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影響 道教徒為了修煉成仙,熱衷於煉丹。道教徒在煉丹的過程中認識物質的分解和還原現象,從而發展了中國早期的化學研究,更發明了影響深遠的火藥。 其次道教徒以藥石代替符水治病,在醫學上是有進步意義的。葛洪,陶弘景等都是著名的醫學家,對醫理和藥物的研究有很大的貢獻。 道教提倡的針灸法,氣功療法和看血脈等,與中國古代醫療學的關係也非常密切。此外,道教鑄造刀劍,是中國古代冶煉技術的組成部分。道教的健身法和拳法對中國古代武術和體操都有推動作用。 道教的成仙思想和仙界構想,刺激了作家,藝術家們的想象力,豐富了文學創作的內容,例如<<封神演義>>、<<西遊記>>,以及在民間廣泛流傳的八仙故事,就都直接以道教神仙活動為題材。 中國不少節日都滲入了道教內容,許多道教神仙,例如玉皇大帝,王母娘娘,關帝,灶君,財神等在民間也被普遍信奉,成為平民百姓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道教流行,與儒家及佛家相爭相融,或援儒入道,或引佛釋道,三教趨融和,開宋明理學之先河。 道教追求長生,煉丹服藥之教義,對中國之化學、藥物學、人體陰陽五行等學理,以至民間風俗習慣均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