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整個系列的最後一篇,謝謝你一直的支持。以往的三篇資訊中,我們簡單討論過以下的內容,你還有印象嗎?
- 同/雙性戀、恐同與歧視行為、「出櫃」(Come out),相對於「留在櫃內」(In the Closet)等概念;歧視與「出櫃」的關係等
- 同志在處理其性取向身份(Sexual identity) 所面對的壓力和處理技巧。
正面思想複習:
你可能在「出櫃」的過程中曾使用這些技巧,又或者現在在不同的社交圈子仍然使用當中的一些方法。你有否留意你在使用這些方法時的情緒反應、思想,及引致的行為後果?
此外,我們在上一篇提到重整「正面思想」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運用這些技巧的方法。當你遇到有關處境的時候,請留意你的情緒反應和思想,將負面思想重整成較正面的想法後,看看你隨後的情緒反應和行為後果有否改變。
這些技巧需要不斷的練習才有果效。你可以自製下列格式的表格進行練習:
處境
|
即時的情緒反應
|
負面思想
|
正面思想
|
行為後果
|
|
|
|
|
|
|
|
|
|
|
出櫃疑難..有易有難
我們冀望這四篇的資訊能為你帶來一點衝擊,這些衝擊對你來說是有益而健康的:
網上討論區:你或許曾到訪我們的討論區,加入討論,並在網上認識一班投契的朋友。請繼續多利用網上有關同志的資源,這將會是我們一個很重要的支持網絡
- 性取向適應方法:你已對性取向和性向適應方法有進一步的認識。希望這些方法能夠幫助你在暫時仍以異性戀為主流的香港內能減少被歧視的機會,亦能保持心理健康,有與人真誠相處的空間
- 身心支援:萬一不幸遇到與性取向有關的歧視,亦希望你能運用這些方法,減低自己的負面情緒,繼續積極面對
- 網絡支援:嘗試參與本地同志組織的網上討論,開拓更多志同道合的空間,他們均樂意為你解決與性取向有關的疑難
後話:
不同人有其不同的考慮。有些同志朋友能幸運地「出櫃」,有些則基於外在環境及其他因素,需要繼續「留在櫃內」。這四篇的資料是希望讓仍在「出櫃」與各種限制之間掙扎的朋友找到一個平衡,減少壓力,積極面對自己的性向。我們亦期望於未來的日子,能舉辦一些工作坊或講座讓你與志同道合的朋友能親身實習這些技巧。
在未來的數個月,我會與你保持聯絡。在年底﹝大概11月﹞,我們會傳送是次研究的第二部份問卷給你,懇請你能再次幫助填寫,屆時,整個研究計劃便會完成,再一次謝謝你的幫助。
在整個研究及手冊的製作過程中,我深深的體會到,很多時客觀的環境未必盡如人意,但只要我們仍懷有信念,一起努力,這個世界是會因為我們的誠意而改變。希望這本手冊能對你的同志生涯有著一點幫助,也希望你能利用手冊提到的適應技巧,應用於生活的不同範圍內,為你帶來一些驚喜!
獻給每一位同志朋友:

中譯:生命本來就是一場無止境的搏鬥,充滿挑戰與沮喪,但終有一天,你會找到一個屬於你自己的生活空間。
|
網站聯絡人:Joanne Wong wong_chiyan@yaho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