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SOUND SRC="nantahsong23.mid" LOOP="INFINITE">
nantahfriends
.com
大木森森,松柏梧桐杨柳
细水淼淼,江河溪流湖海




南洋大学创办人
陈六使先生
(1897-1972)

我今日三百余万新马华人,独忍坐视母语教育、祖宗文化之形消迹灭于我足所践履,手所经营,且将以新园姿态与世人相见的土地耶?独忍后世子子孙孙不知谁是父母祖宗,且不自知其为华人也耶?余每振独及此,心中如焚,思办一中国式大学试挽狂澜,冀希中华文化永如日月星辰之高悬,朗照于新马以至同东南亚,蓄之有日矣。(陈六使先生)    “他告诉我他很高兴听到一些出色的南大毕业生,能在世界著名的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但这并不是他创办南大的主要目的。如果以此为目的,他不如设丰厚奖学金将学生送往外国著名大学,这样做会省钱得多。他创办的大学应该照顾到普遍上大多数的学生,包括那些一般的,并不太特出的学生。如果南大能够协助一些普通的学生,将他们培养成在社会上真正有用的人材,南大才算是真正完成使命。” (郑奋兴:陈六使先生心中的"民众大学")


【南大回顾与前瞻】


陈六使先生专辑
郑奋兴教授怀念南大
网上南大--梦幻抑真实
李资政与网上南大
李光耀与新加坡

郑奋兴教授公开函
网上南大白皮书

最新文稿
(2004年5月13日)

【南大组曲】 漫步人生 ,有几 多知己 ?云南园中 ,多少 追忆 ?世事无常 ,天各 自一方 ,有缘相聚 ,能不 珍惜?


出师表 南大旗
啊南大!(1) (2)
南大曲 download
南洋大学歌



Acknowledgment
Notice Board
Archive
Last updated on
13 May 2004
Number of visits
since 9 August 2000

Counter



国 际 南 洋 大 学 之 友
ALUMNI AND FRIENDS OF NANYANG UNIVERSITY




南洋大学纪事年表五 傅文义 物理系第五届 2004年2月24日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编辑部 2004年2月22日甲申年元旦

  创校先贤及各阶层父老促成了南洋大学诞生,南大校友体验了南洋大学的神髓,今天新加坡国内外有识之士缅怀南洋大学的功绩。

南洋大学永垂不朽,她有如明月,在不同时代显现了不同的意义。


新加坡2003年南大之夜相片78张
谢谢李益伍(AG LEE)同学提供网址

曲终人不散 -- 纪念陈六使逝世三十一周年 李业霖
独忍后世子子孙孙 编辑部 2003年9月11日陈六使先生忌辰

南大南大(二) <编辑部文稿> 2003年

1。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8月13日 2。徐校长心中的南大

8月15日

3。南大校友们怎么想? 17日,18日 4。历史的流程与错误 8月19日
5。南大复办,复名,与复校 8月21日 6。南大复名的底线 8月23日
7。他们后来做了些什么? 9月17日 8。南大复校面面观 9月20日
9。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9月22日 (全文下载)

  相关文稿
校友及其他 2003年11月16日
联合早报 2003年11月19日



徐冠林教授虽非南大校友,他最尊敬的老师陈南山先生则是师出南洋大学,如今与南大大师伯郑奋兴相见欢,古今多少事。。。。。。

(2003年6月22日徐冠林教授温哥华使命之旅)

校友及其他  
母亲不会在云端微笑 傅文义 2003年11月16日
搬弄历史 泰然 2003年11月15日
“南洋大学”应该代表的标志要素 朱永安 2003年11月11日
待尘埃已定之时 傅文义 2003年11月9日
“复名”的大环境 敬颖 2003年11月8日
“南大复名”汇报会 信息录 2003年11月2日
历史评论:元灭宋、清灭明 傅文义 2003年10月4日
恢复陈六使的尊严 易柳诗 2003年9月7日
牌坊的伸诉 牌 坊 2003年8月28日
也谈南大精神 梁钺谡 2003年8月25日
重看复名得失问题 傅文义 2003年8月23日

回应  
黄树人向前看,看什么? 傅文成 2003年8月30日

转载自联合早报  
南大的新发展机遇与办学方向 崔世杰 2003年11月19日
南大的复名、牌坊的搬迁及其他 崔世杰 2003年11月18日
南大复名问题须以南大前途为出发点 新加坡李显龙副总理 2003年11月9日
湖畔同游 红豆寄意 潘星华 2003年11月1日
继续南大课题谈历史 联合早报 2003年10月30日
南大曾构思建“校园市镇” 区如柏 2003年10月9日
南大情意结文化梦魇和历史文化解读 李诗锦 2003年10月7日
南大:旁观者的祝愿 朱新强 2003年10月4日
南大牌坊应移到新校门 潘义武 2003年10月2日
为新南大发展成综合大学献议 李诗锦 2003年9月26日
把尊严还给南大牌坊 郑英豪 2003年9月20日
南大课题的历史层面 郑崇德 2003年9月18日
别叫南大复名太沉重 王永炳 2003年9月18日
让新南大继往开来 联合早报社论 2003年9月17日
黄祖耀:旧南大牌坊应迁至现南大校门 潘星华 2003年9月14日
追忆南大情 点滴在心头 卢丽珊 2003年9月14日
讨论南大切入了正题 彭世灼 2003年9月11日
南大——心路之旅 罗波浩 2003年9月5日
南大牌坊位置的商榷 周智敏 2003年9月5日
旧南大关闭,真正原因何在? 曾炽豪 2003年9月4日
南大牌坊 陈再藩 2003年9月1日
让我们向前看 黄树人 2003年8月30日
为南大解铃 郑崇德 2003年8月29日
坎坷曲折的南洋大学之路 李诗锦 2003年8月29日
放下吧!南大 韦瑞金 2003年8月29日
南大复名的几点建议 叶松英 2003年8月29日
重振南大的重要时刻 陈子桂 2003年8月28日
寻找国大精神 郑诗慧 2003年8月28日
三所大学领导人同意加强合作 黄佩玲 2003年8月25日
华校生的一点感思 张玲玲 2003年8月27日
复名是为了发扬南大精神 周孙铭 2003年8月26日
南大精神的失落与重续 庄永康 2003年8月24日
立在今朝望千秋 潘正镭 2003年8月23日
应该积极讨论南大事 梁丁尧 2003年8月23日
怎么会伤透母亲的心? 廖弘昌 2003年8月23日
把南大历史衔接起来 许定来/谢盛海 2003年8月21日
不废江河万古流--再谈南大牌坊 郑英豪 2003年8月20日
南大课题 洪建中/戴文雪 2003年8月20日
全看你了,徐校长 林凤英 2003年8月19日
南大牌坊—新旧南大的一道桥梁 刘秀天/王昭英 2003年8月19日
写在创建一流中文系之前 朱崇科 2003年8月18日
爱 也需要 空间 周兆呈 2003年8月16日
新南大应走出新方向 联合早报社论 2003年7月30日

母亲在云端微笑 转载自联合早报2003年8月12日陈瑞献专访

我的希望是:一、恢复陈六使先生的身份与尊严。二、把旧南大牌坊迁到新校门。三、重办南大的旗舰学系中文系。四、恢复南大的人文风气。五、复名。这一来,我相信旧南大同学会擦干眼泪,看到他们的母亲在云端微笑。相信我的希望会符合徐校长办校的大方向。(编者按:陈六使先生身份尊严可恢复,校门可回迁,南大旗当然不可不回升)

“南大精神”是一种盛大刚直的正气与节操,也就是孟子说的“浩然之气”,一种正义凛然的精神状态。孟子说它必须以正直的方法培育修养,并且与道义相配合,才能充盈于天地之间。到了文天祥,它是天上的星辰,地上的河岳,人身上的浩然正气。陈六使先生与先辈们,便是以浩然正气创立南大。它发生在南大,所以是南大精神;发生在牛车水,便是牛车水精神;发生在抗沙斯的时空,便是抗沙斯精神。所以,南大精神是先南大而存在,并且在南大消失后,仍然是充盈于天地间的一股正气。培育修养这种正气能让一个生命立于不败之地 。 。 。 。 。 。 陈瑞献


新山陶德书香楼讯:南洋大学历史回顾展8月3日新山举行

编者按:小时看电影都会专注戏中“好人”与“坏人”,后来邓小平道出黑猫白猫是个“突破”,如今世间都在讲求“双赢”。南大问题应从各个层面去看,若抱追究恩怨的心态恐怕再过数代仍旧纠缠不清。话说回头,南大本质是让海外华人保住华人文化的根,南大伟大之处是在中国海外不同客观环境之中承传了中华文化,“南大精神”珍贵之处是它代表了中华文化在中国海外特殊情况下,甚至在逆境中骄傲的体现。它已成了东南亚华人社会珍贵的遗产,在全人类文化与教育范畴是独一无二的一章。今天谈南大问题,回顾不可或缺,前瞻却更为重要。中华文化讲求胸怀,以德报怨,化敌为友是受到肯定的。与其缠绕在仇怨的计算,何如携手将“南大”继续发扬光大,写下南洋大学的第二章?更何况,文化与教育纯属对子孙后代的义务承担,对个人可说是“无利可图”,各造又哪来恩怨敌友问题?南大理大从复名问题延伸至本质上的探讨,我们高兴看到南洋理工大学校长徐冠林正循这一方向努力(详转载文章)。我们的基本看法是:明天我们后代的光辉,应比昨天我们的不平更值得我们去思考。

南大:回顾与前瞻 南洋理工大学校长:徐冠林 30.7.2003
南大将在前人的基础上迈进 南洋理工大学校长:徐冠林 31.7.2003
(转载自联合早报)



南大南大 <编辑部文稿>

"大南大" 是 "火凤凰" 郑奋兴教授2000年8月27日
风。。。 刘秀天2003年1月24日

 
1。恩恩怨怨何时了? 2003年1月8日 2。朱永安教授调查报告的背后 1月9日
3。也谈南大精神 1月10日 4。现代国家的现代烦恼 1月11日
5。重说陈六使最后的礼物 1月12日 6。模拟论坛(1) 1月15日
7。复名的背后 1月19日 8。何以要复名与融合? 1月20日


南大曲下一章 2003年3月20日
编者按:有一学长焉,由南大之友网站主题曲激起其对母校的思绪,先以英文,继以中文填词,郑教授将其二电邮转寄,我亦转寄给其他同学。由于首电邮署英文名T LAI,也不知是那位校友。次电邮署名THIAM TED,即向郑教授询问,原来正是阔别卅多年的数学系赖添德学长也。在云南园时常戏言:大水冲倒龙王庙,自家人不识自家人,如今又一实例。立致函问候,从赖学长回函中又获另一同学至友何瑞源兄电邮,顿感时空混乱,疑幻疑真。云南园红砖绿瓦,从校门宿舍学院图书馆学生楼到南大湖等历历如绘,似乎等下就相约到云南园小餐厅吃老三的肉骨茶,要下坡到上海书局,商务书局跟友联书局逛逛,到奥迪安看电影,到奥迪安隔壁咖啡店吃月兰亭炒棵条等等。景物大部份已全非,而其情永在,特徵得赖学长允可将其所写歌词上载,以志其盛。。。。。。




校友投书
千万不要冒充历史上著名的“南洋大学” 朱永安 2003年2月26日
真正的南洋大学历史只有一部 南大校友十人 2003年2月12日
如何保护南大的至尊名望 朱永安 2003年1月15日
理大的21年历史,不可随意混进南大历史 朱永安 2003年1月22日

校友文稿转载
正名国立南洋大学 傅文义 2003年1月25日(Tropica)
理工大学的未来名字 黄有光 2003年1月31日(联合早报)

编者按:本网站本着百花齐放之宗旨刊登校友多方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意见。


编辑部:请不吝赐教

南大校友朱永安教授最近在nantahalumni@topica.com以三个课题向南大同学作调查:

(1) Do you agree that NTU is the resurrection of Nantah?
(2) Do you support Professor Teh's Internet Nantah?
(3) Do you support the role of the president of your local Nantah alumni association as vice president of the "Nantah History Writing Committee"?

在140余校友之中,获49回应,附函乃朱教授调查的结果:
Nantah Survey 2003年1月8日
Nantah Survey(2) 2003年1月16日
(编者按:由于大部份校友都不熟电脑中文打字,所以选用英语通讯)

南大盼在三年内扩展为综合大学 转载自联合早报 2003年1月8日


911事件之后,本网站曾连续发表文稿作出分析与呼吁。事隔年余,局势逐转严峻。美国最佳盟友沙地阿拉伯某官方人士与国内多名富豪竟受嫌支援911凶徒,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互残升级,中东战争一触即发,以及最近巴里岛与肯雅的恐怖事件,在在显示凶兆。对恐怖行动必须同声谴责与制止,但以牙还牙,以暴制暴可否澈底解决问题呢?特将年前文稿移诸网站上方,以供思考 。 。 。 。 。 。

美国悲剧的反思 编辑部 2001年9月12日
报复行动愚不可及 编辑部 2001年9月15日
连营七百里 编辑部 2001年9月17日
还我头来 编辑部 2001年9月18日
智慧,策略与手段 编辑部 2001年9月19日

一场奇特的战争 编辑部 2001年10月8日

再说天下大势 编辑部
1。历史的新变数 2001年9月21日
2。问苍茫大地 谁主浮沉 2001年9月22日
3。战争这样东西 2001年9月23日
4。未来世界的臆测 2001年9月25日-29日
5。东方西方 2001年9月30日
6。国家,文化与互联网 2001年10月1日
7。未来世界谁对谁? 2001年10月2日

美国国旗中国制造 南大生 2001年10月2日

我的天呀! 南大工管系第四届:刘秀天 2001年10月15日
编者按:本篇文稿乃学长投书,本网站本着百花齐放的宗旨予以登载。文中所述有惊人之处纯属基于个人良知之思辩。读者可以赞成,可以反对,但却不容忽视。


在南大校友内心,中国海外唯一的华文大学:母校南洋大学是个亲切而又崇高的名字。世局如棋,近年据南大校园而另行营建的南洋理工大学似有“认祖”的倾向,欲以南洋理工大学简称南大,与南洋大学的南大相容为一。对此南大校友有者“欣然同意”,有者“不以为然”,导致近日在新加坡联合早报的一场论争。南洋理工大学承受南洋大学遗留的恩泽自不待言,但是否获认同为一脉则除口惠之外尚须兼顾实至 . . . . . .

南洋大学正名记 转载自联合早报 2002年10月4日,8日,12日,16日

郑奋兴教授教育之旅:从全球教育改革到全球教育复兴 2002年7月6日

前言:

众所周知,郑教授从事教育四十余年从不言倦。如今退休之龄仍不远千里,越过重 洋从加拿大飞来星加坡及汶莱,传播对全球教育新情势的看法,预言现代科技(主要 是电脑与互联网)运用在教育上所将引发的突变。本文将陆续为此作重点报导,探 索并延伸。由于郑教授思考内容牵涉甚广,不仅是制度,教育观与客观现实的重新 检讨,而且是突破国界,以全球与新世纪为疆域的深切反思,所以不仅将谨慎报导, 同时也望各方高明共同探索。看看能否在新的海洋世纪中创造新局面,用7月6日郑教 授在新加坡为《联合早报》和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主办的中英双语教育公开讲座会时一位 听众的口吻说:且看谁将率先起义。

除了意识与理论,本文也将推介郑教授在讲座会中提到的现代资讯科技:包括Mathematica,电脑中的数学世界,数学经由电脑与“艺术”的挂勾。还有快如闪电的多功能电子字典,互连网图书馆转化为“私人图书馆”,传授每个人都能随身携带万卷藏书的 “秘诀”。同时提供并介绍郑教授所提及的网址及一些“与价格不符”的免费或廉宜工具,让大家共同享有新资讯世纪所带给大家的,不用白不用的重大礼物 。


附录:
1.郑教授履历
2.全球教育改革原稿(I)
3.全球教育改革原稿(II)
4.郑教授推荐网页:
www.mathematica.com
www.babylon.com
www-sfb288.math.tu-berlin.de/vgp/javaview
www.xahlee.org
www.calc101.com
《听众/读者回应》
新加坡听众来函

1。从陈六使的民众大学说起 2002年7月10日
2。改革与复兴 2002年7月11日
3。全球教育企业的衍生问题 2002年7月12日
4。全球教育企业带来教育复兴 2002年7月13日
5。谁主浮沉? 2002年7月14日
6。六年数学课程减为三年 2002年7月15日
7。家藏万卷 2002年7月16日
8。世纪神品Mathematica 2002年7月17日
9。路漫漫其修远兮 2002年7月18日

(本栏版权所无,翻印必谢)



长者之言:
锺灵中学校长陈充恩先师成仁50周年纪念 加拿大:荣亚英医生 18.03.02
编者按:荣亚英对锺灵中学的前辈校友们来说应该是个熟悉的名字,日前接获荣医生来 信,从对锺灵陈充恩前校长成仁五十周年的悼念放眼在未来世纪继承其恩师遗志, 同时指出“是事在人为,南大一万多校友,锺灵三万如能合作。。。”长者之言,凡 南大锺灵校友应予深思。荣医生嘱咐收集校友反应告知,盼望读本文之锺灵与南大 校友能踊跃回应,以期在有生之年得见未来世纪之风潮提早起汛。

校友来稿:
童年回忆里的韩素英医生 加拿大:陈玉雄 29.03.02
编者按:人生如浪花,回忆也看时空背境。云南园的昔人往事,校友们不加紧攫取留影,百年之后,也就无迹可寻 。 。 。 。 。 。

中国大力发展网上教育 编辑部2001年10月15日

大南大之旅序:无名草花的清香 郑奋兴教授2001年5月19日
编者按:郑奋兴教授数月前所作短文经过再三细读,感其盈然自得之中蕴寓意味深长的人生哲理,将它跟毛泽东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引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技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放在一起来读,别有一番风味。
真情最美-傻子的哲学续篇 傅文成 2002年1月4日

跨越時空的旅程 一凡訪“一切智園─陳瑞獻大地藝術館” 2002年2月27日
編者按﹕陳瑞獻與一凡(王昭英)皆南大校友﹐本文與陳瑞獻的才華將時空全落往青 島一切智園﹐古今中外輝映﹐而雲南園昔年之靈氣﹐亦隱現其中乎﹖

纵横千里一席谈 饶尚东博士访傅文成谈避世圃随笔 (1) 2002年3月3日
饒尚東博士﹐南大地理系第四屆﹐先後任教南大﹐新大與汶大。近協助汶萊廣播電台 主持<縱橫千里一席談>﹐3月3日訪另一校友傅文成談其作品﹐在電台播出。少林子 弟師兄弟對談﹐興味盈然 . . . . . .

避世圃随笔的由来
我读避世圃随笔
避世圃随笔研究


马年谈年 编辑部 2002年1月24日
知己的传说 编辑部 2002年2月11日
吃饭与教育 郑奋兴。傅文成 2002年2月12日

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生平 学长通讯 2001年11月16日

南大教育论坛 编者按:本论坛从各社会阶层,各事实层面,探索现代教育因为时代的变迁与资讯科技的进展而引发的种种弊端与不足,寻求将现代教育与互联网挂钩的途径,以消除教育与时代及科技间的差距,并期催生未来的网上大学。欢迎所有读者参与意见,提出质疑,在新世纪的教育进程留下轨迹,为未来的新教育殿堂留下文献。

网上南大的第二步 《南大教育论坛》序言 编辑部 2001年12月10日
全球网上高材教育 简体 繁體 郑奋兴教授 2001年12月11日
【读者回应】一网打尽 一读者 2001年12月16日
望子成龙 郑奋兴教授 2001年12月17日
知识爆炸时代的有效教学法 刘斐文 黄卓绵
本文收集整理许多珍贵的资料为引导,让大家从历史的宏观角度看待未来世界的教育与大众学习情况。感谢二位校友及朋友让我们将他们杰出的专业研究刊载供大家分享。
向大宗师学习 傅文成 2001年12月24日
认清问题的根本方能治本 柯孙科 2002年1月16日 (转载自联合早报)

《转载》

中国优秀高考作文选 中国年度最佳小学生作文
编者按:谨转载中国青少年新世纪读书网中两个网页,从中读者可以看到:1。中国学生的水平。2。中国在互联网跟教育挂勾所作部份努力。此网页已经上载了上万册古今中外书藉名著,由世界各角落欲探索中华文化的人士免费下载。每游览此一网站,深感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已非空喊口号,中国国内高瞻远瞩之士早已付诸行动矣。

【君子同乐】
编者按:当今乱世,经济不景与战祸频繁,加之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基础日形薄弱,人 世间呈一片昏暗。能在此冰酷的现世中让大家重沐人间气息者,莫过于音乐歌曲。有 人说:“音乐殿堂没有世俗、没有名利、没有虚伪,音乐为我们开创了另一个精神家 园。”基于此, 特设“君子同乐”,愿大家竞相献宝,以飨同好,共保灵气
1。世界上登台最少的民族音乐大师 alo 搜集 2001年12月4日

【关于南大】
理大千万别改名南大 孔老三 2001年11月1日
南大校友联欢会意义何在? 仲连 2001年11月3日
名牌“南大”﹕向理大詹道存校長致敬 编辑部 2001年11月8日

南大之友一岁了 2001年8月9日 网站下载(download)

【中华民族的复兴】 郑奋兴教授
1。从数学王国谈起 2001年8月25日
2。与古丁博士谈语文教育 2001年8月26日
3。向李约瑟致敬 2001年8月28日
4。所罗门王的智慧 2001年8月30日
5。中华民族与全世界的憧憬 2001年8月31日
(全文)

读者投书


【白鹿洞与奥林毕克】 编辑部
1。世界大同的先声 2001年7月29日
2。奥林毕克采访录 2001年8月 4日


【奥林毕克的深思】 编辑部
2001年7月14日
中华民族的悲悲喜喜 2001年7月16日
荒谬绝伦的中国威胁论 2001年7月18日
掩耳盗铃的人权份子 2001年7月19日
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明天 2001年7月20日
奥林毕克万岁 2001年7月20日
(全文)


【海外华族文化救亡运动】 编辑部
1.大时代里的大意外 2001年6月10日
2.互联网造成的新情势 2001年6月11日
3.互联网如何挽救文化 2001年6月14日
4.互联网运作实例 2001年6月18日 (续1) 6月20日 (续2) 6月22日
5.几点建议 2001年6月24日
6.结语:多尔衮致史可法函 2001年6月26日



南洋大學的母親﹕新加坡福建會館 编辑部 2001年6月6日
新加坡福建会馆近事记 编辑部 2001年6月15日

网上南大开始起步 郑奋兴教授 2001年4月13日

"大南大" 是 "火凤凰" 郑奋兴教授

【教育点心集】 郑奋兴教授
郑教授讲故事是当年南大校园一乐,记得郑教授当年名故事:“长距离与短距离”一时成了同学之间的口头禅,相信至今许多数学系同学之间谈起必将会心微笑。如今南大校园已如过眼云烟,但在网上重听郑教授讲故事不觉又回到当年。盼望其他科系老师同学也能在网上传讯,故事频频,或可在压力重重现实社会之外另建园地。即使不能重返当年的母校,也可效苏东坡的“故国神游”吧。
1。教师乐 2001年5月24日
2。黑蜘蛛 2001年5月26日
3。降龙十八掌 2001年5月28日
4。老太婆过马路 2001年5月31日
5。猎人与狮子 (长距离与短距离) 2001年6月9日
6。自出洞来无敌手 2001年6月13日

【南洋大学的风采】 (本栏版权所无,翻印必谢)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谁是南大之友? 编辑部社论

大南大之旅 编辑部2001年5月5日

话说天下大势 编辑部
1。海洋世纪 2001年5月8日
2。人兽之间 2001年5月9日
3。人与人之间 2001年5月10日
4。做皇帝原来这麽好 2001年5月11日
5。人与国之间 2001年5月12日
6。从互联网看世界 2001年5月13日
7。新加坡与网上 2001年5月14日


南大故事新编
“山山皆秀色,树树尽相思”是南大校友对母校深切的思念。而山山树树背后还隐藏着许多故事,听郑奋兴学长细细道来令人感极泪下。盼望其他学长也能参与其盛,将那一伟大时代里伟大的人物,环绕着伟大母校所发生伟大的故事载诸网上,传诸后世,也算是对母校,对子子孙孙的一个交待吧。而关心南大的友人与前辈若能相助存档,令南洋大学的光辉永照人间,更是欢迎与感激不尽

怀念林连登,怀念刘玉水 南大数学系第一届:郑奋兴 2001年4月1日
南大功臣黄奕欢 郑奋兴 2001年4月4日
南大恩人李成义 郑奋兴 2001年4月6日
南大恩人李成义(续) 郑奋兴 2001年4月7日

青山不改



【怀念李昭铭校长】
安息吧,敬爱的李校长 郑奋兴教授 2001年5月24日
李昭铭校长带来的启示 编辑部 2001年5月25日
动人的人文风景 一凡 2001年5月25日

无可奈何花落去...悼亡友 宁静 2001年6月29日



南大校园生活
南大生活拾忆(1) 南大地理系第七届 陈松沾 1995年 (转载)


【吹响南洋大学复校的号角】
1955年南洋大学由陈六使先生领导海外华人在新加坡强行创立,1980年被政府关闭。一群南大校友予以历史存档,先求继往,寄望开来。

当南洋大学一再受到“报告书”的冲击时,陈六使先生已经意识到事态严重,他对林连玉先生说:“我要放手,也在10届毕业生之后,难道10届毕业生,几千名之中没有一个可以继承南大的?” (陆庭谕)

为袁崇焕守墓 一个延续三百七十多年的故事
1630年,一代抗清儒将袁崇焕被崇祯帝冤杀,其帐下谋士佘氏舍家忘死偷葬袁帅首级。从此,300多年来,佘家世代为袁大将军守墓。一名美联社记者采访后感慨无比:“我们美国立国也就二百多年,你们佘家却为一个人守墓三百多年,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佘家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女士说:“不为别的,就为忠义两字。”而“忠义”二字却不能仅从字面上去理解。 其他有关袁崇焕的资料

独忍后世子子孙孙不知谁是父母祖宗? 陈六使先生
陈六使先生心中的‘民众大学’ 郑奋兴教授
李光耀博士 源 2000年11月27日
千年庭院 摘自余秋雨散文集 2000年12月8日
网上世界再探 2001年1月20日

时穷节乃见 谢太宝“南大精神” 陆庭谕 2000年7月17日
不为也,非不能也 (读萧易健文有感) 编辑部 2001年3月11日

水浒“主导”王伦

其他详细资料

【怀念南大】
黄丽松难忘南洋大学 (转载自亚洲周刊) 8 Dec 2000
.....黄丽松认为南洋大学独一无二...只有南大毕业生对母校的忠诚没有限度...要 成立网上的南大,这可以加以研究研究。

【编辑部社论】
南大复校必胜之道 18 Sep 2000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25 Sep 2000
基督门徒,少林子弟,南大儿女 2 Oct 2000

庆幸你们有机会参加 美国:巴顿将军

【古今思潮】 编辑部
楔子 2001年5月23日
盘古开天辟地 2001年5月30日
法拉第拒不受封 2001年6月5日
夸父与刑天 2001年6月10日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南大工管系第四届:刘秀天 2001年10月8日

【饮水思源】
详细资料

【南大问题分析和建议】
NTU Is Part Of Greater Nantah 5 Aug 2000
设立南大复校委员会建议书 几位校友拟议 26 Sep 2000
空军与陆军,网上和地上 南大生 7 Oct 2000

My Late Uncle Tan Lark Sye By Tan Eng Joo, 1 Jan 1999

【关注宏愿学校课题】
详细资料

【笑话连篇】
Gates VS GM 16 Nov 2000
华裔馆中的商女情怀 26 Oct 2000
不白之冤 15 Oct 2000

【補遺】
杨令公与潘仁美
非我族类
为南大儿女的大团结欢呼 编辑部
南大儿女如何团结? 编辑部

现代社会中的文学观 8 Sep 2000
落实南大精神的我见 8 Sep 2000
南大精神与文化传统
其他



避世圃随笔的由来
我读避世圃随笔
避世圃随笔研究

诗二首

【散文小品随想】
心中情眼中泪 23 Oct 2000
自尊与尊师重道 23 Oct 2000
浪人的悲歌 23 Oct 2000
Wealth, Success and Love Sam Lee 22 Oct 2000

朱元璋手书(转载) 15 November 2000
李华吊古战场文 14 November 2000

关于我们 About us
请连络我们 Contact us
Email: nantahfriends@yahoo.com
Fax : 6732-650699



E-书下载
中华民族的复兴
欢迎下载,传阅,转载,赐教

(编者按:本E-书文稿六万言皆出自本网站,部份曾在新加坡联合早报刊登(版权属联合早报),同时蒙中国国内网站转载。今收录成册,示海外华人在当前大时代,藉现代资讯之功所作披肝沥胆之言。不求有他,仅略尽中华民族复兴之际,海外华人所能尽野叟献曝之责也。)

中华民族的复兴
郑奋兴教授 2001年8月25-31日
话说天下大势
再说天下大势
奥林毕克的深思

看中国电视剧“走向共和”
东南 2003年5月16日
盘古开天辟地
编辑部 2001年5月30日

三说天下大势
【从海外看台湾选举】


1。中华民族的民主实验
编辑部 2004年4月21日
2。台湾的政治现状 23日
3。台湾320大选始末 25日
4。政权的正当性 27日
5。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29日
6。一中帝国大梦?(上) 5月1日
7。一中帝国大梦?(下) 3日
8。民主陷阱 5日
9。中华民族看哪些? 13日

【网站惊奇】
中文网址集成
中文报章精选
伊拉克的"礼物"

满江红
南宋民族英雄岳飞所填满江红是他传诵千古的代表作。相传奸相秦桧初读时不知是岳飞词,叹道大宋有此等才子?此词所谱歌曲曾听过二种,近友人电邮传来香港歌星罗文所唱粤语版本别具神韵,颇能显词中情怀,特予转贴。

本网站从南大复校的期愿与思辩中获一结论:数千年来主宰人类的三要素武力,经济与文化之中,证诸今日世间的种种乱象,文化最终将从以往的相对弱势变为未来的绝对强势。(详问苍茫大地 谁主浮沉) 文化出自生活而融于生活,最直接的显现方式莫过于文艺,最简捷的传播途径又莫过于音乐歌曲。有网站http://hao123.net/mp3s.htm 焉,提供数种精彩之搜索引擎,从中可寻获几乎所有中国乐曲;下里巴人到阳春白雪,流行歌曲到中国经典,长城内外,大河上下,长江南北,国内海外不同版本的华人民歌名曲莫不囊括。盼读者能一试独乐乐不如与众乐乐之趣,先试加品赏,再广为推介。


陈瑞献和书的故事
郑英豪 (转自联合早报)


人生的能量
东南 2003年10月6日
人生的角色
东南 2003年5月23日
祸兮福之所倚
编辑部 2003年5月5日
知其所止
编辑部 2003年3月31日
布什总统看完《英雄》之后
(联合早报精华转贴)
冬将军与沙将军
2003年3月27日
从枪杆里出政权说起
海外华人 2003年1月7日
卅六着,走为上
甲午 2003年1月3日
唯物论真的如此岂有此理?
编辑部 2002年12月14日
中华民族只有三百年的
历史文化?
编辑部 2002.12.25
旧稿新读:历史女神
台湾独立的“好处”
甲午 2002年12月16日
沈慕羽90大寿 20万贺仪献培中 (转载) 2002年7月14日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陈瑞献现象探讨)
怀念阿麦
东南 2002年11月10日
从井田制度谈起
傅文成 2002年11月21日
悼念一个文化灵魂
CNWang 2002年9月12日
一脉相承与饮水思源
司马迁 2002年10月13日
为虎作伥的现代印证
甲午 2002年10月30日
李登辉的对联
李宗吾 2002年10月1日
冲出亚细安,走向全世界
第8届亚细安文艺营稿


【中国人的境界】 真正的华人传统其实是令人由衷景仰的。司马迁颂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可作为华人做人境界的指南。
2002年8月21日

2002年11月24日

认清问题的根本方能治本
柯孙科(转载自联合早报1月16日)

傻子的哲学
傅文成(转载自联合早报1月4日)

中华民族的复兴
郑奋兴(转载自联合早报12月30日)

世纪箴言
(转载自联合早报12月29日)
新加坡华社进入新历史阶段
(转载自联合早报11月29日)

读者投书
《南京世界华商大会记》

【以正视听】


再谈南大复校 编辑部
桃谷六仙的逻辑 铁庸

令人惊叹的网站


爱书者若访以下网站,必叹为观止,且可能因本网站“举荐有功”来函致谢。而本 编辑部谨此先为中华民族与天下爱书之人向以下网站及同类网站致敬,他们今天播 下的种子,肯定将成为未来世纪中华文化昌盛的基因,盼望凡上网之华人皆能给予 全力支持:

1。百博书城
2。E书时空新书速递
3。中国青少年新世纪读书网

按:本网站将陆续搜集同类网站并大胆凭主观予以排名,盼望读者能提供宝贵意见或赐知更佳网站,造福人群。


当今天下最佳幽默网页
中华书库 幽默笑话总汇

山雨欲来风满楼
新加坡副总理李显龙透露,贸工部将拟定企业发展,以及如何应付并从中国经济增长中受益的战略细节。“我们应该乘机迅速加强对中国的认识和深化中国专长,这是事不宜迟而且要群策群力。”
转载自联合早报8月2日

中英文学地球村


目下网上文学蓬勃生猛,文艺报刊纷纷上网,从技术层面来看,文学的地球村经已 实现。但另有一种文学地球村现象则常被忽略。随着英语的世界化,出版的廉捷 (电 脑印刷和网上书籍)、阅读大多样(光碟与有声书),不少文学经典的普及、推广、国 际化、堪称空前。这些正典(但丁、荷马等的名著)在20世纪的读者,肯定超出以前 各世纪的总和。甚至中国文学经典的外译,在种类和数量上,也远超过西方数世纪 的积累。英语的科技革命容或是“霸权”,但也催生了两种文学地球村。
郑树森 (美国加州大学比较文学教授)

从美国大使谈话看世界未来风向
转载自联合早报7月24日

数学王国争夺战--中国再登宝座


第42届国际奥林比克数学大赛的成积刚刚公布,中国队以6面金牌(与上届一样)压倒群雄,再度荣登数学王国宝座。俄国则以5金1银居次,美国以4金2银居第三名。

新加坡队今年表现还算不错。6代表中,5位得奖。1银4铜,排名还在英国(1银3铜)及意大利(2铜),瑞士(2铜),瑞典(1铜),西班牙(1铜)之上。

在亚洲中,除中国最为突出之外,韩国(3金3银),台湾(1金5银),日本(1金3银2铜 ),越南(1金4银)表现皆不俗。马来西亚只得3安慰奖,不致空手而归。

今年度主办国家为美国,共有83个国家参加。每国派6位中学生组成代表队参加,共 同解答6个中学阶段的数学难题。在过去42届题目中,几何与数论题占多数,因为这 两项科目在整个数学发展历史中,最能引发数学思考的才能。


郑奋兴7月12日报导

【温馨的临别赠言】
詹道存:明年8月退休后,接任校长须能够充分了解前后南大关系 。 。 。 。 。 。
(转载自联合早报7月3日)

【手足之言】


各地南大校友会之间尽管相隔千里及会员人数有别,但南大校友之间却有着一股浓得化不开的同窗情谊,这实在令人欣慰不已。

时空的隔离并没有淡化校友对母校的怀念,多个网站的纷纷设立是校友怀念母校的最佳铁证 。 。 。 。 。 。

我和全体理事祝愿文义校友的网页能更上一层楼。


新加坡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
会长谢万森及全体理事
2001年6月2日

故国神遊 南大之友Alo推荐
大宅门 南大之友Alo推荐

毛泽东与金庸 南大之友:哲别
成吉思汗两次射雕 编辑部

【英雄所见】
陈独秀:欢迎湖南人的精神


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說:“開發人力資源,加強人力資源能力的建設,已經成為關系當今各國發展的重大問題。”
杨荣文:在南北之间,东西之间

【东风西风】
法轮功在中国有野火不熄之势,故将本栏移到较显著版位。以让读者除了中国官方的批判,西方国家盲目的包庇之外,还能看看南大校友对法轮功所作理性的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