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仙師於公元三二八年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原名黃初平.八歲時開始牧羊於浙江省金華縣北部的赤松山.直至十五歲時,衪遇到一個仙翁,被授以靜修和提煉草藥之術,在山野中修煉了四十年.有一天,衪的兄長黃初起聽從占卜術士的指點在山野中找到了衪,向衪詢問羊群的下落.大仙帶領他走到山崗的東面,用手指著遠方.沿著衪的指示,初起只看到草叢中滿佈的白石,正怠奇怪,只聽黃初平呼喝一聲,轉眼那些石頭都變成了羊群!黃初起對這神蹟非常驚奇,便央求大仙教他修煉之術.於是,初起捨棄了妻兒和塵俗的一切,跟隨黃大仙走進一個洞穴,潛心苦修,經過五千日的修煉,衪們都修道成仙,上昇天界.黃大仙成仙後數年,村民看到衪化身為老人,穿著道袍到處幫助那些貧苦的人和治癒病者.為了紀念衪的功德,村民們為衪建了一所道觀,以示崇敬.黃大仙的濟世之心是道教諸神之表表者.未朝的三個皇帝都差遣親信大臣向衪參拜.1080年終當地大旱,村民跑到大仙祠祈雨,雨隨即而下,村民盡皆感激黃大仙的庇蔭.皇帝亦賜了一道聖旨,上書‘有求必應’,以示頌揚.自此,黃大仙祠就成了中國江南最大的道觀之一,數百年來屹立於赤松山上,經歷了太平盛世和歷代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