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 天 說 最 早 出 現 在 周 代 , 當 時 中 國 人 主 張 「 天 圓
如 張 蓋 , 地 方 如 棋 局 」 的 天 圓 地 方 說 。 將 天 想 像
成 一 半 圓 的 穹 蒼 , 以 地 視 為 一 倒 置 之 碗 , 天 離 地
八 萬 里 , 這 就 是 第 一 次 的 蓋 天 說 。 周 髀 算 經 中 也
說 , 平 直 的 大 地 是 每 邊 八 十 一 萬 里 的 正 方 形 , 天
頂 的 高 度 是 八 萬 里 , 向 四 周 下 垂 。 大 地 是 靜 止 不
動 的 , 而 日 月 星 辰 則 在 天 穹 上 隨 天 旋 轉 。 到 了 戰
國 時 代 , 詩 人 宋 玉 ( 西 元 前 第 三 世 記 ) 也 為 文 日
: 「 方 地 篇 車 , 圓 天 篇 蓋 。 」 正 是 描 這 幅 宇 宙 景
觀 的 寫 照 。
方 形 的 大 地 , 據 戰 國 時 代 陰 陽 家 鄒 衍 的 解 釋 , 上 右 九 個 「 州 」 , 中 國 便 是 其 中 之 一 , 稱 為 「 赤 縣 神 州 」 ; 每 個 州 四 州 環 繞 著 一 個 「 稗 海 」 , 而 九 州 之 外 , 還 有 一 個 「 大 瀛 海 」 包 圍 著 , 一 直 與 下 垂 的 天 的 四 周 相 蓮 接 , 史 記 卷 七 十 四 孟 子 荀 卿 列 傅 這 樣 記 戴 : 「 中 國 名 曰 赤 縣 神 州 , 赤 縣 神 州 內 自 有 九 州 , 禹 之 序 九 州 是 也 , 不 得 為 州 數 , 中 國 外 如 赤 縣 神 州 者 九 , 乃 所 謂 九 州 也 , 於 是 有 稗 海 ( 小 海 ) 環 之 , 人 民 禽 獸 莫 能 相 通 者 , 如 一 區 中 者 , 乃 為 一 州 , 如 此 者 九 , 乃 有 大 瀛 海 環 其 外 , 天 地 之 際 焉 。 」
就 是 說 明 天 下 有 九 州 , 每 一 個 州 四 周 都 被 小 海 環 繞 著 , 九 州 之 外 圍 又 有 大 瀛 海 環 繞 , 乃 至 天 地 之 際 。 穹 廬 般 的 天 穹 有 一 假 「 極 」 , 天 就 如 車 ? 轆 一 樣 繞 著 這 一 個 「 極 」 旋 轉 不 息 , 這 個 「 極 」 , 實 際 上 只 是 地 球 自 轉 軸 正 對 的 一 點 , 所 以 成 為 天 體 周 日 視 運 動 的 不 動 的 「 極 」 , 猶 如 車 輪 轉 動 時 的 軸 一 樣 。 可 是 在 「 天 固 地 方 說 」 中 , 這 個 「 極 」 乃 成 為 半 球 形 天 穹 的 頂 點 , 有 如 瓜 的 蒂 、 鍋 蓋 的 疙 瘩 。 在 中 國 黃 河 流 域 一 帶 , 北 極 約 高 出 地 面 三 十 六 度 , 因 此 中 國 先 民 便 以 篇 半 球 形 的 天 蓋 子 是 傾 斜 三 十 六 度 蓋 著 地 面 的 , 所 謂 「 天 如 欹 車 蓋 , 南 高 北 下 」 便 是 這 個 意 思 。 可 見 中 國 先 民 提 出 這 種 假 說 的 時 候 , 對 天 體 運 行 的 觀 察 已 累 積 了 大 量 的 經 驗 , 開 始 從 原 始 的 主 觀 性 出 發 , 力 圖 概 括 天 體 視 運 動 的 現 象 , 提 出 一 個 宇 宙 模 型 。 但 是 由 於 直 覺 性 的 觀 察 僅 能 反 映 客 觀 事 物 的 表 面 現 象 , 又 摻 入 了 許 多 主 觀 因 素 - - - 天 高 、 地 廣 的 數 字 , 「 九 州 」 的 構 想 , 都 是 隨 意 規 定 的 , 所 以 這 個 宇 宙 模 型 並 沒 有 什 麼 科 學 價 值 , 但 是 這 是 中 國 最 古 的 宇 宙 理 論 , 所 以 我 們 也 要 詳 加 研 究 。
儒 家 仍 然 因 襲 「 天 圓 地 方 」 的 理 論 , 戰 國 時 , 呂 不 韋 即 曾 經 說 ︰ 「 天 道 圓 地 道 方 , 聖 王 法 之 所 以 立 上 下 。 何 以 說 天 道 之 圓 也 ? 精 氣 一 上 一 下 , 圓 周 複 雜 , 無 所 稽 留 , 故 曰 天 道 圓 。 何 以 說 地 道 之 方 也 ? 萬 物 殊 類 形 , 皆 有 分 職 , 不 能 相 為 , 故 曰 地 道 方 。 」
由 於 中 國 先 民 看 出 天 地 不 能 完 全 吻 合 之 現 象 , 於 是 乃 把 天 圓 地 方 說 修 改 為 天 不 與 地 相 接 , 天 像 一 把 大 傘 高 懸 在 大 地 上 空 , 有 繩 子 縳 住 它 的 樞 紐 , 周 圍 還 有 八 根 柱 子 支 撐 著 。 天 地 的 樣 子 正 如 一 座 頂 部 為 圓 拱 的 涼 亭 。 對 於 這 樣 的 宇 宙 理 論 , 屈 原 是 極 表 懷 疑 的 , 所 以 他 質 問 道 : 「 幹 維 焉 繫 ? 天 極 焉 加 ? 八 柱 何 當 ? 東 南 何 方 ? 九 天 之 際 , 安 放 安 屬 ? 隅 隈 多 有 , 誰 知 其 數 ? 天 何 所 沓 ? 十 二 焉 分 ? 日 月 安 屬 ? 列 星 安 陳 ? 」
因 為 這 種 宇 宙 結 構 理 論 仍 然 是 虛 構 的 , 所 以 後 來 便 出 現 了 第 二 次 蓋 天 說 , 它 和 第 一 次 蓋 天 說 不 同 的 是 , 它 不 認 為 地 為 平 整 的 方 形 , 而 是 一 個 拱 形 。 「 天 象 蓋 笠 , 地 形 覆 槃 。 天 地 各 中 高 外 下 。 北 極 之 下 , 為 天 地 之 中 , 其 地 最 高 , 而 滂 ? 鈿 隤 , 三 光 隱 映 , 以 為 晝 夜 。 」 , 意 思 是 說 , 天 穹 上 有 如 一 個 斗 笠 , 大 地 像 一 個 倒 扣 ? 的 盤 子 , 北 極 是 天 的 最 高 點 , 四 面 下 垂 。 天 穹 上 有 日 月 星 辰 交 替 出 沒 在 大 地 上 , 在 大 地 上 產 生 晝 夜 。 第 二 次 蓋 天 說 也 給 天 和 地 規 定 了 數 值 , 曰 :
「 極 下 者 , 其 地 高 人 所 居 六 萬 里 , 滂 ? 鈿 隤 而 下 , 而 下 , 天 之 中 央 亦 高 四 旁 六 萬 里 。 」
它 又 說 : 「 天 雕 地 八 萬 里 。 」 , 可 見 天 穹 的 曲 率 和 拱 形 大 地 的 曲 率 是 一 樣 的 。 極 地 雖 比 人 所 居 處 高 六 萬 里 , 所 以 人 所 居 處 的 天 頂 比 極 地 仍 高 二 萬 里 , 因 此 天 總 是 比 地 高 。 拱 形 大 地 的 構 想 , 雖 然 顯 不 正 確 , 但 是 它 反 映 比 第 一 次 蓋 天 說 進 步 , 而 且 由 平 直 的 大 地 到 拱 形 的 大 地 , 也 是 中 國 先 民 認 識 天 體 天 文 學 的 一 大 進 步 , 因 此 帶 動 了 中 國 古 代 天 文 學 的進 步 。
第 二 次 蓋 天 說 的 另 一 個 缺 點 是 它 不 能 解 釋 天 體 的 運 行 , 日 月 星 辰 東 升 西 落 , 在 升 上 來 之 前 它 們 在 何 處 呢 ? 沒 入 地 平 線 後 , 它 們 又 到 何 處 去 了 ? 第 二 次 蓋 天 說 不 能 完 滿 解 釋 , 它 認 為 日 月 星 辰 根 本 就 不 上 升 和 下 落 , 所 謂 日 出 、 日 落 只 是 相 對 於 我 們 所 處 之 位 置 來 說 的 。 此 外 , 第 二 次 蓋 天 說 不 能 解 釋 日 出 日 落 時 還 能 看 到 半 輪 太 陽 , 恆 星 距 離 地 球 比 太 陽 遠 , 卻 又 看 得 見 , 何 以 月 亮 有 盈 虧 ? 這 些 都 是 它 的 致 命 弱 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