬千的關係,筆者此處盼望讀者見諒,並向同學忠告:欲要卷二成績優異,平日非要多做MC題,非多思考歷史發展脈絡不可!一切預測是不必要的。

 

結語: 

本文並非會考試題逢「貼」必中的靈單妙藥,筆者旨在拋磚引玉:好讓同學在茫茫史海當中溫習時,能作為參考資料和指引之用;以簡就繁,望能激起同學溫習時的信心和趣味。

 

(摘自星島日報 2002年會考攻略之歷屆試題分析-------History)                 作者:Watkins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