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保險界別議員陳智思



出身顯赫泰國華僑家族的陳智思,為泰國最大的華人銀行--盤谷銀行創辦人陳弼臣的後人,其父乃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陳有慶。


“九七年香港回歸國家時,我還未參與政治,只是一個普通的商人。特區政府成立當日,我在家看電視直播。”

“九八年入立法會後,對政府的看法大大不同,發覺很多事情比表面上複雜,政府的政策亦如是。在大部分時候,市民將責任全推給政府,認為問題在政府。我參與公職後,始發覺以往自己亦是當中的一分子,總是將問題指向別人。其實市民亦有責任解決自己的問題,始終官員不是神人。”陳智思總結幾年來出任公職的經驗說。

陳智思真正開始為人熟悉,是在一九九八年成功當選立法會保險界別議員後。作為最年輕的立法會議員,陳智思在幾年間,曝光率急劇上升,由一個普通的商人,搖身一變成為街知巷聞的政界新貴。

有“公職王”美譽的陳智思,給人的印像是對社會甚有抱負,使命感強。然而這可能是個美麗的誤會。他說,自己亦不明白為何獲邀出任眾多公職,每次都是很偶然的,而且公職就像藤連瓜、瓜連藤般,擔任某職位後,便會有第二個連著。有時他也擔心會出岔子,不過他總是大膽嘗試,努力為公眾服務。

年僅三十七歲的陳智思,曾三次進行心臟搭橋手術,體內共有五條人造血管。換了別人,可能會自怨自艾、鬱鬱不歡;但他回望人生逆境,卻神態自若。

別看陳智思外表健康,原來醫生十年前已對他說,他的身體機能等同一個比他老二十年的人。為此,他對自己的生活、飲食習慣十分注重,不吃紅肉、不喝酒,又有固定運動量,保持身體機能在最好的狀態。

代表保險界的陳智思,是人壽保險公司的“不受歡迎人物”。 因為他的健康記錄,風險太高,全港沒有一家壽險公司願意替他投保。陳智思惟有“自保”,節制飲食並保持運動量。然而他並沒有氣餒,積極面對人生。他到現在仍要定時服藥,但他已習慣了,不往壞的方面想,能輕鬆面對。

經歷過死亡的威脅,陳智思更珍惜生命,遇有機會不輕言放棄,做事充滿拼勁,有時甚至過了頭 ; 他太太常提醒他不要搏得太過盡。

陳智思談自己的人生經驗。他說別人以為他的人生一帆風順,其實他的路是崎嶇地走出來的。每次回望人生,都發覺事情並不如想象中差勁、絕望。

陳智思當初因病不情不願地放棄了讀經濟而念美術,回頭再看,發覺以前念的經濟理論對現在的工作並無幫助,反之藝術卻使他具有創造力,無形中幫助了他的事業。立法會的標誌是陳智思找人設計,他公司的形象改變也是由他自己負責的。

另一個經歷,直接影響他今日的成就。畢業後,陳智思一直在銀行工作。有一天,其父要求他轉行,幫助家族打理保險公司。起初陳智思很抗拒,認為保險的地位較銀行低,然而對於父親的安排,他只有無奈接受。然而他的際遇,令他更相信凡事總有轉機。

“誰會想到因為轉做保險,令我有參選立法會的機會?今日回想,如果我當日留在銀行,現在仍是個普通銀行家…….”他更強調對自己轉做保險的決定沒有後悔。

陳智思當年入行日子尚淺,參選全憑一個“勇”字。他的三個對手,全部比他多二十年經驗兼任職大公司,然而他卻“爆冷”勝出了。以往一般市民對保險的評價頗低,以往做的職業調查,保險從業員的形象也是排在榜尾。他說,保險也是一門專業。 參選時他曾經承諾,會努力將保險界的聲譽提升。

陳智思希望,透過他所做的,讓人看到保險業界人士是專業人士,關心社會,而非只是營業員,增加一般人對保險從業員的認可。他認為,這幾年來,港人對保險行業的認識增加了,亦看到保險對其生命財產的重要性。



911 Reflection 911反思(只有今天)

Memo From Our Boss (老闆的指示)



人生意義 | 人生目標 | 人生保障 | 生命之道 |珍惜生命



健康飲食守則 | 健康生活守則 | 健康生活資料室 | 生活小秘方 | 閱讀分享 | 旅遊資訊| 吃喝玩樂資訊
特區政府 | 教育升學 | 香港機構 | 醫療網絡 | 傳媒資訊 | 基督教
主頁Home | 與我們聯絡


Sign Guestbook View Guestbook

本網站內容僅供分享和參考之用.絕非任何產品之推介/保證.

Free domain availability check:


travel 468x60

Copyright 2001-2003 All Rights Reserved

香港人生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contact us
主頁Home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