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意義及目的 這裡要介紹金紙、、銀紙、紙錢及其他紙錢使用的意義、目我,以及接受的對象和燒用的時機。 ( 一 ) 金紙 金紙是象徵金幣的貨幣,具有最高的價值,使用的紙也特別上等。主要是燒給神佛,其他精靈鬼怪不可以使用,最常用於寺廟參拜,其次是神佛誕辰、年中慶典。為了報答感謝神佛而燒用,意思同香油錢;若於祈願,則與香油錢的意思不同。金紙是神明界的通貨,祭祀神明時一定要用到。 「頂極金」,又稱大才子、大太極金,是金紙中最大者,專門燒給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是道教之神,也稱天公,立天地而生,始化成萬類,上居玉京,為諸神之宗,下在紫微,為飛仙之主。是萬物的創造主,也是常居天界的萬神之王,會派遣眾神到下界視察人類的善惡。一月九日為天公生 ( 誕辰 ),各家供牲醴、燒頂極金,祈求無病息災。 「太極金」,又稱財子壽金,天公祭及三界公眾 ( 一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 )時燒用,僅次於頂極金。 三界公係指三官大帝,將天官一品、地官二品、水官三品的三界當成神來祭祀,奉天公之命,下凡治理民眾。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除災,不具形象,不像天公是以偶像祭祀,多備香?或燈籠加以祭祀。或說元始天尊有三子,長子稱上界、次子稱玉皇、三子稱清虛;長子賜福,掌管神界;次子為紫微大帝,是天上界之王,三子為三官,治理下界民眾。又一說張道陵分宇宙為天地水三界,以符水當成三界的靈藥,讓病者服用,據說靈驗無比。 三界公與天公的神格接近。故可燒用太極金。由於金箔上用朱印財子壽三神,故稱財才壽金,財神居中,右為子神。財神賜與財物,子神賜與子孫,壽神賜與壽命,畫中的子神抱著幼兒,壽神為老爺之相。 「天金」的箔上橫印朱字「叩答恩光」,與頂極、太極一樣,都是祭祀天公、三界公時燒用的。壽金的大花、二花同樣在箔上朱印篆書的「壽」字,多用於媽祖、城隍、關帝等神仙。 「刈金」也稱作三六金,大箔、小箔都在金面朱印財子壽二神像,對一般神佛桅用的。此外,小孩迷路被他人撿到時,禮儀上要贈對方刈金,是獻給拾主家神佛的,還要添加金錢。但人死時,要把刈金放在枕邊或覆其顏面,意義不明。「中金」燒給一般神佛,不過多半用於魑魅魍魎 ( 山怪、水怪 )作祟的鬼神上。 「福星」是燒給土地公用的,也叫作土地公金。 「盆金」是圓的金紙,箔穿雙重圓形的點線,內圓用點線穿出「叩答」二字,外圓為「一心誠敬祈保平安」八個字,還朱印福祿壽 ( 即財子壽 ),在酬神時燒用。「九金」在箔的中央朱印財子壽,二張為一帖,二帖為一百,燒給神佛使用。 ( 二 ) 銀紙 類似人類的通貨幣銀幣。燒給祖先或其他亡靈,當成財貨使用。金紙不能用於靈魂界,銀紙也不能用於神明界,兩者涇渭分明,金紙價值高過銀紙,也顯示了其尊卑。 依台灣舊慣,病人危篤時,從病床移到正廳,嚥下最後一口氣時,腳邊要點燭、焚香、燒銀紙。從死後一直到入棺、出葬,銀紙要不斷地燒,以供亡靈使用。為了上告天界神明,要用竹骨、紙做成小轎,內放銀紙,在屍體前燒掉。親友在出葬前所送的祭品,一定要用銀紙。死者的棺內照例要放銀紙、金銀褲 ( 紙製衣裳 )。 「大銀」又稱三六銀,分大箔、二箔、中箔三種,銀面上都畫有財子壽三神像,在祖先的忌日祭使用。「小銀」也叫作二五銀,分大透、二透、中透三種,在祭祀祖先、鬼神受其他普度時用。此外, 大銀、小銀的區別不在紙的大小,而在箔的大小。大、二、中的區別也是紙的大小相同,但箔的大小不同。 ( 三 ) 紙錢 紙錢是除了金銀紙之外,用類似金屬所造的古錢,紙上印錢型,或用絲線穿成有「~~~」線的緹錢。大都以千或萬為單位,當成陰間通質,是最低等的。此外,根據字典的解釋:「總錢是葬時用紙造成錢型,放入棺中之物。」而唐書「後世里俗稍稍以紙寓錢」,根據事物紀原的記載,「新唐書王璵列傳」說,璵成為祠察使,自漢以來,葬喪皆埋錢,然後世里俗漸以紙代錢,以此事鬼。因此,璵要人民只有紙錢。現在喪祭時燒紙錢,起因於漢的埋錢。另一說是唐李世民過長平,悼念被白起活埋的四十萬趙卒,燒紙頒其功德。遇到喜慶,燒金紙;逢喪事或凶事,燒銀紙、紙錢及其他東西。時至今日,紙錢的用法各有不同,有的並未立刻燒掉,有的當成亡靈暫時的零用錢,有時燒給下級神明用,有時是償還對陰間的債務,有時又當成拂厄買命的代價。尤其是經衣、五色紙等,並非陰間的通質,而是當成鬼神的衣物器具來使用。 「金白錢」是祭祀神明的隨身將兵或寺廟的守護神 ( 例如虎爺 )時使用的。此外,祭墳時也會用到,但不是燒掉,而是用石油壓在墳墓上,謂之「壓墓紙」。給虎爺用的金白錢也不必燒,但數目不限。 「庫錢」則當成死者暫時的零用錢,和屍體一起放在棺材內,庫錢四折,取十五張用白總包起封住,稱作一萬,按照死者的生年干支 ( 生肖 )燒掉。這是因為人都有陰債,因此,要在死時把債還給陰間。應該還的數量,子歲生者十萬,丑歲生者三十八萬,寅、卯年生者為十二萬,辰為十三萬,已為十一萬,午用三十六萬,未需十四萬,申八萬,酉、戌各九萬,亥十三萬。 其次是「高錢」,白高錢用於祭祀人鬼,黃高錢則是一家吉慶及祭祀天神地祇時掛在那兒,然後燒掉。「本命錢」痙有古錢的陰陽 ( 表裡 ),亦稱陰陽錢,當厄年或厄運不斷時,為了改運而燒掉,故又稱解厄錢或補運錢。 「經衣」是送給好兄弟即無緣靈魂的衣物,在七月普度 ( 施餓鬼 )時燒用。「五色紙」 是當成小鬼即小兒亡靈的衣服器具燒用。 ( 四 )其他 「甲馬」是祭祀神明的隨身兵將,或送神、迎神時,當成神的神馬、甲冑燒用。「神馬總馬」也是相同,在一月四日的接神 ( 迎神 )和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神時燒用。 「解年經」是以木版印刷佛像或經文,以下列舉經文一例。 太上靈寶天尊說,禳災以度厄,此經,世間若有善男信女,或有年災月令之厄,道城赤歲之危,天羅地網之厄,官符口舌之厄,破財五鬼之厄,無端疾病之厄,落水火燒之厄,禮念咒神之厄,亂言咒誓之厄,水火盜賊之厄,鬼神捉犯之厄,生產疾病之厄,刑傷吐血之危,坐牢枷鎖之厄,頭值太歲使者,災厄一盡消散。 由於燒用解年經可拂危,因此,一年到頭皆用。此外,解年經在拂厄時要先供在神廟,然後再燒用。依地方不同,有時在誕生、結婚或祭三界公時也會使用。「星君」和解年經一樣具有拂厄的作用。而「五鬼」則再補運及普度祭時燒用;「天官」則是祭祀天公、三界公,或是家人祈福時使用。「代身」是替身,也稱作代人,觸怒煞神、罹患疾病或其他不幸時,將罹災者的姓名、八字及病名加以敘述,命其代替病人,然後供三牲祭祀後燒掉。 所謂「白虎」,是受到白虎神即惡神作祟時,造白虎燒掉。要將菜飯、蛋、豬肉、魷魚點心、豆干等裝在竹籠中,放在屋外無人處祭祀,請其以後不要再作祟,然後將白虎燒掉。「黑虎」則是沖犯黑虎神時使用,方法和白虎一樣,稱作「謝外方」,即將其謝絕於遠方。 「天狗」也是沖犯到惡神或狗神時,與白虎同樣的方法來祭祀,然後燒掉。 此外,還有一種為病人除災厄的方法,取紙造形,子歲生者用鼠形,丑歲生者用牛形,以此類推,加上柳或桃枝,用金紙包住,外部再捲上黃色的解厄經,藏在病床下,在巫女所指示的日時、方位燒掉,疾病就會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