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般醫瀉奶粉以豆蛋白為基礎,不含乳糖、蔗糖營養配方完全符合WHO/CN3之營養規範。可解決嬰兒因對牛奶蛋白過敏或乳糖不耐、蔗糖不耐所引起的營養問題。 (一)蛋白質--黃豆蛋白質。 1.一般黃豆蛋白質之淨蛋白質利用率較牛奶為基礎配方時略低,因此多會增加其含量,並添加必需胺基酸,儘使配方和母乳一致。 2.除安琪兒HL--抽離高過敏的乳清蛋白,改用降低過敏因子的酪蛋白。 母乳巾有a --乳球蛋白 ß --乳球蛋白 (會過敏) 3.牛奶蛋白質過敏--正常的免疫系統可辦認及排除外來侵入物質,如病毒及細菌,有異物侵入時,免疫系統在腸道有反應並產生抗體,但嬰兒的消化系統尚未成熟,也因此對食物之消化及吸收作用無法完全進行,如蛋白質未被完全消化的蛋白質會穿過腸壁而進入嬰兒中樞質柸,一般並不會產生任何問題,但有少部份的嬰兒由於免疫系統反應不同,而產生過敏,一般嬰兒為1-3%會對牛奶蛋白質過敏。 4.奶蛋白質不耐--當腹瀉時,由於小腸絨毛受損未經消化的蛋白,就能穿過小腸黏膜,直接進入血液導致過敏反應使原本的腹瀉更嚴重。 5.嬰兒產生過敏及不耐之症狀有腹瀉、腸痙攣、發疹過度哭鬧及不安,這時嬰兒便無法適應一般嬰兒的奶粉。 (二)不含乳糖、不含蔗糖--不論何種原因引起的腹瀉到一定的程度,都會使腸黏膜受損,而引發乳糖不耐和蔗糖不耐症。 1.乳糖不耐症--乃由於小腸壁,絕對或相對缺乏乳糖酶所引起。 *乳糖--能將乳糖分解成可被人體吸收之葡萄糖及半乳糖,當缺乏時,大量未化乳糖進入結腸而被腸內微生物產生發酵作用,造成痙攣、腹瀉、脹氣。 *乳糖缺乏之原因﹕ a.絕對﹕此種很少,會有持續性的乳糖酶缺乏。 b.一級﹕大都在授乳後導致乳糖酶活性降低,此種型態對嬰兒較無影響。 c.二級﹕大都由於腸道壁受損,如腸炎所引起短暫性乳糖酶缺乏。 (三)脂 肪--植物性脂肪和亞麻油酸及a一次亞麻油酸可幫助寶寶腦力、視力及中樞神經的發育。 (四)醣 類--寶寶腹瀉時食慾會降低,導致熱量不定,所以需維持基本代謝與正常外,還要多攝取 20% - 30%的熱量來修補受損的腸黏膜。 *一般所含糖類--糊精麥芽糖、葡萄糖。 (五)完整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配方。
腹瀉的原因及改善方法 一、病毒引起的腹瀉﹕ 腸炎、腮腺炎、肝炎、麻疹、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腸炎---白色便性下痢,秋冬季。 ---輪狀病毒,經口或容氣感染喉部。 ---潛伏期 2-3天,持續 5-20天(平均 8 天)。 ---類似感冒症狀﹕發燒、嘔吐、水樣腹瀉。 二、細菌感染引起帶血性或膿性黏液腹瀉﹕ *****沙門桿菌、葡萄球菌---發燒、嘔吐、腹絞痛***** 三、營養失調---濃度過高、太早斷奶、食物製造、沖泡、保存不當。 四、特異體質---乳糖不耐---牛奶蛋白質、膚質過敏。 五、護理不當---消毒、空氣、光線、衣物清潔、睡眠充足。 <<改善方法 1.不含乳糖或牛奶蛋白質配方奶粉 2.不含麩質的副食品 3.降低膿度 4.改食稀飯、米湯、饅頭、吐司 5.補充電解質 6.適當的護理﹕消毒、光線、空氣 *調劑 + 舒貴醇 --換醫瀉奶粉 + 胃腸藥(固腸素) 如不換醫瀉奶粉(泡半奶) + 胃腸藥(固腸素) 如不換醫瀉奶粉(改以米湯) + 胃腸藥(固腸素) ---電解質補充(如醫瀉奶粉口味不好可加在奶粉中。 如﹕長牙期建議加鈣來補充。 便秘的原因及改善方法 便秘﹕ 排便困難、硬便、肚子膨脹、三天以上無排便 一、奶粉濃度過稀、排便的渣澤減少。 二、斷奶或偏食。 三、運動不足 --腸蠕動減慢。 四、蛋白質過高。 五、水份過少。 <<改善方法 1.多喝開水、鮮果汁、水果泥、米粉(嬰兒) 2.糙米稀飯、蔬菜、水果、少吃甜食、油炸物(幼兒) 3.多喝開水、少喝汽水、可樂等含糖飲料(兒童及大人) 4.改善飲食﹕ *查明原因 建議--a.奶粉加濃 b.添加物改變。 c.添加消化酵素。 d.視情況更改主食奶粉。 | 回主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