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金銀紙類 金銀紙類指的是金紙、銀紙、紙錢。一般金銀紙即指金紙、銀紙,但除金銀紙之稱,還有類似者,因而統稱為金銀紙類。 「金紙」,有不同種類,或分五種、或分九種、或分十二種。所謂五種是指天金、壽金、刈金、中金、福金,稱作五色金。九種則是前面五種再加上頂極、太極、盆金、九金。而十二種則是將前述壽金再分作大花壽金、二花壽金、刈金分作大箔金與小箔金,錳金分作尺六金、尺二金。 金紙之所以要分類,是因神佛階級、神格高低不同,各有所需而分出來的。即金紙是燒給城隍、媽祖、孔子、關帝、文昌、保生等神,觀音、地藏、祖師等佛使用的。其中,頂極、太極、天金、中金是供天公 ( 玉皇大帝 ) 、三界公 ( 三官大帝 )使用的;九金、刈金為一般神佛之用;而壽金是土地公或其他神佛;福金主要是供土地公使用;盆金為執禮參拜時使用。而金紙的區分,則是以紙的大小及箔的廣狹而定。金紙的貨幣價值,當然也是各有不同。 其次談「銀紙」,區分不若金紙那麼細,但大致可分作大銀、小銀兩種,細分的話又有箔銀、二箔銀、中箔銀、大透銀、二透銀、中透銀六種。銀紙用於祭拜祖先、死者、雜鬼亡靈或葬禮時,大銀主要是祭祀祖先,其他時候則用小銀。 除了金銀紙,還有所謂的「紙錢」。分為金白錢、庫錢、高錢、本命錢四種,高錢又分白高錢與黃高錢兩種。紙錢就是紙做的錢,與金銀紙之不同在於,紙面不是用箔,而是用「~~~~」的穴線穿過,可能是象徵錢 ( 古錢 )用線穿過的意義。 與紙錢類似的「經衣」與「五色紙」。還有一些畫有衣服或器具的紙,為供鬼神使用的有價物品,因此,也可視作準紙錢。 以上金銀紙與紙錢可總稱為金銀紙錢,此外,還有與金銀紙錢的用途、目的類似,又有密切關係之物。例如所謂燒紙上天是燒甲馬、神馬總馬、解年經、星君、五鬼、天官、代身、白虎、黑虎、天狗等。 舊誌曾載有一例,可見一端。 十二月二十四日,各家掃塵,凡寺廟人家,各備茶果牲醴,印刷幡幢輿馬,儀從於楮,焚而送之,名曰送神;至來歲孟陬四日,具儀如前,諧之迎神。二十五日相傳是天神下降之日,家各齋沐焚香,莫敢狎褻………..是日,殺黑鴨祭神,作紙虎,口內實以鴨血或豬血生肉,於門外燒之,以禳除不祥。 ( 鳳山縣誌卷之三 ) 金銀紙類 紙 箔 關於金銀紙類 種類 長 寬 長 寬 金紙 尺寸分 尺寸分 尺寸分 尺寸分 1, 頂極 一二九 一一四 七三 六九 2, 太極 八二 八一 二八 二五 3, 天金 五一 四八 一三 一三 4, 壽金 ( 大花 ) 五三 四一 二0 二0 ( 二花 ) 五0 三五 一三 一三 5, 刈金 ( 大箔金 ) 四五 三五 一三 一三 ( 小箔金 ) 四五 三0 八 八 6, 中金 三三 三0 七 七 7, 福金 三二 三0 五 五 8, 盆金 ( 尺六 ) 一二九 一二一 一0二 九九 ( 尺二 ) 一一二 一0三 七四 六八 9, 九金 五0 三二 一二 一二 銀紙 1, 大銀 ( 大箔銀 ) 四三 三五 一二 一二 ( 二箔銀 ) 四三 三五 八 八 ( 中箔銀 ) 四三 三五 六 六 2, 小銀 (大透銀 ) 二四 二0 一0 一0 ( 二透銀 ) 二四 二0 八 八 ( 中透銀 ) 二四 二0 五 五 紙錢 1, 金白錢 七五 三二 八的~~~穴線六條 2, 庫錢 一四七 七二 五七的~~~穴線八八條 3, 高錢 ( 白高錢 ) 九五 四八 七五的~~~穴線六條 ( 黃高錢 ) 一0 0 四八 九0 的~~~穴線六條 4, 本命錢 五二 三八 一厘錢的型六箇四列 準紙錢 1, 經衣 九0 三八 衣服之類的圖 2, 五色紙 三七 二四 衣服器具的圖 其他 1, 甲馬 五三 三七 馬匹的圖 2, 神馬總馬 九五 七0 神、馬、器具的圖 3, 解年經 五0 四0 佛像、經文 4, 星君 五0 三五 神像 5, 五鬼 五0 三五 五鬼像 6, 天官 五0 三五 二神像四隨身 7, 代身 大小隨意 竹骨紙張的人形 8, 白虎 同 白虎形 9, 黑虎 同 黑虎形 10, 天狗 同 狗形 ( 本表據「台灣宗教調查報告書」製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