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2.gif (65676 bytes)





 
















 。



 ,





 ,








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譯文]  一個人要是不立志,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但是君子用心志的時候,所想是有準則的,自然會思量它好的方面,必定要先考慮、而後才去行動。倘若立場支做,便心口如一,至死不二,以達不到目的為恥辱,希望一定實現自己想干的事。倘若身心疲憊、行動懶散,或被身外物質利益所牽制,或被心中的七情六欲所拖累,不能忍受近憂和小患,于是便開始考慮這志向是放棄還是堅持,心內就產生了對立雙方地位的斗爭。對立的雙方一爭斗就會被原來在頭腦中佔主導地位的情緒所戰勝。有的人志向不能堅守到底,半途而廢;有的人目標實現不了,功虧一簣。這樣的心態用來守衛,便不牢固;用來進攻,就顯得怯弱;與其訂誓約,大多會違背;同其謀大事,則易于泄密;身臨快樂,就會放縱私情;處于安逸,就會恣意妄為,所以即使表面搞得繁華耀眼,也終究沒有結出真正果實,終年勤苦勞作,卻沒有一天會成功,這正是君子所以感嘆的原因啊。

                         

首頁 - 早教篇 - 修養篇 - 立志篇 - 家教篇 - 德行篇 - 處世篇 -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