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蔬果污染的問題
台灣蔬果農藥殘留的問題,到底有多嚴重呢?據報導,全台每年約有10萬噸的農藥殘留過量的蔬果,被消費者吃下肚子裡。有不少農民不敢吃自己種的蔬果。而最近幾年才被熱烈討論的硝酸鹽,因為它的致癌性,更是讓消費者心裡怕怕。
而自然農耕法生產的有機蔬菜相信是消費者最好的選擇,但是自然農耕法費時又費工,農民往往要付出相當大的心力才能有結果,我們一方面對這些偉大的自然農法農民致敬以外,一方面,其實更應建立一套檢驗認證標準,才是對農民及消費者最大的保障。 Back to top
農藥殘毒
農藥的殘毒可略分為三類,一是有機化學劑,如DDT
和磷劑巴拉松,硫磺劑鋅乃浦;第二種是毒性較低的氨基甲酸類和第三類可在土壤中分解的除蟲菊精。
農藥殘毒的檢驗
1•多種農藥殘留分析法
就是俗稱的化學檢驗法,透過定量與定性的分析,能確實知道蔬果到底含有那一種農藥,可以同時檢驗出七十種以上的農藥,大概已包括了台灣農民所會使用的農藥了;但是它要經過採樣、萃取、淨化、濃縮、檢驗、分析等過程,大概要一個星期的時間,過程雖然較複雜,但是它的準確性高,可以評比出各農民的有機栽種程度,也唯有經過這種檢瞼法合格才有資格拿到有機的認證,當然絕對不是一次檢驗合格就可以,還有經過長時間不定期的抽驗,才能確保消費者的權益。
2•農藥總含量檢驗法
又稱生化檢驗法,或稱快速檢驗法,它的檢驗時間很短,大約只需要十分鐘的時間,它的原理也得簡單,只要把俗稱蒼蠅頭酵素的乙醯膽鹼酯加入經過採樣萃取的蔬果汁中,因為它們的它們的化學作用,而作呈色反應,這做反應的經分析可算出蔬果農藥殘毒的總含量,因為它的方法快速且簡單,每批蔬果都應經生化檢驗沒問題,才能送到消費者的廚房。
Back to top
硝酸鹽過量
蔬果殘留硝酸鹽過量,近幾年來倍受重視,因為硝酸鹽如果進入人體以後,與我們身體的酵素作用,而形成亞硝酸鹽,然後與胺作用,而變成亞硝胺,它就是可怕的致癌物質。
蔬果殘留硝酸鹽的原因
1•施肥不當:
硝酸鹽本來是蔬果生長的必備物質,有了它,蔬果才能行光合作用產生碳水化合物而形成生長
必須胺基酸,而肥料中的氮是硝酸鹽的來源,農民因為催長作物或其他因素,而加了太多的氮肥,就會使蔬果
的硝酸鹽殘留下來。
2•行光合作用時間少:
或氣候或用網室栽培使得硝酸鹽無法充分利用而殘留。
3•栽種方式不良:
土壤排水不良也會使硝酸鹽殘留過高。
4•採收時機不當:
颱風天過後,因為連續雨天,無法形光合作用,可是為了趕採收,往往這是硝酸鹽殘留最嚴重的
時候。
5•葉菜類是最會殘留硝酸鹽的作物,
如小白菜、菠菜、空心菜、茼萵等。瓜豆類其次,根菜類如胡蘿蔔、芽菜是幾乎不含的。
Back to top
消費者應對之道
1•慎選時機:
颱風過後,或者連續雨天,最好不要購買葉菜類,最好多吃根菜類或者適量的瓜豆類。
2•多吃多樣蔬菜:
多吃不一樣的蔬菜,不但可達到均衡營養,而且可避免長期吃農藥或硝酸鹽過量的蔬果。
3•自行檢驗:
硝酸鹽的檢驗其實可以自己來,只要用硝酸鹽試紙去沾打碎或磨碎的菜汁,觀察試紙的顏色變化
即可,試紙包裝盒上會有各種顏色是多少含量的標示,只要去對照即可,而去選出你認為可信賴的蔬果來源。
我國衛生署製定的加工食品硝酸鹽含量標準是低於70ppm。
Back to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