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保健站 /
寶貝您的雙手
【前言】
相較於其他動物,人類靈活的指掌功能是一大差異。手能工作、能感知、能傳情,人人對它倚賴甚多,卻未必明瞭如何善待,一旦雙手疼痛時,才讓許多人驚覺,日理萬機的萬能雙手,原來也會罷工!在這裡我們將要告訴您,手為什麼痛,如何診治,讓您擁有一雙健康的手。
【引起手部疼痛的常見疾病】
1.外傷:包括急慢性運動傷害、挫傷、扭傷,甚至於骨折。
2.肌腱滑膜炎及腱鞘囊腫:最常見的是扳機指及媽媽手(奎緬氏症)。
3.關節炎:常侵犯手部的有類風濕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乾癬關節炎等等。
4.神經病變:最常見為腕道症候群,典型症狀為手部麻痛僵硬,中年婦女、糖尿病患者、及孕婦都是高危險群。
5.其他:有些時候手部疼痛是續發於其他疾病,比如腦中風患者常見的肩-手症候群,或者反射性自主神經失調(Reflexic sympathetic
dystrophy)。
【發覺您的不適】
如果您有手部疼痛的情形,請特別注意以下症狀:
1.疼痛如何發生?早上特別痛?或者在某些姿勢下最不舒服?
2.是否有局部腫脹、發紅、發熱等症狀?出現的部位在哪裡?
3.有沒有麻木或僵硬?出現在什麼時間及部位?
4.是否出現顫抖、無力、或肌肉萎縮?
【手部疼痛的檢查與治療】
醫師會依據您所描述的症狀,診查後判斷病因;有時會需要安排其他進一步檢查,以利診斷。常用的有檢查方法有:
1.影像學檢查:X-光攝影可以了解骨關節的狀況,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則有更好的解像力;如果要了解軟組織的情形,高解像力超音波檢查可以快速提供資訊。
2.血液檢查:對於關節炎的診斷有相當的助益。
3.神經電學檢查:懷疑有神經病變時,神經傳導測驗及肌電圖檢查是必要的診斷工具。
如果您有急性外傷,首要處理原則為冰敷、休息、抬高、固定,醫師會在診察之後給予您適當的治療;最常用的口服或局部注射的消炎藥物,可以改善發炎、減輕疼痛。
適當的熱療加上治療性運動,對於某些患者有很好的效果;必要時,醫師也會開立輔具或副木的處方以協助患者;少數情形下,需要考慮手術治療,術後配合復健,能夠協助患者儘早恢復功能。
大多數手部疼痛的患者在治療之後都可以痊癒,然而,像關節炎之類的疾病可能伴您終生,需要醫師與其他醫療人員一起來與您長期追蹤治療。
【小叮嚀】
1.從事重複性的手動作時,要有適當的休息間隔。
2.減少長時間手部抓握施力,適度分散負擔。
3.選擇適當的手工具,增加效率,省力省時,避免不當姿勢。
4.減少接觸震動性機械的時間。
5.運動時應該使用適當器材及護具,學習正確技巧。
6.手部出現疼痛不適時,切勿輕忽,儘早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其它參考資料 : 職場保健站/工作相關手部疼痛
下一篇
請尊重著作權,未經作者同意,請勿任意轉載或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