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頓人(步兵種族)
˙兩倍的僧侶醫療距離
˙兩倍的箭塔駐紮最大單位,發射出兩倍的弓箭
˙城垛射孔免費
˙農田花費減少33%
˙城鎮中心攻擊力+2/+5視野範圍
獨特單位: 條頓武士 (Teutonic Knight) (移動速度較慢的步兵)
獨特科技:
炮門垛口(Crenellations) (城堡攻擊距離+3; 駐紮步兵時增加其攻擊力)
花費:600食物、400石頭
團隊加分: 各單位較不容易被招降
兵法介紹
作者:冬風
團隊:自由聯盟
在AOK時代,條頓是排名第一位的超強國.人們甚至恐懼他的實力而禁用著.強悍的市鎮中心射程和威力使得條頓在防守上固若金湯,想打下條頓得付出數倍於其它國的代價,更可怕的是這也同時是一把利劍.拿條頓的市鎮中心當武器憑著超長的射程.敵人就只有哭.但∼一切都是過去了,隨著市鎮中心的優勢被取消,條頓第一強國的稱號也被剝奪了,不過∼也只是由第一強國改成第一強國候補罷了.從任何角度來看,條頓還是AOC的超強國,只是遠不及AOK時可怕罷了.
黑暗的起步
由於市鎮中心超長的視距(一開始可看到羊和果樹),以及農田僅需40木.這使得條頓成為最容易上手的國家.甚至能以種田法這穩健的東東和以些初期有利益的國家們並駕其驅.如果有著中國同盟,別考慮∼黑暗就可種大量的田,但∼沒中國同盟就算了,一些打獵技巧有利無害(參考AOK的打獵升級法).
封建時期
條的農田利益在初期種田和別國比較起來能省下不少木,但∼既然種許多田還能封快嗎?不論是弓箭場,或者是小弓手.甚至箭塔都需要木材.這些顯示了條頓並非封建強國.或者適度的封攻可以,但∼還是以儘速升城為佳.
城堡時期
農田利益在此時會大大有用,這使得條頓此時省下的木材比別國多上不可計數,就算是賽爾特的伐木利益省下來的木頭都沒有條頓多.不過由於市鎮中心的減弱,條子在AOK的主流戰法主推此時就不太適用了.那要用什麼呢?答案是∼塔推.呵∼這不是封建的戰術嗎?但!條頓有免費城跺.外加上箭塔可以裝十人.外加上箭塔威力高於市鎮中心,十人的箭塔威力凌駕在十五人的市鎮中心之上,而且可以升射程.在在顯示條頓的城堡箭塔強悍非凡.想想看吧,對手叫十人來強蓋箭塔.剎那間蓋好而且十人就進去了,你要怎麼打.在第一波十七分過來時大家大概都沒有攻城器具製造所這東東.想拿騎士硬抄我保證你慘死.這時蓋個攻城器配合著幾台衝車市鎮中心一下子就會被幹掉了.(人民或兵想坼有十人箭塔箭雨掩戶會產生相當的損失),不過由於叫人十人去蓋箭塔,這對中後期的經濟有著相當大的影響,算是兩面劍.
蓋城堡的戰術,這戰術也在於城初.想辨法在敵方附近偷蓋一座城堡.以條武和槍兵衝車為主軸來滅人.條武可說在城堡時期最強悍的兵種,高生命值高攻擊力高防御力.只是沒機動力而以.別說重槍兵,就算法騎士都幹不嬴他.如果配上相當數量的槍兵,這代表對方就只能靠建築物掩互苦苦作戰了,正面對決絕不是你對手.不過∼和之前打法比較,這東東會比較慢出現,別人不和你硬幹直接抄你家形成兩敗俱傷的格局機會高.
這兩種戰法都有相同的特點,嗯∼石頭粉重要要早點挖.如何在初期多挖石是玩條頓者最大的課題.
帝王初期
由於條頓的農田利益實在太好用了,這時省下的資源非常的可觀,外加上條頓的兵種豐富.所以並沒有所謂固定的打法.但∼如果城堡夠多建議以條武當主流兵種.趁著帝初大家還沒有大量的遠程兵可剋你,靠著肉摶戰無敵的優勢可快速的清掉別人.不然劍兵海也是不錯的作法,和條頓的農田利益算是相輔相成.
帝中以後
別太迷信肉摶戰部隊,這是我對條頓使用者的一點建議.帝中後大量遠兵系部隊的成型,在繼續只使用肉摶戰打法遇到高手慘死的機會就高了.那麼要用什麼呢?能用的東東多了,條頓擁有除了挖金最後一級的科技外的全線經濟科技,外加上農田省下的木材,後期經濟算是相當不錯的國家.兵種上雖然弓兵系弱.但∼弩炮這東東可彌補這弱點.重弩炮,火槍,遊俠,火炮塔都可考慮使用的東東.而步兵系完整外加上木材實在太多了.垃圾兵也可大量使用(輕騎除外,條子只有斥候可用).一切的選擇只能靠你隨機應變了.
討論特殊科技:
條的特殊科技影響是城堡加射程三,以及步兵駐守能增加箭的威力.如果要配合上這技術必需使用的技巧就是城推術.不過不是說那麼實用.那是因為石頭不足,以及推動緩慢.注定他不是攻擊型科技.但∼升一升拿來守自家插城堡會有一定的影響.
結論:
條頓是強國,不過由於市鎮中心的優勢取消.所以對於封快的防御上遠不如以往了.如何平順的升到城堡時期是一個課題.只要到城堡∼條頓就是足以列名三強內的超強國.不論在資源上,兵種多樣性,特殊兵的強悍都沒有話說.但∼玩條者還是必需好好重視封建時的攻防,這也是玩條者最大的課題.
History
日耳曼人的起源可以回溯到查理曼於800年擔任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時。在他死後,帝國分裂成三個部份,然後又漸漸的聯合為二;西邊的法蘭克王國變成法國,東邊的王國變成德國。神聖羅馬皇帝的頭銜直到十世紀家族滅絕前都維持在查理曼家族手裡。919年,撒克遜公爵亨利被同國公爵們選為日耳曼王國國王。他的子嗣奧圖962年變成皇帝。
奧圖一世控制的神聖羅馬帝國範圍由德意志平原向北延伸到波羅的海,向東至現代波蘭,向南穿過現代瑞士、奧地利和北義大利。皇帝在最初維持統治日耳曼和義大利這兩個由阿爾卑斯山分隔的不同地區遇到難題。
神聖羅馬帝國起初很成功,因對主要成員日耳曼和義大利有益。當時日耳曼人並未脫離野蠻狀態太多。他們在一世紀前才被查理曼征服。他們受到義大利文化、科技與貿易之影響良深。義大利欣然接受帝國所確保相當程度的和平和穩定。義大利在之前五百年間不斷被侵略。帝國的保護防衛了羅馬教廷,也使得義大利的城邦得以成長。
帝國軍隊配置部份教會掌管土地裡應為皇帝效命的佃農。第二個重要的隊伍是隨侍官,由一群接受過如同騎士訓練和裝備的農奴所組成,但他們並非自由人。軍隊被用來鎮壓叛亂或是地方貴族和農民的騷亂,或防衛北方維京人和東方馬札兒人的侵略。
因為仍然是由互相競爭的獨立公國所組成,日耳曼戰士變得非常老練。他們雇請傭兵,也派遣了大量的人馬參加十字軍。最著名的日耳曼戰士是條頓騎士(Teutonic Knight)。他們是由十字軍得來的靈感所組成的具宗教信仰的戰士。條頓騎士藉由征服散播基督教到波羅的海地區。但最後被亞歷山大.諾夫斯基凍湖派巴斯之役所阻。
對抗教皇的授予削弱了日耳曼和義大利兩個皇帝的勢力。在皇帝暫時被逐出教會和公然對羅馬宣戰的期間裡,帝國的權威漸漸流逝。日耳曼地方公候團結起來鞏固他們的領土,或者在沒有皇帝的干預或協助下擊退維京人。在義大利,興起的城邦結合形成倫巴同盟,拒絕承認皇帝。
日耳曼和義大利的政治勢力由皇帝手上轉移到地方公候和城市上。隨侍官叛亂,佔領他們所衛戍的城堡和都市,宣佈自己的自由。在渴求重新取回義大利的嘗試中,對日耳曼地方公候的做出更多讓步。十三世紀中期,神聖羅馬帝國名存實亡。王位空置了二十年。日耳曼公候只關心自己的領地。義大利城邦不想要日耳曼的統治者,也夠強大以保衛自己。
中世紀未來的皇帝是由日耳曼公候所選,但只在名義上行使治權,控制比他們家族多一點的地產而己。日耳曼在接下來的幾世紀裡,一直是歐洲的次要勢力。