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之旅
語言學校的課程並不緊張,早上9點上課,下午1:30就結束了。
每天我就是坐著公車到處亂晃。今天又搭到終點站是Centre
Railway Station 的公車,所以便進去中央車站內瞧瞧。
這個中央車站可說是三合一的大型車站,有長途鐵路車站,有室內捷運車站,還有室內的短途雙軌電車車站。
火車站的建築保存了維多利亞女王時期的風格,用壓船底的大石,一塊一塊建造起來。進票務房買票,彷彿置身19世紀,彩色玻璃的裝飾,在光線的襯托之下,莊嚴又不失華麗。
地面上的是長途鐵路的月台,火車出發的鳴叫,和廣播催促的聲音,使站在路中央沒有目標的我,不自覺的讓到一邊,靜靜的欣賞人來人往。服務處的詢問人潮一直沒有斷過,可能也有許多來自澳洲各個角落的人,第一次到雪梨這個大都市,或旅遊或生活,他們都需要為自己打算今晚的落腳處。
出了站外,在地上鋪著的軌道行走的是雙軌電車,在雪梨並不是粉方便的交通工具。因為他的路線,只行駛從中央火車站到
魚市場,屬於達令港西側的路線。
坐電梯到地下室,就是雪梨的市內捷運。鐵路分佈並沒有涵蓋整個雪梨市,北部,西部及南部各一條線,另外一條小支線則通到Bondi
。因此,雪梨的東部是沒有鐵路線經過的,也沒有鐵路通往國際機場。
雖然地下鐵的入口人潮洶湧,自動授票機前也一直大排長龍,我還是對雪梨的地鐵躍躍欲試。我覺得,要瞭解一國的文化,融入當地人的生活,搭乘所有的交通工具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察看了所有的站名,都是陌生難以辨認的地名。最後,一個熟悉的地名躍入眼簾
---- Bondi
。在一旁默默觀察別人,如何使用自動販賣機買車票,接著我掏出所有的零錢,按下按鈕,賣下我第一張雪梨的火車票。
雖然順利的買了票,也進了火車站,但面對如蟻洞一般的地鐵通道,我困惑起來,不知道要怎麼找到屬於我該去的月台。最後鼓起勇氣,到入口處用拙劣的英語詢問查票員,而那位查票員的回答,竟是叫我走到盡頭之後,下到最底層就是。走到最底層是沒有疑問的,但當我搭著電扶梯,一層又一層下到不知道第幾層時,除了驚訝澳洲地鐵的深度,也有不安的情緒縈繞。終於沒有電扶梯搭,我想這就是最底層了吧!看看左右月台的電子儀板,果然在25
月台找到Bondi 這一站。乖乖,25月台。
地鐵是雙層的,有點老舊不怎麼新,又因為長期在地下行走,被廢氣燻的黑黑的,座椅也被無聊的人破壞亂畫,而許多通勤的人沒時間吃飯,就把買的食物帶上車食用。使得地鐵充滿五味雜陳的怪味,混和煙油味。
雖然知道沒幾站就到了,但也太快了!火車出了地面沒幾分鐘,
Bondi Juntion
斗大的字就出現在牆上,示意火車已經到站。就像比賽一樣,努力準備了很久,而考試或比賽就那麼幾分鐘,會有一點點的悵然,但還是有"
努力做過這件事"的滿足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