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網站地圖]
[上古天真] [生氣通天] [陰陽應象] [靈蘭秘典] [六節藏象]
金匱真言
金匱,是指古帝王藏書的器物;真言,是至真之言。 「金匱真言」
談及兩個重點:
一、天之八風對人的身體的影響----人體內的五臟,不但是生精藏神的地方,並且會生五風,來自於五臟的經俞,因天地間的八正,觸人五臟,則成體內五風,而影響人體。
二、言五臟和四季的時氣相應,並且收五方之氣色--五音和五數是相應天之氣,皮肉筋骨應地之有形。
因為天的陽氣是和五臟的陰精相通的,皮肉筋骨又與地之五味。五行。五穀。五畜相應的,在天地陰陽之氣的互相交感之下,人就成了天地之氣最明顯的感應器和象形物,由此產生陰陽象形的道理--就是陰陽變化的方法--也就是壇法的應用。
此外,
「金匱真言」有個觀念是「上古天真」、「四氣調神」、「生氣通天」論中所未提及的:金匱真言開始提出診脈察病的方法。
這篇論中值得探討的就是壇法的產生。
「上古天真」「四氣調神」「生氣通天」論中,尚言人「與天相通」的關係,雖然相通的層次有深淺,分別為----「通靈」、「通天」、「通氣」的現象;到了金匱真言,就不再說「通」了,而是以「應」代替了「通」的字眼,這代表了----人類到這個時期的疾病更複雜了,需要診脈來判斷病情,人類已失去「與天相通」的能力,無法自理陰陽,調和身體,所以只好求助相應原理的壇法,以理清潛意識的困擾而造成的結使之病。
我們要如何知道「上古天真」、「四氣調神」、「生氣通天」和「金匱真言」,除了是珍貴的醫典外,也是記載人類生命體能的演進過程呢?我們若可從宗教修習的方法來了解這篇文章,就可發現修習的方法,壇法的應用規則,正是「金匱真言」中所記載的道理;壇法易修,通「天」「靈」「氣」,則不容易了,除非修習者的意識純一,一如上古之人,才會恢復這種能力。由此推論理解,就可發現人類的文明愈孳壯,則我們原來本元的能力,則漸漸失去。
「金匱真言」在結文時,言:「陰陽表裡,雌雄之紀,藏之心意,合心于精。」
陰陽雌雄的思想,在老子《道德經》和老子帛書中,亦佔極重要的篇幅;孔子見老子時的感慨是--「神龍見首不見尾」。
由此可知,從遠古之時,即已流傳道家這類思想,並且有一批實踐者,他們不但保留流傳下來的思想並且實踐,其深廣的程度,已非孔子崇尚「被服章舉」和「制禮作樂」的人士所能達及,因這種思想,需要一些實踐的方法去印證,才能了解其之所以然;也因為有這些實踐之法,才使得道家思想可以淵遠流傳下來
當我們從道術追本溯源,去了解這種「陰陽雌雄相應天地之氣」的思想時,就可了解這篇所闡述的內容,是壇法發源的始論,這樣,對此文中叮囑--「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謂得道。」之說,就不難理解了;因為壇法可以說是應用範圍最廣泛,操作潛意識能力的方法。
本篇衍生的養生方法:
「五臟相應法」「五色」「五音」「五味」「五聲」「情意」「養臟法」「唱數療病」等
治療養生法。
本篇衍生的道術:「壇法應用的規則」「九宮八風」。
[回頁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