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就只是看

有一位隱世的修行者,住在靠近現在孟買的地方,他是一位修行很好的人。所有遇見他的人,都因為他的純淨而尊敬他,有很多人認為他是一位完全解脫的人。

受到這許多的稱讚,這人開始相信︰「我可能是真正完全解脫的人。」但是,生性誠實使他謹慎檢查自己的心,發現自己的心裡仍有染污。當然,只要有染污存在,他並未達到完全解脫的境界。於是,他就詢問向他致敬的人們︰「是否有完全解脫的聖人在這世界上呢?」

「是的,」他們回答︰「有一位出家人喬答摩,被稱為佛陀,他住在舍衛城中,是一位完全解脫的聖人,並且他教導人們達到解脫的方法。」

「我必須去見這位聖人,」這位隱士下定了決心。「我必須向他學習完全解脫的方法。」於是,修行者從孟買出發,經過印度中部,終於到達舍衛城,它位於現在北印度的烏塔帕得許(Uttar Pradesh)。到達舍衛城後,他就前往佛陀的內觀中心,並詢問佛陀的去向。

「他已經出去了,」有一次出家人回答︰「他到城裡去乞食,請在這裡休息等待,他很快就會回來。」

「不行,我不能等待。我已經沒有時間等待﹗請告訴我他的去向,我要去找他。」

「好吧﹗如果你一定要找他,可以順著這條路出發的。」這位隱士立刻再度出門,到城市的中心。他看到一位出家人正沿街托缽。這位出家人散發出一種不可思議的平靜安詳氣氛。隱士認為他一定就是佛陀,於是他詢問一位路人,也證實了他的想法。

就在街道的中央,隱士走向佛陀,向他頂禮,並且觸著佛陀的雙腳,「聖者﹗」修行者說,「我聽說你已經完全解脫,而且教導解脫的方法。請把這個方法傳授給我。」

佛陀說:「是的,我教導這方法,我可以傳授給你。但是,目前的時間和地點都不恰當。請回到內觀中心等我,我會很快回去教你這方法。」

「不﹗聖者,我不能等。」

「你不能夠等半個小時嗎?」

「不行﹗聖者,我不能再等﹗可能在半個小時內,我會死去,或你會死去,或是,我對你的信心會完全消失,那麼我就學不到這個方法了。聖者﹗現在就是時候,請你現在就教導我吧﹗」

佛陀注視他,並且發現到︰「是的,這個人剩下的時間不多了;他在幾分鐘內將會過世。他必須在此時此地得到法的教導。」可是,在這馬路中間如何傳法呢?佛陀只說了幾句話,但是,這些話包含了所有的教導︰

當你看時,就只是看,當你聽時,就只是聽︰當你嗅、嚐、觸時,就只是嗅、嚐、觸︰當你認知時,就只是認知。

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觸到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時不要有價值判斷,也不要有因循舊習的分別心。當我們開始判別某一個經驗是好是壞時,過去的盲目反應,會使我們以扭曲的角度來看事情。為了讓心從各種束縛中解脫,我們必須學習不經由過去的習性反應來判斷事情,而只是保持覺知,不作價值判斷,不起習性反應。

由於這位隱士的心已經非常清淨,所以幾句話的教導已經足夠了。就在馬路的旁邊,他坐下來,集中注意力觀察自己的身心,不作任何價值判斷,不起任何習性反應;他只是單純地觀察自己身心內的種種變化。在他活著的最後幾分鐘內,他到了最終的目的,成為一位完全解脫的覺悟者。(註四)

就只是看-完

上一頁/回主頁/下一頁

歡迎廣泛傳閱 請勿自行増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