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网情深
Yi Study Online
香港中文大学 人类学课程哲学硕士论文
《语言、宗教与文化认同:中国凉山彝族两个村子的个案研究》
第一章 导论 Chap.1, Introduction
第五节 研究地點簡介
(一)乃伍村 乃伍村包括瓦哈組、瓦烏組、乃托組、木古足組等幾個自然村,行政區劃屬於四川省涼山彜族自治州甘洛縣阿嘎鄉。全村共 182戶,人口732人。 我對乃伍村的各種情況都比較熟悉,補充材料比較方便。此地彜族自稱"諾蘇"(Nuo Su,意為'諾'地人),稱田壩土語區 彜族為"赫蘇"(Hxip Su,意為'外面' 的人)。 乃伍村的彜族使用的語言雖然是聖乍土語,但其風俗習慣則接近義諾土語的。例如義諾土語彜族是不過火把節的,乃伍村的也不過這個節日,而波波坤村的彜族要過火把節,而且很熱鬧。 乃伍村所在地是彜族聚居區,居民中除被販賣或被搶入此地的漢人(現在已與當地彜人沒有什麼區別,民族成分也都報為彜族)外,其餘都是1949年後來的新移民,包括政府工作人員及其 家屬,教師,醫務人員等等。所以此地彜族多數都不會講漢語, 在我的記憶裏,我幼時十二歲以前都不怎麼會講漢語,我們鄉裏有一戶從成都附近到這裏工作的漢族,夫婦倆能講彜語,但有很重的漢腔,他家有五個孩子,老大是個兒子,年齡跟我差不多,其餘的四個都是女兒。這些孩子都能講流利的彜語,我們在一起都說彜語。記得有一次我問老大,彜語yi hla(意為靈魂)在漢語 裏怎麼說。他知道彜語的意思,但不會說出相應的漢語詞"靈 魂"。我們上小學時,學的是漢語文。當時是"文化大革命"期間,教育界提倡少數民族直接學漢語,不能用母語教學,也沒有人提過雙語教學這個說法,但我們的老師其實是在用雙語教學法教我們。我們的漢族老師也會講彜語,學校還請了幾個彜族"民辦教師"。他們教我們時採用的是教一個漢字,就用彜語加以解釋,如教"天"這個字時,就用彜語"莫木"(mo mu,天)來解 釋。實際上,不管老師怎麼努力,多數情況下我們仍然是一知半解,我們許多人到小學畢業了仍然說不好一句完整的漢語。我後來到縣城上中學,我們縣城是1949年以後才建的新城,是典型的 移民城鎮,縣城所在地就叫"新市壩"。住縣城裏的人多數是漢族,漢語是主要交際工具,在縣城工作的彜族多數來自原來的土司管轄區,會說漢語,其子弟也都會講漢語,有的甚至不會說彜語了。我到縣中學上學時父母還在鄉下,我只得住校,在這種環境下,我的漢語才得以進步。中學上了六年以後,我考取中央民族大學,畢業後在北京工作。 在乃伍村,傳統的對"漢族"的概念是基於一種誤解:因為所見的漢人都是被買來的奴隸,沒有任何社會地位,因此看不起漢人。彜語中"朔"(Shuo)一詞,其本意是漢人,是早期漢語 借詞"夏"或"蜀",來源於華夏的"夏"或蜀人的"蜀",但同時此詞被引申為"奴隸",這可能是因為那時他們認識的漢人多數是被賣進彜區的奴隸。後來,許多漢族來到那裏,但都是不用做農活的人,不管是官員、教師、醫生都通通叫做幹部。於是又有新的誤解,認為漢族都是幹部,都不用做農活。後來只要彜族子弟考上學校,甚至去外地當兵,人們就會說"某某當幹部去了"。乃伍村的彜族和波波坤村的彜族所處的社會環境和歷史發展都有所不同,其族群認同也會有所差異。這些差異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彜族的族群認同。 乃伍村是阿嘎鄉政府所在地,阿嘎鄉中心小學校就辦在乃伍村。中心小學校學生208餘人,其中包括乃伍村72人。有教師6人,其中兩位是彜文老師,彜文班隔一年招一個班。 (二)波波坤村 彜語稱波波坤村叫"阿發沃嘎",意為"阿發家族居住的村子"。波波坤村包括波波坤和木爾地各兩個自然村,行政區劃屬於四川省涼山彜族自治州甘洛縣城關鎮,位於甘洛縣城西約三公里處,再往西約五公里是漢族聚居的田壩鎮。田壩鎮是漢族聚居的鎮,在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是附近數十裏地有名的 街市,從前附近的人都到這裏趕場。全村共有共247戶,人口1173人,全是彜族。全村多數姓吉乃,漢姓音譯為蔣。全村沒有一個畢摩,也沒有蘇尼。唸經跳神等需要從外地請,主要是請諾木蘇地方的人。 波波坤村位於田壩土語和聖乍土語的交界地區,其語言屬於田壩土語,是原"邛部宣撫司 "的管轄之地。此地的彜族由於 在土司的統治區域,歷來是中央政府的"良民","感化"較早,幾乎都會講漢語,俗稱"熟蠻"、"熟夷"、"白羅羅"、 "白彜"等。操田壩土語的彜族自稱"曲木蘇"(意為'曲'地方的人),而稱操用聖乍土語、所地土語和義諾土語 的彜族為 "諾木蘇"(意為'諾'地方的人)。 波波坤村的彜族知道彜漢風俗習慣,村民幾乎都會講流利的 漢語,是彜漢雙語人。他們對於彜族的認同方式與乃伍村的彜族稍有不同。很多風俗上已向漢族靠攏,比如,不重視彜曆彜族年,重視春節,年豬不在彜族年殺,而和當地漢族一樣在西曆元旦前後殺,做臘肉,灌香腸,準備春節時吃。而另一調查點乃伍村則在彜曆彜族年(約在西曆11月上旬)時殺年豬,不過春節。 波波坤村是涼山彜族自治州先進模範村。浙江省寧波市三三集團有限公司曾考察該村,資助30萬人民幣,辦了一個希望小學。這所學校建有設備齊全教學樓以及舒適教師宿舍。甘洛縣文化管理局撥款2.5萬圓為其接通了閉路電視系統,並建有閉路電視室,建立了廣播室。波波坤自然村地處山梁上,原來飲水比較困難,後來縣政府撥款30多萬建造了4200多米的引水工程,從河對面把 一股清澈的山泉引進了各戶門前。用涼山州政府的形象扶貧款修了合計6000多米長的人行道,免除了雨後淤泥之憂。村裏自籌資 金修了兩條公路,完善了村內外的交通。村裏專門修建了兩個喪葬宴請接待場所,解決了村裏辦喪事時招待場所緊張的問題。 由於波波坤村領導們帶領村民擺脫了貧困,很多方面甚至超過了以前處於經濟優勢的附近漢族村子。近幾年連續被評為四川省先進衛生村,甘洛縣先進文明村。
[回首页 Back to Homepage] [上一节Prev] [下一节Next] [回上页Back]
给我来信Email Me: wuda999@yahoo.com
上次修改时间: Wednesday, 2001-05-23 1:51
版权©2001 香港中文大学;巫达 保留版权
Copyright©2001 Wu D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