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n Child 鎮魂歌篇 筆記第二頁

因為仇恨的記憶太鮮明,因為時間來不及讓所有人淡忘,而新傷口又不曾停止,要能做到放下仇恨也只有孫定賢這種小說裡面才有的夢幻人物了。

文化是什麼?我無法為之下簡單定義.

在這之前,我想先做個聲明,寫這些東西是我的主觀!我主觀所思所想,並非作者的想法,我無法以客觀立場去猜測作者的想法,所以我的東西一定是極度主觀,甚至我認為只要是寫有關感想評論的東西,根本沒有客觀可言!所以如果認為這些都是廢話,都是不值一看的東西,那請敲敲你的滑鼠,有多遠滾多遠!

好,廢話說完了,進入正題。
我記得我所設定的第二個題目是文化衝突和文化霸權,這個題目之前在一門課中我有用英文寫過一些想法,當然那是有關全球化的題目,跟這本書所提到的文化衝突情況有些不同,但是我想仍是有相同之處的。
到底什麼樣的程度才叫融合?是不是要斤斤計較其中的比例才算?什麼樣的程度叫做被吸收?文化的生命真的能夠被延長嗎?
這個世界淘汰過許多文化,因為這個世界不斷的改變,是不是進步,我不敢斷言,但是我可以很清楚的發現沒有一種文化是可以永久不斷的。或許有很長壽的文化,但是也有很短命的文化,時間短的文化並非都不優秀,並不是他們都不豐富,但是卻被這個世界淘汰了,變成一段曾經發生的過去。應該為消逝的文化悲泣嗎?我想現在的我比較關心還存在的文化。

廣東人、日本人、台灣人、上海人,還有許多非亞裔的移民,馬勒巴這樣一個架空的都市的確很像紐約,但或許會更像未來的台北,因為這是一個以亞洲人為主的都市。誰才是主要族群?每個族群都在擴張自己的空間,所以他們互相爭鬥,但是同時作者也描繪出一個各種文化早在不知不覺中融合的都市,林啟揚,台灣裔卻被日本養母收養,所以會說華語和日語,甚至日語比華語標準!因為環境的關係他還會說韓文,多元文化在他身上實現了,但這只是其中的一幕,即使懂得許多語言,但是文化的本質並未被融合,所有的移民還是以族群為單位彼此爭鬥,像是台灣裔的黑幫老大想盡辦法排擠其他移民一般,他說這原本是台灣人的土地,沒道理晚來的人還振振有詞的分割原先住民的資源!
我想作者一定對台灣有相當的理解吧?這個想法相信在台灣的我們都不陌生。
本土化、去中國化,什麼都好,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邏輯,但是在這本書我卻看到,即使再不願意面對,你還是會感覺到在一個多元城市中,自己族群的文化正在流失,即使是優勢族群也一樣!
與其討論台灣和中國,我覺得倒不如看看西方化和全球化比較有趣。
最近幾年總是聽見人家這樣說:「台灣越來越沒有年味啦!」是啊,比起我小時候台灣越來越沒有年味,過年街上總是冷冷清清,慶祝農曆年還沒有新曆年熱鬧,甚至連聖誕節一半熱鬧都沒有。也不圍爐,也不拜年,幾乎中國年就只是個公定假日了!但是這是在大都市。
在鄉下我還是可以感覺到年的重要,我們一樣有傳統的中國年,只是卻發現小朋友們越來越不懂過年,好像過年只是個可以拿很多零用錢的日子。什麼時候開始我們不過農曆年?應該說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見面說「HI」道別說「BYE BYE」?什麼時候我們的孩子不說新年快樂,改說「Happy New Year」?
那天在公車上聽見一個媽媽,對著一個大概3歲多的孩子說英文,這應該高興我們的全球化徹底,還是為中文被看輕而悲哀?現在的孩子都不會唸三字經千家詩,但是他們會鵝媽媽童謠?我們要什麼樣的未來?一個充滿了中國人(或台灣人)血統的美國文化殖民地?我無法想像當麥當勞取代台菜的時候,我們還能多像一個台灣人!
這都是題外話了,在這本小說,我看到雖然表面上我們都抗拒著外來文化的融合,但事實上誰能真正抗拒?文化最可怕的地方就是能夠在你不知覺的時候慢慢侵蝕你,等到你發現的時候為時已晚。這點從小說中的人物幾乎都擁有雙語能力可以看出來,文化會自己找出路,即使你不給他空間,他會自己尋找機會!
文化的力量不是幾個無知的人在那邊嚷嚷就可以征服的!誰都不能將一個文化從社會中活生生切割!只有無知不明白文化力量的人,才會試圖征服他!現在這樣的人不少,我為他們感到悲哀!
當然也不能讓自我傳承的文化中斷,了解自己的過去,才能發展自己的未來,這是很明顯的。社會的傳承經由父母子女之間超我的塑造而延續,價值會一直延續下去,直到有一天父母改變了,那麼子女也就改變了,這個社會也就改變。總是會有一些與眾不同的父母。
能不能試著誰也不要征服誰?保有自己的傳統,嘗試著與其他文化和平相處,或許剛開始不容易,但開始嘗試總是比停滯不前好,不是嗎?
如果小說中的章、翔,他們可以放下仇恨,嘗試著去了解對方的想法,或許就不會落入他人的圈套之中了。但是當這個社會已經無法再回頭,誰有可以做到拋下成見呢?因為仇恨的記憶太鮮明,因為時間來不及讓所有人淡忘,而新傷口又不曾停止,要能做到放下仇恨也只有孫定賢這種小說裡面才有的夢幻人物了。
身為台灣人的章想要將非台灣人趕出這塊土地,他要讓其他移民都從這個城市消失,他只要所謂的台灣人生活在這個城市中,他要讓台灣文化變成這個城市的主流甚至唯一的優勢文化,就某個層面來說,或許他自詡為台灣文化的守護者,但另一個層面來說,他只是個愚蠢的幻想者,文化的力量……永遠不是一個無知的人可以征服的。但是無數個無知的人……卻能夠活生生的葬送一個美麗的文化。
請大家坐下來握握手,變成好朋友。簡單來說這是孫定賢的夢想。
孫定賢是一個夢幻人物,而我跟章還有翔一樣,都只是在現實打滾的凡人罷了。


這篇比較短,因為要跟小說內容作結合就不免會牽涉到敏感的話題,我要說的都已經說了,我只希望接下來我們可以在現實中選擇正確的路,永遠都不要讓小說理麼惡夢成真。

上一頁

下一頁

聽Gackt唱歌

月光轉角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