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拉森人(駱駝騎兵與海軍種族)
˙市集交易只需花費5%
˙兩倍的運輸船生命值和運載容量
˙戰船攻擊速度快20%
˙馬騎弓兵攻擊建築物時攻擊力加3
獨特單位: 阿拉伯奴隸兵(Mameluke) (射程距離較遠的駱駝騎兵)
獨特科技: 狂熱(Zealotry) (駱駝和阿拉伯奴隸兵生命值+30) 花費:750食物、800黃金
團隊加分: 徒步弓兵攻擊建築物時+1
兵法介紹
作者:冬風
團隊:自由聯盟
黑暗的起步
嗯∼想辨法挖石頭.甚至不挖金也要挖石頭.某一方面而言,有足夠的石頭對封建也是種保障.甚至拿去快攻也成.不過∼比較迷人的是市場價格,賣石12*,買木食確只要105,這代表著封建如果賣石的話在資源上不會輸給那些快攻國的資源收集的.
封建時期
薩的市場利益其實對封快而言嫌時效稍慢了.主要還是以城堡為主,不過∼也還好.須要時拿來慢封也可行的.比較注意的一點是一定要賣石,或者不用多但一定要賣.這是薩的利益.如果忽略了他代表的就是白白的放棄初期資源收集更多的機會.不過別太極端了,市場價值會隨著交易而減弱.初期賣有賺但賣多是賠,這點要注意的.
在封建海戰上,薩由於戰船射速快20%.拿戰船去封快別人也算是除維京外薩的標準打法.
城堡時期:
超城快是可行的(薩的賣石利益可多不少資源),問題是要用啥兵來城快別人了.如果對手沒及早做槍兵那麼騎士快攻威力最強.怕別人做槍兵就用裝甲兵吧.配合著之前叫一堆人挖石.湊到650立刻插城堡.算是有不錯的強度.這部份要靠玩家自己配了,冬實在不太熟.只能參考.
除此外僧快也可考量.但∼技術要求高.需要熟練的技巧了.
城中:
騎士對薩算是粉過渡時期的東東,連騎兵都升不了.雖然後期對駱駝有強大的加成.但∼又不是粉好用的東東.結論好像是無論如何會接不上帝王的打法.算是有點頭痛的東東.
帝初:
劍兵海嗎?重槍加巨投.這兩者算是粉多種族通用的帝王打法.可是∼不太建議.這是因為薩到後期的主流兵種是奴隸兵和馬弓.倒是玩火槍可以,算是配合初期的利益.或者考量用精銳輕騎為主力.火槍,輕騎加上重槍.這是推薦帝初的組合.
帝中
奴隸兵和馬弓.相當強悍又兼俱機動力的組合.薩的馬弓在坼建築物方面有相當高的加成.別說和劍勇比較遠遠不如,那是你不瞭解遠兵系和肉摶系打建築物的差別.像馬弓欺進建築物一下子全部就攻擊了,但∼肉摶系還得慢慢圍,等圍好馬弓早把市鎮中心爆了.算是絕佳的敵後突擊戰隊.奴隸兵方面頗屬於萬能兵種.由其研發狂熱後血爆增到130,算是沒啥天敵的東東.不過遇到遠兵系還是要以投石配合比較完美.這算是較好的撘配.
總結:
薩這種族特色是在於海戰,以及帝王的反騎兵國.在弓兵系方面有著優秀的能力.步系方面也算不弱有劍兵和攻防的所有科技.而市場的優勢能及時靠著交易來撘配本身不足的資源.大致就這樣子吧.
慘啊.冬寫的實在是不夠完善.算是以後一定會重修的一篇.目前這篇只是應急不想把資料片圖書館拖太久了.真的粉需要薩的高手提些心得好讓冬做修改.
History
撒拉森之名最初用於從現代敘利亞延伸至沙烏地阿拉伯的沙漠遊牧民族。這個名字更廣泛的使用則指中世紀所有阿拉伯人。這些沙漠遊牧民族突然於七世紀出現,並在一個半世紀中建立了廣大的帝國。他們因信仰和高度士氣到處征服。遵從先知穆罕默德的教導,他們意圖改變整個地球的宗教和政治版圖。
613年,先知穆罕默德傳播他所稱為回教的新宗教。被他家鄉麥加大部份人忽視,他撤到麥地那,吸引了大量的信徒。回來攻擊並佔領麥加。632年死後,他的教誨被收集編成回教聖經可蘭經。634年他的信徒開始進行聖戰。五年之內他們佔領了埃及,巴勒斯坦,和敘利亞。他們對猶太教和基督教的容忍減輕了征服過程的阻力,因為這些地區的人民已經受夠何勒克遼斯在位拜占庭的迫害。
接下來的六十年,西至北非,東至波斯全部落入回教徒手裡。八世紀早期,來自坦及耳的撒拉森人侵略了西班牙,並征服了羅馬滅亡之後建立於此的西哥德王國。雖然從未永久佔領義大利領土,他們佔領西西里島,侵略了義大利。在亞洲,撒拉森人自拜占庭手中取得小亞細亞,並試圖海陸並進佔領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的巨牆阻止了陸上的攻擊,撒拉森艦隊被拜占庭秘密武器希臘火擊潰。本世紀較晚時,阿拉伯人被拜占庭人驅離小亞細亞。在西方,撒拉森對法國的侵略於732年被法蘭克的查爾斯.馬特爾阻止於突爾斯。
於西方受挫,使得回教勢力轉而向東。750年他們征服了印度河和印度北方,進入中亞中國邊境。
然而在656年遜尼派和什葉派兩派之間爆發了內戰。什葉派要求穆罕默德家族一員成為卡里發,遜尼派希望選舉任何適任的教徒擔任此位。他們在卡蘭經是否需要更多解釋上也意見分歧。60年的戰爭結果使得回教國家四分五裂,有些由遜尼派治理(西班牙),其他由什葉派治理(埃及,現代伊拉克)。新的回教國家從此各自獨立運作。
回教統治下的西班牙在中世紀早期發展成為歐洲最傑出的國家。回教,猶太教和基督教一起在彼此之間和諧關係共存。豐富的文化在如此多重的影響下形成。藝術,建築和學習大盛。然而在約1000年時,回教統治下的西班牙分裂成互相交派的派系。內戰使得微小的基督教國家卡斯底里和阿拉崗慢慢重新佔領半島。1252年只留下回教國家葛拉那拉。葛拉那拉藉著大量進貢給卡斯底里求得倖存兩世紀,最後於1492年滅亡。
回教統治下的小亞細亞和中東被土耳其回教徒於十一世紀早期征服。土耳其人遠不能容忍基督教朝聖者到巴勒斯坦,於此區域旅行變得十分危險。回應拜占庭的求救,一連串的十字軍東征從歐洲發起,要重新自土耳其人手中取回巴勒斯坦。此地區獨立的回教國家在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時失去了巴勒斯坦和地中海東岸。十二世紀末,偉大的回教領導人沙拉丁成功的統一了埃及,敘利亞和較小的國家。他重新佔領約路撤冷,終其一生大大的阻撓了十字軍。
中世紀過後許久,回教國家仍然保持獨立,最後發展成為現代中東和北非的阿拉伯國家。然而十五,十六世紀當歐洲國家開啟自己到亞洲的貿易路線時,他們經歷經濟上的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