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特人(步兵種族)
˙步兵移動速度快15%
˙發木工人工作速度快15%
˙攻城武器發射速度快20%
˙如果只在一個塞爾特單位的視野中,羊隻將不會被馴服
獨特單位: 菘藍武士 (Woad Raider) (快速的步兵)
獨特科技: 塞爾特狂熱 (Furor Celtica) (攻城器製造所單位生命值加50%) 花費:750食物、450黃金團隊加分:
攻城器製造所建築速度快20%
兵法介紹
作者:冬風
團隊:自由聯盟
黑暗的起步:
賽爾特在黑暗最引人注目的利益就是伐木快15%,這利益算是相當實用的東東,因為初期最缺的就是木食.加快伐木對初期至中期的影響深遠.
起步的技巧上並沒有啥特別的東東,頂多只能少一人伐木.就略過不提了.
在補魚方面賽的表現不俗,伐木利益配上只要木材的漁船算是天作之合.可以的話有海則補這是定律.
民兵黑快是賽可考慮的戰術.擁有世紀初期最快速的步兵,不論是屠殺落單的人民,或者是跑給暴民追.都有粉好的表現.這招的控兵術要求高,算是有難度的技巧.
封建時期:
由於伐木利益所帶來的影響.賽的初期攻勢不算弱.由其在步兵方面,行走速度快15%在黑暗封建時可說是最強的步兵.除此以外,伐木所帶來的影響.也使得蓋建築物和生小弓手上都較方便.如果有配上補魚封快就更強了.勉強可算是封快國的候補.
木材利益的考量,如不打算封快.做幾台貿易車或船也是可行的做法.一台車耗木100.和賽的伐木利益粉合.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貿易是屬於長期回收的東西.做太多台將會對城堡時期的攻勢產生不利的影響.
城堡時期:
在AOC中由於血統科技所帶來的重大影響,使得無血統科技的賽爾特在使用馬暴技術時頗吃虧的.不過,相對的賽所擁有的快速槍兵,以及攻城器破壞性高.配上伐木利益.使得賽在經濟上和軍事上都有不俗的表現.但∼真的要有毀滅性攻擊.確缺乏壓倒性的戰術.是一個穩扎穩打的國家.
帝初:
戟兵海巨投,這是推薦.賽的快速步兵利益雖無快速步兵科技被抵消10%,但∼還是比別國更快而且也省了200食物.攻城器開火又較快.使用這招是頗符合賽的軍事利益.
劍兵海也是可考量,賽的步兵強.而且速度快5%所帶來的影響是滅國更快.是頗具實用價值的兵種.
帝中:
重弩炮,這是強烈推薦的東東.賽又有攻城師又開火快20%,就算不升特殊科技也不弱於中國弩炮了.更何況他的特殊科技可加成攻城器的生命值50%.算是賽在帝中的主力兵種.
戟兵劍兵菘藍.由於賽擁有全線步兵科技.而且速度又快5%,加上撘配重弩炮使用算是值得推薦的東東.
投石∼,這算是應付別人投石及遠兵類的好用東東.射速快生命值高.相當俱有實用價值.不用多射兩發成本大概可以回來了.
精銳輕騎,這是依狀況使用的東東.一般而言被賽壓境的國家會不太敢生戟兵.這使得縱使沒血統沒最後裝甲的賽輕騎兵也有可用之處.適當的時候來個偷襲或敵後做戰是可行的.
討論一下特殊兵種菘藍戰士:
其實在城堡夠多的時候拿來代替劍勇粉好用.這點是因為賽的弩炮和戟兵夠撐場面.但騎兵系偏弱.如果有菘藍代替騎兵系去毀別人的攻城器(通常別人巨投旁都槍兵).或者是敵後做戰來攻擊別人.都是頗實用的東東,劍勇不升了做一堆菘藍坦白說頗符合賽的利益.不過這點戰況吧,有時逼不得已也是要做劍勇.算是二選一的選擇.
總結:
呵∼血統科技出現徹底把賽打出騎兵國了.AOC中賽的兵系偏重於攻城和步兵.由其是菘藍有代替騎兵的趨勢.木材是城初大量缺乏的東東而賽的伐木利益這時期相當好用.不過∼到帝王後由於賽缺乏最後的伐木和農田科技會慢慢抵消了初期的伐木優勢.話雖如此∼但並不太重要.等效用明顯其實那時大家早就不太缺木了.由其是賽的重弩炮的強悍常能在後期做到一打多.別人步系過來再多都不夠死.騎兵系過來也打不過賽戟兵.而賽的投石在反制遠兵類效果又粉好.初期也沒有明顯的弱點,算是頗為均衡的強國.
History
賽爾特人(發音為「kelts」)是五千年前北歐的古老住民,也是巨大石柱群的建造者。朱利斯.凱撒曾在征服高盧過程中和他們作戰。羅馬人最後從他們手裡取得了大部份的英國和西班牙。在中世紀,賽爾特人有數個時期的復興,但大體上保持為歐洲邊緣的次要勢力。於古羅馬帝國晚期,賽爾特人只佔領了部份的法國西北部、愛爾蘭、威爾斯,和部份蘇格蘭。在中世紀的過程中,他們增強在蘇格蘭的勢力,好幾次嘗試要佔領英國更多土地。
愛爾蘭人在中世紀早期仍然是小部落。800年時,雷恩斯特、曼斯特、康諾特,和阿爾斯特等四個行省在「高王」(high-king)的領導下興起。維京人於795年開始侵略,維京殖民地於第九世紀中期建立。其中最重要的是都柏林。布萊恩.伯魯在1000年時成為所有愛爾蘭人的第一位高王。1014年,雖然布萊恩.伯魯被殺,愛爾蘭在克朗塔夫擊敗了都柏林的丹麥人。
稱為蘇格蘭的部族在中世紀早期侵攻了現在蘇格蘭南方,永遠定居下來,並以部族之名為這塊土地命名。他們擊退羅馬人,並吸收了騷擾南方羅馬人的皮克特人。蘇格蘭王國在十一世紀取得了目前的外觀,但引起英國的阻礙。蘇格蘭的反應是與法國間的「古盟約」("auld(old)alliance"),這是他們在即將來臨的世紀裡盟約的基礎。英國的愛德華一世(長腿,或蘇格蘭之槌)於1296年併吞了蘇格蘭。
威廉.華勒斯(電影
Brave Heart之主角)領導蘇格蘭起義,在1297年史特林橋之役贏得實質上的獨立。次年在法爾科爾被擊敗,華勒斯開始進行遊擊戰,直到1305年他被背叛,逮捕並處決。布魯斯家的羅伯特除掉主要對手後,公開宣佈自己為蘇格蘭王。他驅逐了英國人,贏得班諾克本之役。英國的愛德華三世1328年承認蘇格蘭獨立。雖然1328年愛德華三世承認了蘇格蘭的獨立,蘇格蘭和英國之間的戰爭持續了數個世紀。兩國的王位在中世紀結束許久後終於1603年統一。
十三世紀晚期,愛德華一世佔領了威爾斯最強大公國之一的Gwynedd政權。他繼續在威爾斯建造了五座巨城,有效的將這個國家置於英國的統治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