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腎性貧血新選擇

NESP 可兩週皮下注射一次

         貧血是慢性腎衰竭及透析病患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貧血的原因有許多,但是最常見的腎性貧血原因為紅血球生成素(EPO)的製造減少。以前在人工合成紅血球生成素(rh-EPO)未發明之前,只有靠輸血或者是補充鐵劑、葉酸、維生素B12、男性荷爾蒙來治療貧血。在 rh- EPO發明之後,透析病患的貧血情況、生活品質、心臟血管功能獲得改善,在 rh- EPO的發明,不啻是近十年來透析病患的一大福音。

       rh- EPO是一種遇熱穩定、內含165個氨基酸的單鍵醣蛋白, rh- EPO半衰期很短,約只有8.45小時,所以需要經常注射。一般皮下注射效果較靜脈注射為佳,皮下注射可採每週注射二至三次,但妹採靜脈注射,則每週一定得注射三次。

     正因為每週三次皮下注射對某些病患不是很方便,特別是腹膜透析病患或尚未血液透析病患。所以在十年前rh- EPO上市之後,科學家就不斷研究如何延長 rh- EPO療效的半衰期。而目前業者已研發出新一代人工合成紅血球生成素─NESP(Novel Erythropoiesis Stimulating Protein),它的半衰期較一般 rh- EPO長三倍,靜脈注射約為25.3小時,皮下注射可高達48.8小時。

     歐美臨床使用結果發現,使用NESP每週一次皮下注射和每週三次皮下注射的效果一樣;令人振奮的是,NESP可兩週皮下注射一次,效果和每週皮下注射一次效果一樣。慢性腎衰竭病患甚至可以每四週皮下注射一次,這不僅可以增加病患的方便,更可減少因皮下注射帶來皮肉之苦。NESP目前已在國內醫學中心試用中,不久即可見到成果,未來可望成為慢性腎衰竭、透析病患另一新選擇。(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回主頁


   本站的醫學健康訊息僅提供一般網友知識性幫助及了解,並無代表任何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