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使用本書】
踏出愛、關懷與尊重的第一步
文/怪貓(女同志團體「我們之間」義工)
公元2000年,台灣第一本《認識同志手冊》,在台北市政府民政局委託下,由同志團體編印出版,這本手冊呈現了台北同志社群豐富而多樣的文化面貌,開啟市民認識同志的新視野,但由於印量有限,已被索取一空。因此,在2001年的台北同玩節,我們再度編印了增訂版--《2001認識同志手冊》,內容除了擷取2000年版本的精華,好讓去年無緣索取的朋友,有機會認識同志的多樣文化外,更針對不同的讀者群,做了更具實用性、工具性的貼心設計。以下,我們將告訴您,如何使用本書:
給父母的話……
如果您正為自己的同性戀兒女感到憂心或疑慮,建議您先從【給父母的話】單元讀起。其中不但有為人父母與同性戀兒女的心情,並將為父母解答常見的困擾,此外,更請到一位母親現身說法,談到她對她的同性戀女兒,從知道、接納到願意成為同志父母親友團體義工的心路歷程。在此,您將可找到與您類似的心情,進而找到答案。 |
給老師的話……
由於兩性平權教育已是當前刻不容緩的教育潮流,因此如果您是老師(包括輔導老師),正在輔導同志學生,或者想為學生進行更寬廣的性別教育課程,建議您先閱讀【老師,怎麼辦】單元。本單元談到一般老師輔導時的迷思,並有認識同志教案範本,以及破除性別迷思的「紙娃娃變裝秀」學習單,供您參考。 |
讓我們再靠近一點……
如果您是一般市民,或是剛發現自己是同性戀,想建立初步認同的朋友,建議您先閱讀【讓我們再靠近一點】單元,其中有針對不同情境、經過整理的「經典Q&A」,解答您對同志的疑惑,另外還有「測試恐同指數」、「同志小辭典」與測驗,在深具互動性閱讀過程中,您將發現,原來可以用這麼有趣的方式,認識同志、也認識自己。此外,【彩虹新視界】單元,則可以幫助您了解,同志平權運動的歷史脈絡。 |
想要更進一步了解……
除了閱讀本手冊之外,如果您還想更進一步認識同志,書中最後的【想要進一步了解】單元,附有相關團體、書籍、電影與網路資源的豐富資料,並精心設計「推薦指標」,提供不同讀者群最適合的指引。 |
其實,同志文化多元而豐富,同志的各種樣貌、心情與處境,更是三言兩語無法道盡。無論是同玩節相關活動,或是2000年及2001年版的《認識同志手冊》,都只是對話的開始。我們衷心期盼,這些小小的手冊可以在人們心中埋進一顆顆友善的彩虹種籽,而在愛、關懷與尊重的灌溉下,終有一天萌芽、開花、結果,讓彩虹的深刻意涵--「生命」、「復原」、「陽光」、「自然與寧靜」、「和諧」、「靈魂」--得以落實,使得這塊土地成為真正尊重差異、平等無歧視、重視所有基本人權的美麗國度。
【上一頁】
【回目錄】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