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信奉的神、還有我們追逐的希望,只不過是科學的量化…
那麼……
我們的愛是否也將科學化呢………」
利爾亞當《未來的夏娃》
所謂的「人」,是由四肢、五感加上獨有的記憶而成的。就算外表有多麼的相似,只要記憶有所不同;那麼,他們就是獨立的個體。
我們的「眼」可以看到「影象」,令我們知道那東西是存在的。 我們的「手」可以碰觸到「物件」,令我們知道那東西是實在的。 但是,一是我們的觸覺不再真實時,那麼,我們憑什麼來證明我們身處的世界是真實的?
網絡上的東西是存在的,但它們不是實在的。
Memory can change the shape of a room; it can change the color of a car.
And memories can be distorted.
They're just an interpretation, they're not a record, and they're irrelevant if you have the facts.
《Memento》
「夢」是虛幻的,好像遇到、經歷過的,但實際上卻沒有發生過。當醒來的時候,一切都沒有改變過。 「記憶」是虛無、也可以偽造的。時間可以改變記憶,而記憶可以改變房間的形狀,車子的顏色,記憶可被扭曲。它們只是演譯,不是記錄。當有了事實時,記憶便變得不相關。
沒有了記憶,「人」就好像空殼一樣。 活在虛假的記憶中並不可怕,因為被侵入的人根本連什麼是真實都不知道。但是,只要一旦醒覺,那麼一直以來所做的事都變得無價值,目標、理想,甚至連生存都失卻了意義。
如果神用泥土創造了人類; 那麼,人就用機械創造了電腦人。
為什麼所有的電腦人都和人類很相似? 是人類為了令自己步上和神一樣的境界嗎?
初出生的嬰兒什麼也不知道,行動、言語都是後天給予訓練的,這和一個完全無任何操控程式的電腦人幾乎一樣。 教曉嬰兒行動、言語、思想等行為就像對著一部空白的電腦安裝作業程式一樣。你可以分辨哪一個是嬰兒,哪一個是電腦人;因為你是創造者,但電腦人本身並不知道。正如神對我們安裝作業程式一樣,你可以明確說出自己是嬰兒還是電腦人嗎?
到底…
什麼是真實?什麼是虛假?
你活在真實之中嗎?
參考資料:《Memento》、《Innocence》、《未來的夏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