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网情深
Yi Study Online
香港中文大学 人类学课程哲学硕士论文
《语言、宗教与文化认同:中国凉山彝族两个村子的个案研究》
第四章,宗教与认同
第四节 兩個彝村的宗教信仰與文化認同的關係
(一)彝族的口頭禪:漢家有醫生,彝家有畢摩 --畢摩作為醫師角色
漢字"醫"的另一個異體字"毉"是從"巫"旁的,早期的漢語巫醫是連稱的。巫就是醫,醫就是巫,巫師兼作醫師。彝族的畢摩的角色就像古代漢語裏所說的巫醫。彝族畢摩既是巫又是醫,許多彝族對畢摩可以治病驅鬼的本事深信不疑。波波坤村和乃伍村的彝族都篤信畢摩,只是程度有所不同,波波坤村彝族離縣城和漢族地區近,懂漢語的較多,接受漢文化教育的也較早,一些到外地參加工作的人接觸的無神論思想較早,他們回來後給本村的影響是較大的。而乃伍村是一個彝族聚居的地方,這裏除了早期被賣進來的漢人外,就是後來跟著政府進來的少數漢人。乃伍村實際上很少接觸外面的新的文化內容,因此,這裏相信畢摩的程度就比波波坤村強得多。 畢摩一般是家族內部傳承的,穿子不傳女。並不是所有的家族都可以作畢摩,實際上,只有部分家族可以作畢摩,一些家族甚至是畢摩世家。比如吉克家族是涼山彝族有名的畢摩世家,彝族諺語說:"吉克沒有一個不作畢摩的,杉樹沒有一棵不長青的";"吉克七祖之子不殺人,平角母牛之犢不牴人"。源於彝族送祖靈作道不請殺過"長掌動物"的畢摩。長掌動物包括人、虎、熊、狗、貓等。1956年民主改革期間統計,四川省範圍內吉克 氏族有大小畢摩兩千多人。但很多家族是不作畢摩的,比如筆者的彝族姓是"瓦爾",我的家族就沒有一個畢摩。瓦爾家族在古代曾受過中央的賞封,作過地方的土官,但似乎不是土司,可能是土目之類的小官,因為彝族的口頭傳說只是說"瓦爾和土司是同類的"(Vot hly nzy dip bot)。我問過我的父親和幾位親戚,他 們都說瓦爾家族的一個先祖從前是跟土司一樣有權勢的,但後來犯了事,得罪了上司,從此瓦爾的地位被降成曲諾,也不許當畢摩。 畢摩的地位很高,很受老百姓尊敬,連土司也要尊敬他們。彝族諺語說:"玆(土司)來畢(莫)不起身"(nzy la bi ap dep)。 就是說畢摩正在唸經的時候,如果土司走進房間,其他人要起身迎接,或跪迎,但畢摩可以不起身,繼續唸他的經文。按照彝文文獻記載,古代彝族的政權形式分"茲"(nzy,君,後對應於土司)、"摩"(mop,畢摩,主管宗教儀式)、"格"(ge,主管軍事)和"卓"(rrop,老百姓)四個等級體系。其中"摩",即畢摩的 地位僅次於君,實際上是宗教領袖。畢摩的本事上可通天,中可通鬼,下可通人,因此,連君主都要讓他三分。畢摩除了唸經驅鬼占卜等活動外,當時畢摩的一個很大的職能是給君主當軍師,每到戰爭之前,畢摩就要占卜問卦,看戰爭是否有利於己方。凡對外宣戰與否,或戰或和均听從畢摩的意見,主要是听從畢摩的占卜,因為彝族認為畢摩是人和神之間的溝通者,而戰爭的勝與敗又與神靈的保護與否有關係。用什麼巫術手段可以破敵等,君主會言聽計從,畢摩的權力很大。元代李京《雲南誌略》的附錄《諸夷風俗》上說:"羅羅,即烏蠻也。……有疾不識醫藥,惟用男巫,號'大奚婆',以雞骨占吉兇,酋長左右,斯須不可缺,事無巨細皆決之。"當時的"摩"都要由社會等級中最高等級的"諾"等級的人擔任,諾以下的等級沒有資格擔任畢摩一職,後來隨著君主統治體系的崩潰,畢摩只從事民間的宗教活動,他們的地位有所下降,諾等級的人慢慢不願意作畢摩,於是才由曲諾等級的人擔任此職。 在訪談中,乃伍村和波波坤村的彝族都承認畢摩可以治病,關鍵原因是兩個地方的人都相信一些病是鬼纏身造成的。乃伍村的沙瑪畢摩認為人死後有三個魂,一個叫"拉格"(hlage,直譯為'傻魂'),此魂常駐火化死者的火葬場,不離須臾;一個魂叫 "拉依"(hla yi,直譯為'聰明的魂'),此魂要回歸祖先居住的 地方,即祖界;第三個魂叫"拉則"(hla zzi,直譯為'花魂'), 此魂將在世間到處遊蕩,极易變成鬼害人。拉則必須依附在某個活人身上,好像作客一般,此時,如果是善鬼,它會成為一個 "吉羅"(jjy lup,意近'福神'),給那個人帶來福氣,不會讓那個 人得病。而有些則是惡鬼,它們會給人們帶來疾病,雖然它們認為它們是給人們帶來了福氣。畢摩唸經的目的正是驅逐這種惡鬼。畢摩其實不能殺此鬼,對它沒有辦法,畢摩的作用只是通過唸經將此鬼騙走。厲害的畢摩有一個護法神,叫"畢神" (bi si)。畢 神其實也是一個祖先的靈魂依附在該畢摩身上,是一種善鬼,是會護法的吉羅。畢神的作用是騙走致人生病的惡鬼。畢神會對惡鬼說:"這個人不好,不適合它依附在他或她身上,咱們另外再找一個人去依附。"如果此惡鬼聽從畢神的勸說離開了病人的身體,病人就會好轉,不再生病,但他新依附的另一個人就會生病,畢摩又要被請去"治病"。這就是人們認為畢摩可以治病的真正原因。 為了瞭解彝族對畢摩的相信程度,我進行了一次關於疾病的治療的訪談,訪談重點是問如果生病了是找畢摩還是找醫生看病。有趣的是兩個村的回答是不同的。乃伍村的彝族堅持說疾病是鬼怪纏在人的身上所致,對付鬼怪畢摩最好,有時候需要蘇尼,實在不行再去找醫生。這和幾百年以前的漢文獻記載沒有多少區別。如唐朝的樊綽寫的《蠻書.雲南界內途程》上說:"(南蠻)大部落則有大鬼主。百家二百家小部落,亦有小鬼主。一切信使鬼巫,用相制服。"另外,《新唐書.南蠻兩爨蠻傳》記載:"夷人尚鬼,謂主祭者鬼主,每歲戶出一牛或一羊,就其家祭之。" 幾百年以後,乃伍村的彝族仍然認為疾病有多種,有些是鬼怪纏身所致,只有畢摩才能治好,而如果不是鬼怪纏身所致的病,則可以請醫生看。恰好有一天有幾位村級領導到鄉長家裏閒聊,還買了一些啤酒,邊喝邊聊,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訪談機會,於是給鄉長提出要向他們請教一些問題,得到鄉長的同意後,我便進行了以下訪談,下面是我的訪談記錄: 筆者:我這次到這裏,是想瞭解我們彝族的語言、文字和宗教信仰的一些情況。在信仰方面,主要想知道彝族在生病的時候,是在畢摩、蘇尼和醫生三者之間如何作選擇的,是請畢摩、蘇尼和醫生哪個看病。 鄉長:他這次到我們拉莫是專門為我們彝族的文化研究事業而來的,請大家給予支持和協助。 馬海:我想問一下,前些日子在我們這裏有一種秘密的宗教組織,叫門徒會,政府已經加以制止,現在中央又在制止什麼"法輪功",電視裏天天在播放,請問門徒會和法輪功是不是一會事兒? 筆者:門徒會和法輪功不是一會事兒。門徒會只流傳在邊遠山區,我到雲南、貴州也聽說過,而法輪功主要在大城市,最多會傳到縣城一級,不會傳下來。 克迪:門徒會認為地球將要毀滅,宣傳相信該會的人可以在地球毀滅之時可以昇天堂成神仙,不相信的人就會同地球一同毀滅,他們認為生病不用吃藥,不準請畢摩蘇尼驅鬼唸經,吃飯用秤秤定量吃,不種莊稼,所有的家畜都得殺來吃掉,所有的財產都要花光,等待昇天成僊。這幾天,我們看電視時也看到"法輪功"也宣傳生病不用吃藥,地球將要毀滅等,我看他們的性質是一樣的。 鄉長:門徒會和法輪功都是被禁止了的,是反動的,我們大家,特別是你們村長村書記要頭腦清醒,認清形勢,要與黨委政府保持一致。(大家點頭稱是) 筆者:我很想知道畢摩和蘇尼可不可以查出病情然後治病,你們知道情況嗎? 馬海:彝族畢摩可以查出病人的病。他們可以用一個生雞蛋在病人身上擦一遍,把蛋打入一個碗裏,即可以從蛋黃和蛋清的顏色中發現病人的哪個部位出現了毛病,從而決定怎樣請畢摩用何種經文唸經治病。畢摩還可以用一隻活的小雞讓病人向雞嘴裏吹一口氣,然後將小雞的皮輕輕剝掉,病人身上哪個部位有病的話,小雞身上相應部位就會有紅痕,顏色與周圍不同。根據這個症狀,請畢摩唸經祛病。這種檢查的方法,就像醫生用聽診器聽病人身上各部位一樣,醫生通過聽診器可以知道病人是心臟不好還是肺臟不好,然後根據病情給藥吃。我認為畢摩和醫生的這些方法都是可信的,都可以查出病情,最後可以治病。而門徒會和法輪功都說生病不用吃藥,不同唸經。那是很荒謬的,我一點都不相信,我認為人生病後,要麼請畢摩唸經驅鬼,要麼請醫生看病吃藥。 筆者:你認為有沒有只有畢摩可以治好醫生治不好的病? 馬海:當然有。截肢、接肢、開刀等外科手術,畢摩不會,只有醫生才能做;人體內腸子絞在一起,胃病等需要動手術開刀的,畢摩也做不了。可是,一些外部的症狀,比如生瘡流膿、關節疼痛、皮膚病等病,是被鬼纏住而引起的症狀。這些病請畢摩唸經驅鬼的話,一唸一個準,馬上可以治癒。我有一個親戚,病得很厲害,醫生已經宣佈此人沒有救了,後來請了一個畢摩,唸了一次經就治好了,再也沒有復發過。 從這次訪談中我也感受到某些文化適應和文化衝突現象:現在彝族經濟條件比從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一些人能夠購買收音機、錄音機和黑白電視機等現代傳播工具。可是整體文化知識沒有跟著更新,很多人雖然勉強能聽懂廣播電視裏的漢語普通話,但很多背景知識是不知道的,很多時候往往按照彝族地區的文化模式去理解。例如,電視裏只說法輪功違法,但具體的細節,這些人是沒有辦法知道的,他們只能按照自己的經驗去理解。把法輪功和門徒會相提並論正是一個例子。這讓我想起《樹叢裏的莎士比亞》(Bohannan 1997:34-43)一文,文中作者只能按照被調查居民的 文化背景來解釋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一劇。因為該部族沒有劍,只有砍刀,因此故事講述者只得說哈姆雷特王子用砍刀砍敵人,而該部族更沒有歐式王宮,無法讓他們理解王宮的模樣,因此只能說王也住在一個大草棚裏,等等。 波波坤村的彝族也普遍相信畢摩可以治病,可是,他們更相信醫生一些。在問及生病時應該找畢摩還是醫生治療時,人們傾向於說先找醫生,如果醫生治不好,再找畢摩來驅鬼治療。慕乃說他有一個表姐年輕時候得了神經病,到醫院怎麼治療都不見好轉,花去了很多錢,後來他們請了一個畢摩唸經驅鬼,僅用了一隻小綿羊作為祭牲就把病治好了,後來結婚生子,就跟沒有得過這種病一般。慕乃深信神經病是被鬼纏身所致,一個人被這種鬼纏住後,就會生病、發瘋。如果是一個"阿薩神" (蘇尼的護 法神),那麼生病的人就要當蘇尼,操縱這個纏在身上的阿薩神去捉趕另外致人生病的鬼怪。那樣的話這個人就會減少病痛或者不再生病。如果是其他鬼怪纏身,只能請畢摩或蘇尼來驅鬼治病,醫生是治不好這種病的。我問他既然畢摩可以治病,為什麼生病後不先去找畢摩而要先找醫生?波波坤村的慕乃說:我們村子和附近村子都沒有畢摩和蘇尼,我們要請的話需要到諾木蘇地方去請,我們這裏到縣醫院或田壩鎮醫院都很方便,比去諾木蘇地區請畢摩蘇尼方便得多。而且,諾木蘇畢摩、蘇尼並不是萬能的,如果不是鬼怪纏身所致,他們是治不好病的。最要緊的是我們離畢摩蘇尼居住的地方遠,不好判斷畢摩蘇尼能力大小以及巫術高明與否。如果請來一個一般的法力小的人會耽擱病情。因此我們先把病人送醫院,吃藥打針,同時托人打聽治療相關症狀的畢摩或蘇尼。如果醫院治好就算了,如果治不好,馬上請畢摩和蘇尼來作法。 波波坤村這種先看醫生再請畢摩蘇尼的做法,主要跟客觀條件有關,離畢摩蘇尼遠,離醫院近,因此先看醫生,不行再找畢摩蘇尼。這是一種變化,是受客觀因素影響的文化變遷。而在五十多年(1940年代)前,這個地方的情況跟目前乃伍村的情況是 差不多的,表現在大家相信畢摩蘇尼多於醫生,很多人生病不肯吃藥,一味請畢摩蘇尼來驅鬼。甘洛開明土司嶺光電先生在他的回憶錄《憶往昔:一個彝族土司的自述》中談到當時痛恨彝族群眾拒絕吃藥,生病總是請畢摩蘇尼驅鬼唸經,既花了很多錢,又极易耽擱病情,有些人甚至因耽擱病情全家死絕。嶺光電先生是國民黨黃埔軍校第十期的學員,畢業後到國民黨中央軍統局工作,後來官銜昇至少將副軍長。他被派往西康省(後分劃歸今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區)的彝族地區,也就是他的家鄉,現在的涼山彝族地區辦理"夷務"。嶺光電先生利用彝族土司和辦理夷務的官員這種特殊身份,為彝族地區辦了許多好事,如開辦醫院,創建學校等。他見彝族群眾相信畢摩蘇尼,生病不吃藥,暗地裏想了許多方法。據他的回憶錄所說,他曾召集當時的畢摩蘇尼,專門發藥給他們,叫他們在唸經跳神驅鬼之前,先讓病人服用藥。為了讓彝族群眾願意吃藥,他專門編造了一套"理論"說服他們: 你們認為鬼來害人,使人生病死亡,是他來吃人肉、喝人血的關係,這是有道理的,不然人怎麼瘦了才死呢?過去找畢摩、蘇尼來唸經、詛咒、驅逐、捉拿以及用牲畜來祭送鬼神,曾收到一定的效果,這也是事實。但有時效果差,是為啥呢?一是牲畜的血肉沒有人的血肉好吃,遇到狡猾的或吃慣好東西的鬼,他就不吃牲畜的血肉而要吃人的血肉的關係。另一種原因是遇到兇惡鬼怪,畢摩、蘇尼的經咒和法術拿它沒法,它們一來作亂就只有等死。過去彝區有這種事,別處也有。別處對這些鬼怎麼辦呢?就是吃藥。藥是奇怪的東西,人吃了有好處,鬼吃了要受毒。人吃藥下肚,藥性就竄到經絡血肉裏,鬼來吃喝血肉時,不毒死它也毒傷它。毒死了當然人就清靜了,毒傷了它也就逃走,再也不敢來害人了。所以別處從古代就少有病痛死亡。 古代畢摩、蘇尼也有不起作用的時候,現在又怎麼了呢?更成問題了。為啥?鬼變複雜了,現在又來了漢族鬼、藏族鬼、苗家鬼、蒙古鬼、還有日本鬼、紅眉綠眼的洋人鬼,多得很。這些鬼不懂彝話,不懂彝禮,畢摩、蘇尼只用彝話來向它們求情,用彝禮來對待它們,它們能接受嗎?我看它們不懂就不會接受。送給牲畜,它們喜歡嗎?它們用的是票子和金圓銀圓,什麼東西都能買到,不會喜歡牲畜的。不接受又不喜歡會怎麼樣呢?會加重病情,使人死亡。所以畢摩、蘇尼對於現有的許多病症沒有辦法,也不敢去醫治了。 現在鬼多病也多,而且各種鬼怪的情況也複雜。就以它們 的來去說吧,有的坐飛機,有的坐火車、汽車、包車或自行車,騎馬的已很少了,與活人完全一樣。試問,你們送些牲畜給它們,它們會怎麼樣呢?它們不同於住在附近的彝人鬼,它們帶不走牲畜!你們要勉強它帶,它就要生氣,一生氣就使病人遭殃,要死亡。對這些鬼該怎麼辦?還是只有用吃藥對付它,就是唸經送牲畜有效也很危險!鬼和壞人一樣,吃慣了就要來的,而且相約一起來,那時彝人的地方將變成鬼的世界,彝人還能生存嗎?想生存也辦不到了。朋友們,為減少疾病和死亡,不被鬼吃光,就請相信藥能驅鬼治病,大家有病就多找醫生吃藥吧!(嶺光電1988:124-125) 波波坤村當時屬於另一個土司嶺邦正管轄區,並不在嶺光 電的管轄範圍內,但是波波坤村是諾木蘇地區和曲木蘇地區的交通要道,來往畢摩蘇尼都要經過這裏,這套"理論"在這裏是有影響的。 那麼,畢摩治病到底有沒有什麼秘密呢?他們到底只依靠法術還是要借助藥物?我訪問了幾個畢摩,他們說他們除了畢神的幫助外,還要藉助有神性的野草。乃伍村的莫色畢摩說,如果是肚子疼,光唸經不怎麼起作用,如果用一些其他辦法的話,就會很快好過來。肚子疼的人,如果伴隨著嘔吐,那麼可以肯定是該病人在路途上遇到了鬼。彝語叫"博則"(bbo zzi),這時,拿一個 碗,裏面裝一些酒,用三根筷子並在一起立在碗中。立筷子的時候,一邊叫病者已經死去的親屬的名字,如果叫到誰的名字時,筷子立住了,就說明碰到了那個死者的亡魂。知道是碰到誰以後,畢摩或做儀式的人,要勸那亡魂或咒它,請它離開。同時,用一撮頭髮,一些幹辣椒,一塊破布放在一起燒,用燒出的煙子燻病人,病人聞到煙子後病情就會好轉。一般這樣做後,病人的肚子很快就不會疼了。根據李世康(李世康1995:106)的報導,涼山州喜德縣過去有一個叫諾爾梯哈的畢摩被稱為是"祖傳巫師、星占師和按摩醫師。"他用按摩的方法治好過一個叫羅洪拉伙的人的風濕病,還治好過嚴重摔傷的患者,還治好過有婦科病中的不育症,經他按摩治療,不久即有孕了。他用按摩的方法根除了患者吉鮑漢的胃病。諾爾梯哈的按摩術不僅對人有用,而且還對牲畜有效,他能治好脊背扭傷的牛、馬等。據說諾爾梯哈的按摩術是他家祖傳的,而且隔一代才出現這樣一位,他曾收過幾個徒弟,都沒有學到他的醫術菁華。
(二)畢摩被認為是人與神鬼之間的信息傳遞者 --畢摩作為司祭員
畢摩主持作齋、作祭、作百解、節期祭祀等在現在彝族社會裏很普遍。作齋是指同一宗族的人共同舉行祭祖大典。作祭是指祭祀活動,主要是追悼死者,給亡魂唸《指路經》,幫助亡魂順利回到祖先居住的地方同祖先團圓。作百解是在人們遇到疾病或災禍時,舉行百解祭,解除禍崇。節期祭祀是在火把節和彝族年時,請畢摩到田裏或家中,祭祀穀神或家神,祈求豐年,祛災祈福。這些事情都很平常,但是,據說畢摩的產生本來不是為了對付鬼神的,在畢摩產生之時,世界上還沒有鬼。乃伍村的期皮思莫說,人類在遠古的時候,婚姻習俗跟現在是相反的,男的要出嫁,女的娶丈夫。但男子天性不會在"出嫁"的時候討好女方,當不好"新娘"。比如在女方家吃飯時,男新娘不懂得講禮節,對方家裏殺豬宰羊時,男新娘總是守著把所有肉都吃完。後來有一個姑娘怕自己的哥哥"出嫁"時會出丑,因此提出找一個女的嫁到自家來,自己呢嫁出去。從此,女的開始嫁丈夫,男的開始娶妻子,形成現在的樣子。那時候,世界很奇怪,生子不見父,生女不見母。即如果生下了兒子,等兒子睜眼,他的父親就閉眼死去,如果生下的是女孩,她一睜眼,她的母親就死去。為了避免這種"生子不見父,生女不見母"的悲劇,才開始興起了畢摩。最早的畢摩是特畢哲慕(te bi rret mu)和瑪畢詩珠(hma bi shyt zur)。 有了畢摩以後,父子可以相見了,母女可以團聚了。從此畢摩就傳了下來。 後來,有了鬼以後,畢摩才開始做唸經驅鬼的事情,只有畢摩可以把人們的想法轉達給鬼,讓他們離開人們的身體,不要再為害人們。以下的故事是關於鬼的來源,流傳很廣,是乃伍村的天燕講述的。 從前,有一個美女叫孜孜宜乍,孜孜是名字,宜乍是美女的意思。她是一隻鬼,可以變成山羊形和人形,變人時非常漂亮。有個多疑的人娶了她,他們相親相愛,特別是孜孜宜乍非常愛她的丈夫,對她忠心不貳,細心照顧。但是一年後,她的鬼性開始顯露出來,經常外出捉人吃,她的丈夫有所懷疑,但不肯定,於是決定試探她。有一天,丈夫裝病躺在床上,對孜孜宜乍說:老婆啊,我病得很厲害,可能要吃一顆黑熊膽才能治好。孜孜宜乍不知道這是在考驗她,跟她丈夫說:沒有問題,你好好養病。只要能治好你的病,我一定想辦法給你弄來熊膽。說完就走了出去,不一會兒的工夫,她便拿回了一顆帶有熱氣的熊膽。丈夫一看,心裏更加覺得妻子不是一般的常人,吃下了黑熊膽。第二天,丈夫又對孜孜宜乍說:老婆,我可能已經病入膏肓,不久於人世了。聽說吃下河對岸那家人的獨生子的膽才能治好我的病。可憐的孜孜宜乍仍然不知道這是丈夫設的圈套想試探她,她只是憑著對她丈夫的忠貞,只想把他治好,於是說:你別著急,只要能治好你的病,我什麼都願意做,什麼都能辦到。你等一會兒。說完出去沒有一袋煙的工夫,捧進來一顆新鮮的苦膽。她一進屋,對岸那戶人家就傳來了哭聲,他們的寶貝獨生子死了。但他們不知道那是因為孜孜宜乍取了小孩的膽。丈夫大驚,知道孜孜宜乍是鬼,但他鎮靜下來,不露聲色,心裏在盤算除掉孜孜宜乍的主意。第三天,他對孜孜宜乍說:老婆啊,我的病情還是不見好轉,看來難免一死,時日不多了。在死之前要是能吃到俄則勒曲大雪山上的一口雪,我死也甘心了。孜孜宜乍說:你別著急,也不要擔心,你的病會好轉的。你想吃俄則勒曲雪山上的雪,我會盡力去取。只是俄則勒曲大雪山離這裏很遠,現在又是酷熱的夏天,我取回雪塊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在我離開的這段時間裏,你要答應我一定不要請畢摩到家裏唸經。丈夫表面上滿口答應下來,實際上是支走孜孜宜乍,然後請畢摩詛咒孜孜宜乍。等孜孜宜乍前腳一走,丈夫便請來畢摩大肆唸經。而忠貞的孜孜宜乍呢,到了俄則勒曲雪山後,拿好雪塊走到半途雪塊就化掉了,她又返回去再拿,結果還是化掉,如此反復,耽擱了時間。但她心裏一心想帶回雪塊給自己深愛的丈夫,了卻他的"心願"。丈夫這邊請來最有名的畢摩,開始做法事,唸驅鬼經。孜孜宜乍被咒得落在家門口,她已經不能保持人形,變成了山羊形狀,落下的時候她的前蹄裏還夾有雪塊。畢摩把山羊宰殺後,砍成小塊倒入河中。誰知河下游住了幾戶人,他們不知底細,把山羊肉撈上來煮著吃了。吃了孜孜宜乍肉的人都變成了鬼,從此以後,這個世界上的鬼越來越多了,鬼的起源就是這樣來的。 畢摩可以把孜孜宜乍咒得變回原形,這個故事幾乎在彝族那裏是家喻戶曉。因此要對付禍害自己的鬼,人們就請畢摩來唸經。人們深信畢摩是可以溝通人與鬼之間的中介人。相信有鬼,相信畢摩可以驅鬼,邀請畢摩咒鬼。所有這些都表明了宗教與文化認同的密切關係。 (三)畢摩和蘇尼的日常角色 畢摩的職能不僅在正規的唸經驅鬼作齋祭祀等方面,實際上,平時人們遇到什麼事情都願意找畢摩咨詢。畢摩經書上寫的東西,會成為人們解惑的最佳工具,即使畢摩口頭的解釋也很管用,人們會很信任地說:這件事情某某畢摩說了,是怎麼怎麼樣的,我們應該如此如此。畢摩用以說服大家的是占卜。關於占卜方法,我專門請教了乃伍村的莫色畢摩,根據他的介紹,我把他的占卜方式參照已出版的文獻分類介紹如下: (1)木卦 擲木卦:是在舉行祭祀儀式之前進行的。材料是將一段長約數寸的"基斯"(jyt syr,當地漢語叫馬桑樹)從中間剖成兩半,蘸上 一些雞血白酒,畢摩即開始唸占卜經,在唸經的同時,把兩半卦板扔到地下,看其地上的朝向。吉卦是一半剖面向下,一半剖面向上。除此外,兩半卦板的剖面都向上或向下都是不詳之兆。 打木刻:這是一種較為普通流行的卜卦方式。占卜者用一根長約一木棍,先在火上轉三圈以示已經去污,然後占卜者左手持棍,右手持刀,每隔0.5寸許隨意砍削一片樹皮,然後有從另一端每隔五片樹皮的地方削出掉片一樹片,最後隨意在木棍中部削掉一片樹皮。木棍上下為準,上端主外為客方,下端主內為主方。將剩下的樹皮一對一對地數,看是成雙還是成單,以卜吉兇。出現的單雙數會有以下情況:內雙外單,內單外雙,內外均雙,內外均單等。單者表示強、吉,雙者表示弱、不吉。 (2)雞卜 在占卜方面,彝族對雞情有獨鍾,認為用雞占卜很靈。這主要來自一段傳說。彝族古籍《勒俄特依》(曲比石美等1978)記載:在遠古洪水氾濫之時,彝族先民瀆母吾避難於一個木櫃中,天神指引他帶上一隻公雞以判定時間,等公雞打鳴之時即是洪水退去之時,可以出來了,果然,雞鳴時安全得以出來。因此人們認為雞是最應驗的家禽。雞身上可以用以占卜的很多,首先活雞本身就可以用以占卜,稱為活雞卜。 活雞卜:用在人們遭受嚴重的內傷(如摔傷)之時,方法是用一隻活雞,讓傷者往雞嘴裏連吹三口氣,由畢摩唸占卜經,占卜經說:"人是雪族的子孫,雞也是雪族子孫;人也是兩腳,雞 也是兩腳;人也是兩手,雞也是兩手(翅);人有兩隻眼,雞也是兩隻眼;人之所病處,移到雞上來。"(王昌富1994:211)畢 摩一邊唸唸有詞,一邊把雞拿到傷者身上傷痛之處輕輕掃,如此重複數遍。最後用一塊麵團塞進雞嘴,將其斃死,然後用削尖的竹片對雞進行解剖。如果雞的體內某一個部位有淤血,則認為傷者傷於的相應部位。 雞舌卜:是涼山彝族最普遍的占卜方式,除畢摩以外,不管男女老少,幾乎人人都會雞舌卜。但正式情況下,大家以畢摩所看的卜為準。雞頭不加鹽煮熟,撈出待稍稍冷卻後,扳開雞嘴,把雞舌連根同相連的兩根軟骨一同拔出,撕淨上面的肉。雞舌同兩根軟骨呈三叉形狀,兩根軟骨稍向一邊彎曲。占卜時三根都看,只是中間的那根是主要的。以看卜方為主,左邊的那根軟骨代表占卜者一方,或稱主方,右邊的那根軟骨代表與占卜者相對應的一方,或稱客方。左邊的軟骨長於右邊的,則認為主方佔優勢,相反則客方佔優勢,左右兩根軟骨一樣長即表示主客方勢均力敵,不相上下。中間的那根若較直,且稍稍向內傾斜,則為上上吉卦,主招財進寶,萬事如意。兩邊的軟骨稍稍向外頃,但中間的那根向內,也為吉卦,只是稍差一些。中間的那根軟骨如果向外傾斜,則主捨財,表示要丟失財物,宜多加注意。如果中間的軟骨捲曲成圈,則為不吉之卦。如果向外捲曲,則主客方不吉,甚至會聽到親戚朋友的死訊,如果向內傾斜則主主方。 雞頭骨卜:此卜只有畢摩知曉,方法是將煮熟的雞頭的皮肉剝淨,看頭蓋骨、上嘴拔出後後面的兩根尖狀物以及兩個眼球間的隔骨。頭蓋骨上面有黑色的斑紋或斑塊,為不吉,呈兇兆。上嘴的兩根尖狀物中,蜷曲方向占卜者,如果左邊一根向內傾斜,為不吉之兆,表示房屋主人家中有鬼。兩個眼球之間的隔骨如果是透明的,是吉卦,如果上面有黑斑,表示眼淚,稱為"一滴眼 淚",是為兇卦,說明將要聽到親友之死訊,要為之掉淚。 雞腿骨卜:占卜時主方和客方各吃一根雞腿,小心用手斯下上面的肉,然後看上面的血脈神經的孔數,插上細竹籤。如果兩根腿骨上面的孔數之和為四,即每隻上面兩個孔,則為吉卦。若超過四孔,則為不吉,表示兇事會降臨。 雞蛋卜:生病時看如何生病如何治療以及能否治好。方式類同活雞卜。占卜者取一生雞蛋,用針在蛋殼上刺一小空,讓病人向孔內吹一口氣,然後在病人身上病痛之處擦數遍。將雞蛋打入一碗清水之中,看蛋黃和蛋清的各種情形。如果蛋黃純黃無陰影,則為吉卦,表示病人沒有內傷。如果蛋清托著兩個泡,則認為是彝鬼作崇,如果是一根細長的蛋清連著泡,則認為是漢鬼作崇。不管是彝鬼或漢鬼作崇,都需要唸經驅鬼。 (3)胛骨卜 是用牲畜的肩胛骨占卜,牲畜一般是牛、羊和豬。將肩胛骨上的肉用手撕淨,不得用刀刮或用牙咬。然後在肩胛骨上面立一撮火草,點燃火草,等火草燒到肩胛骨上面,出現裂紋時看上面的紋路為卜。燒出的紋路以焦點為準一般出現四條,扇形肩胛骨的像手柄的方向向下,其中上方的紋路主上意,下方的紋路主地意,左邊的主主方,右邊的主客方。根據這些紋路的有無或曲直等卜主客雙方的命運、戰爭、經濟、病情等。 (4)豬臟卜 豬膽卜:剛殺的豬膽內膽汁飽滿,外面色澤光滐為吉。過年豬的膽呈此狀,則表示主人家來年五穀豐登,全家幸福無病災。若結婚時所殺豬的膽呈此狀,則表示婚姻圓滿幸福。 豬脾卜:剛殺的豬取出脾臟看卜,如果脾臟平展紅潤有光澤為吉,表示萬事如意。如果脾臟的一邊翻翹起來,或者兩邊有鋸齒狀的東西為不吉,表示事態會有翻悔。 豬心卜:取出新鮮豬心,如果體積大,色澤紅潤飽滿為吉。否則不吉。 豬肺卜:豬肺體積大,飽滿,有光澤,沒有肉贅及污點斑點為吉。否則不吉。 膀胱卜:剛殺的豬拿出膀胱,以膀胱內的尿液多寡卜來年氣候。尿液多則表示來年要澇,尿液少則表示要旱,內存一半左右尿液為吉,表示來年雨量適中,有利於播種豐收。 (5)其他 彝族畢摩還有一套面相的方法,包括看面相,手相以及痣相。看法複雜且具有特徵,自成體系。如頭漩沒有在頭頂正中,或有兩個頭漩,則認為這個人很頑固,調皮,不會輕易聽人勸說。手指甲殼飽滿且紋路是直的,則表示此人是有福之人。脖子上有痣表示此人性情暴躁容易吊頸致死。 乃伍村的彝族找畢摩占卜沒有問題,因為本村就有畢摩,但波波坤村怎麼辦呢?原來,一些人掌握了簡單的占卜方式,有什麼事情的話,這些人會幫人們占卜問吉兇。實際上,很多人知道簡單的占卜方式,比如雞舌卜,幾乎每一個成年男子都會看。家裏來客宰雞待客,如果沒有畢摩在場,一般是誰吃雞頭誰看雞舌卜。殺豬時一般人也能看豬脾卜和豬膽卜。但碰到嚴重的事情,比如生病時必須請畢摩來占卜,畢摩代表專業的占卜師,代表最為準確的答案。我問波波坤慕乃,如果沒有畢摩,平時怎麼辦?他很輕鬆說:"簡單的我自己都會,複雜的要請諾木蘇畢摩來占卜。現在甘洛縣城有很多坐在街邊占卜算命的,我每次進城都要問一下。問一次卜,街邊的畢摩只收二圓錢,很合算。畢摩可以幫我算出是什麼原因得病的,該用什麼犧牲來唸經驅鬼,有些時候畢摩還指定該請哪位畢摩來作法。我就根據畢摩的建議再決定怎麼做。比如上次我的孩子病了,醫院吃藥沒有吃好,我去問了街邊的吉克畢摩,他告訴我是一個小嬰兒變的鬼作的崇,要用一頭黃毛的綿羊驅鬼才可以。他還指定我找普昌鎮的沙瑪畢摩來做法事。沙瑪畢摩是遠近有名的專門治小嬰兒鬼的畢摩。果然,唸了經,第二天小孩子就可以到處跑了,病就這麼治好了。" 我問怎樣給畢摩報酬,給多少。慕乃說,那要看唸經的內容,有些經唸幾天,有些經只要幾個小時就可以了。一般情況下,唸幾天的時候給100至150圓,如果只唸幾個小時,就給50圓就可以了。除此之外,用羊作法的話,羊皮連著羊頭和四支羊蹄要給畢摩。用豬作法的話,給畢摩半個豬頭以及一些燒肉。這些也是畢摩的報酬,有些畢摩每個月光是賣羊皮都有好幾百圓的收入。 乃伍村如果出現刑事或民事案件,如果按照傳統習慣法沒有辦法解決,就要請畢摩來通過神判來判案。神判也是想像通過神靈來幫助裁定有罪與否。因此,畢摩在這種情況下扮演的是法官的角色。神判方式很多,例如,如果有人東西被盜,怀疑是某人所為,而該人又不承認,這時需要請畢摩來用撈油鍋的方式來裁定。撈油鍋一般在野外進行,先燒沸一鍋油,經畢摩唸經後向油內撒入一把米。畢摩先示范伸手在油鍋裏撈出一些米,然後讓訴訟雙方分別撈米。如果被告被油燙傷,則裁定有盜竊罪,而如果被告沒有被燙傷,原告被燙傷,則認為原告是誣告。神判的方式還有端鏵犁,漂燈草,嚼米,摸蛋,摸石頭,折斷棍子等,都是經畢摩唸經作法後認為由神靈來判定結果,人們對此深信不疑。 畢摩作為彝族民間宗教的神職人員,他們起著綜合、總結和解釋彝族社會各種疑難問題的作用。畢摩是彝族文化的傳承者和傳播者,同時,畢摩是彝族對本族群文化認同的關鍵,以畢摩為中心,彝人把自己的精神世界維繫在畢摩身上,表現出強烈的文化認同。
[回首页 Back to homepage] [上一节Prev] [下一节Next] [回上页Back]
给我来信Email Me: wuda999@yahoo.com
上次修改时间:Wednesday, 2001-05-23 1:43
版权©香港中文大学;巫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